打簸箕

        汉族习俗。主要流行于山东省平邑县许多农村地区。时在农历二月二日。这天清早,各家各户炒完料豆后,搁在一边先不吃,由当家人端来满满一簸箕草木灰,到天井(院子)里溜一个圆圈,大小不计。院子如很大,就溜两三个灰圈,如图示:○○○,这灰圈名叫“围囤”,即粮囤。接着在圈中间放上高粱、谷子、豆子、麦子和绿豆等五样粮食,上面用薄石板盖好,以免鸡吃掉。这一切象征着一年五谷丰登,仓足囤满。围囤时,一手端簸箕,一手持一根椿木棍子。一边走,一边用椿木棍不停地敲打簸箕溜灰,这就叫“打簸箕”。一般打完簸箕后,全家人都要吃炒豆,然后再吃早饭。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3-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324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