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星

2022-09-04 可可诗词网-民间神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史记·天官书》:
        (西宫) 奎曰封豕,为沟渎。
        《纬书集成·孝经援神契》:
        奎主文章。
        《日知录》 卷三二:
        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 不 能 象奎,而 改 奎 为魁,又 不 能 象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钱大昕:奎,西方七宿之一,非北方也)。魁为北斗之第一星,所主不同,而二字之音亦
        异。今以文而祀,乃不于奎而于魁,宜乎今之应试而获中者,皆不识字之人与! 又今人以榜前五名为五魁。《汉书·酷吏传》 “所置皆其魁宿”,《游侠传》 “闾里之侠,原涉为魁”,师古曰: 魁者,斗之所用盛而杓之本也,故言根本者皆云魁。《说文》:魁,羹斗也。赵宦光曰: 斗首曰魁,因借凡首皆谓之魁。其见于经者,《书·胤征》 之 “歼厥渠魁”,《记·曲礼》之 “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然则五魁之名,岂佳语哉! 或曰: 里有里魁,市有市魁,皆 长 帅 之意,要非雅俊之目。
        


        

魁星——鬼踢北斗 (台湾)


        《通俗编》:
        《 癸 辛 杂识》: 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状元则送镀金魁星杯盘一副。《俨山外集》: 天顺癸未会试,京邸戏为魁星图,贴于座右,无何失去。时陆鼎仪寓友人温氏,出以为玩,惘然问其所以来。云昨日倚门,见一儿持此,以果易之。予默以为吾二人得失之兆矣。按杂说中载魁星事,所见惟此二条。但以为仪设图玩,未尝祀之也,魁特北斗之首,古人凡首,皆谓之魁。《夏书》 “残厥渠魁”,《曲礼》“不为魁”,《史记·游侠传》 “闾里之侠,原涉为魁”,均非美辞。而以字形肖像,直指为鬼,且觉亵渎之甚。顾宁人 《日知录》,言魁当奎之讹,奎为文章之府,文士宜祀,亦属调停说耳。今祠观中多祀其象,渐及学宫,不知何时所起。
        《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九:
        学校祀魁星,于古未之闻也。按《新定续志·学校门》 云: 魁星楼为一学伟观。前知州吴槃,既勤朴斫,今侯钱可则,始丹垩其上,以奉魁星,郡人方逢辰书其扁。是南宋已有之矣。顾氏 《日知录》 谓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而改奎为魁。又谓魁非佳语,皆非也。北斗以魁为首,故有九魁之称。而凡物之首,人之帅,皆以魁名之。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魁下六星,两两相比,曰三台。扬雄 《甘泉赋》: “冠伦魁能”,能,古台字,魁能即魁台也。杜子美诗 “君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谓其为宰相之门也。魁士名人之语,见于 《吕氏春秋》。而 《史记》云状貌魁梧奇伟,皆非不美之词。宋人称状元为廷魁 (见 《石刻铺叙》),上舍第一人为上舍魁 (见 《文献通考》),由来已久,无可置议。《天官书》: “奎为封豕,为沟渎”,不云文章之府。宋初五星聚奎,说者谓孔子鲁人,奎娄为鲁分野,儒教当兴之象,特史官傅会之词。学校祀魁星,虽非古礼,证之 《新定志》 则为斗魁非奎宿明矣。奎为西方之宿,而顾以为北方玄武之宿,亦误。


        

