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传统丧礼十分繁复,生命垂危到火化后的服丧大致步骤如下:①指路。生命垂危者处于弥留之际。其亲属把预先准备好的鲜花、香烛、檀木等装入一个用蕉叶制成的三角袋内,放入病人作合十状的双手中。有的还延请和尚诵经;有的则把佛像放在病人身旁;有的在病人身旁轻念阿罗汉佛等等。其用意是提醒病人思念佛祖的无量恩惠,捐弃一切烦恼,作虔诚的忏悔。气尽后,要在尸体旁点燃一支四钱重的蜡烛,待它燃为灰烬,方能认为死者灵魂脱离躯体,真正归西。②浴尸。亲属用肥皂将尸体洗干净。在东北地区,浴尸还先用热水洗,再用冷水洗。然后,用鲜姜粉调以柑皮榨出的汁涂抹尸体。有的还用一块手帕大小的白布将死者的手迹、足迹及脸廓印下,留作纪念。据说此物可驱鬼祛邪。③洒水仪式。在曼谷等城市,一般死者穿一套平时穿的衣服,稍作打扮,置于床上。然后,将其右手伸出床边,由众亲友洒淋圣水,并致词祈祝。在内地,浴尸后,给死者下身围两层白布,围法似围沙笼。外层白布的两个布端似同活人露在身前。内层白布的两个布端露在身后,与活人穿着方法相反,这一生一死表示生死轮回。白布表示纯洁。④入殓。首先在死者口中含进一枚钱币,用白布包好,用绳捆住,并留出线绳的一端,以便火化前能把钱币取出。一些有钱人死了,也有含金戒指等贵重金属的。继之,由殡葬人用硬蜡或蜂蜡做成一块与死者面部一样大小的薄片,富有人家则用金子打成金箔,盖在死者脸上。也有只盖口和眼的。这是因为有些人死时睁着眼,张着嘴,十分可怕,盖上面具可作遮掩。再继之是缚尸。缚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尸体膨胀,顶破棺木,黄水外流。缚尸包括内缚和外缚。内缚,指用手指粗细的绳子,在尸体上捆三道。一道捆颈脖处;一道把两手的手腕和姆指捆在一起;第三道把两脚腕和脚姆指捆在一起。然后把含苞未放的花蕾、香烛装在芭蕉叶做的圆锥形的袋内塞在死者手中。外缚,指用白布一块,将死者从头到脚包严。布的两端留在头上卷成螺壳状。然后,用绳把尸体捆五道,余下的绳与螺壳状的布端拴在一起,露出棺木外约半米。最后是祭棺。棺柩准备好后,殡葬人要举行祭棺仪式,安放殉葬品。殉葬品有:垫架、蕉叶和阶梯等。⑤停柩。入殓后,有些亲属要在家里或在佛寺内停柩。停柩期间有如下活动:晚上守灵时,要通宵点灯;停柩期间,亲属要摆饭菜祭供死者,晨昏两餐。饭菜摆上以后,要用手轻敲棺柩三下;每日早晚要延请和尚前来诵经,诵经后要斋僧。停柩时间一般为三天,如在佛寺只停一天。⑥出殡。出殡时,由和尚在队前念经领路,表示死者由和尚引上天去。在农村,棺柩抬出后,要找三个泥锅,在棺柩前打碎;拔去插在家门上的两根树枝;在地上撒米和盐。⑦火化。棺柩到了佛寺,灵车要绕火化台转三圈。若没车,可由人抬着行此仪式。然后,火化。⑧收骨灰。尸体火化后,翌日亲属去佛寺取回骨灰罐或骨灰盒安放在家中以资纪念。也有人把骨灰盒安置在佛塔中。有些地方,在收骨灰前,还做“换身”仪式。先将火化的骨灰弄成一个人形,头朝西,表示死人,然后和尚念经,念完经,把骨灰人形弄乱,再按原样弄一个,但人形头朝东,表示已投胎转世了。⑨服丧。服丧期为15天、50天或100天。服丧者一般在左臂戴黑箍,身穿素色衣服。现在的泰式丧礼大多从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2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406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