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五节

        中国岁时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又叫重午节、端阳节。“端”是开始,它和“初”的意思一样;而农历的正月是“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古人也常把五日写成“午日”。“初五”也被称为“端午”。由于“午月”和“午日”的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又因为古人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也可以说成“端阳”。据闻一多考证,端五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不过, 自中古始,民间就盛传端五节是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在湖南汨罗江抱石投水自沉的。到了宋朝,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带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溢世,流芳千古。每到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和菖蒲、划龙船、吟诗等习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2-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587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