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椁

        丧葬用具。在我国古代棺木有两重,内曰棺,外曰椁。藏尸之器谓之棺,围棺之器谓之椁。《易·系辞下》: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可见上古本无棺。据《礼记·檀弓上》载: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樯置翣。”记录了自虞舜始到殷商、周代棺木形式的演变。同篇又记载天子的棺椁四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士一重。帝后棺椁一般多用梓木做,故称“梓宫”。古时中国人制棺椁常用樟、椴、杉、柏、、桐等,并饰以红黑等色,还有瓦棺、瓮棺、崖棺。在日本弥生时代(始于公元前3世纪,终于公元3世纪)就有了木棺、瓮棺、壶棺、箱式石棺,后来又有了粘土棺、房形石棺、陶棺等形式。欧洲人多用木棺、石棺。近代又出现了比较昂贵的金属棺、水晶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6-2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489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