巨大的铁铸魁星(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


        《茶香室丛钞》卷一五:
        元刘壎 《隐居通议》 云: 淳熙中殿试进士,有邓太史者告周益公,魁星临蜀。胪传先一日,又告夕有震雷,魁星自蜀移照吴分。及期,上忽以第一卷与第二卷互易之,吴人果第一,蜀人第二。按: 此不经之说,然亦可见宋时已甚重魁星矣。
        《茶香室续钞》卷一九:
        国朝施鸿保 《闽杂记》 云: 龙岩州士人皆戒食蛙。七月七日为魁星诞,必买大者,祀而放之池中。初甚不解,后读 《史记·律书》: “北至于奎”, 徐广曰: “奎一作䖯”, 即蛙字也。乃知因此而误。按七月七日为魁星生日,他处未有闻,牛女外又增一故事矣。
        《新搜神记·神考》
        魁星,《日知录》 谓魁当奎之讹,奎为文章之府,文士宜祀,亦属调停说耳。今祠观中多祀其像,渐及学宫,不知何时所起。樵书章魁星踢斗图,以为宜科名。魁字乃鬼抢斗,鬼之脚右转如踢北斗。然所谓魁星踢斗者,不过藏一魁字,以为得魁之兆耳。抑有见魁星之像而得高科者,梦魁星之降而夺锦标者,岂天上真有蓝面赤发之精而为文星哉? 陈公士奇督学于蜀,蜀人临科场必泥塑小魁星而卖之,士奇呼各茂才,而出一句曰:“卖魁星,买魁星,亏心不买,亏心不卖。” 诸生无对。次日又呼诸生而对前句曰: “真胭脂,假胭脂,焉知是假,焉知是真。” 据此,则魁星不足尽信矣。
        《集说诠真》:
        《事物原会》 曰: 《礼·檀弓》:“不为魁。” 注: 魁,犹首也。《博雅》: 魁,星名。《史记·天官书》: 魁枕参首。注: 魁,北斗第一星也。《吕氏春秋》: 有魁士名人。此用魁字之始。《日知录》: 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 (奎,星名。按 《孝经援神契》: 奎主文昌),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不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魁为北斗第一星,所主不同,而二字之音亦异。今以文而祀,乃不于奎而于魁,误矣。
        按: 今俗谓魁星主文,故取像于字之形,塑翘足踢斗之鬼像而祀之。
        《原李耳载》:
        罗曙海日向,梗阳人,为诸生有声。邑侯邵公延主西席。一日诣塾,见罗公凭几而寝,旁立一蓝面红发者。邵公止足,嘱童候睡醒以告。邵公出语曰: “今科癸卯,君必大魁,兆已明示矣,但不可泄。” 放榜,中十八名。
        《南漘楛语》卷四 “奎星”条:
        《后汉书》 苏竟与刘龚书曰: 奎为毒螫,主库兵。注引 《春秋合诚图》 曰: 奎主武库之兵。是奎星天之武库,与文事何干。世因宋初五星聚奎,遂附会为文星,不加考究。元人马祖常诗云: 天章烂漫象西奎。又云: 众星分次绕明奎。又云: 应有商霖应上奎。近于杜撰矣。即郝经 《祭元遗山文》: 天奎不芒,遂人杳冥。王恽 《题遗山诗后》 云: 不放奎光到玉除。亦俗说也。宋季太学诸生卷堂文云: 炳炳宸奎,厘为四学,戋戋束帛,例及诸生。意以宸奎代宸翰也,尤为捏凑已。(即偏僻如朱谋纬,其解 “履虎尾”: 乾居西北,当奎娄白虎之尾,故曰履虎尾。亦不指为文星。)
        《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附录八》:
        文昌之另一随从为魁星,此神初为魁宿之神,后似变为北斗或北斗之星神。
        《管锥编》第三册:
        俗传人神形貌,固有孳生于文字者。如: 魁星像作鬼形持斗; 尧子丹朱像作猪头而涂丹色; 舜弟象像作垂鼻轮囷之兽; 西门豹像后翘豹尾; 樊须作多髯人,谐其名音 “繁须”; 冉耕为牛王,庙壁画牛白头,以其字“伯牛”。伍员、杜甫合祀,伍为男,面茁 “五髭须”,乃字 “子胥” 之谐音,杜分身为 “十姨”,乃官 “拾遗”之谐音,作姬妾以侍。莫非望文生义,因声起意,由误会而成附会; 流风末沫,卮言日出,据 “禹” 名而断为 “爬虫”,缘 “墨翟” 名而定为“印度人”,大似猪涂丹、鬼执斗之心法相传。
        《中国神明概论》 第二章:
        俗云: “农历七月七日是魁星神诞日”,其实,魁星乃北斗辰星也,斗宿有七星,故以七日为神诞日。


        

独占鳌头的魁星 (泉州木雕)


        民间信仰谓魁星主科举文事,民国以前的书院、书塾,每在读书之前,师生率同敬拜魁星,所以每一学府都供有魁星神。到了七夕,士子在月光下举行拜魁仪式,天井里摆上“魁星”、“牛郎、织女” 二席香案,大家围聚于一堂欢乐。拜魁星事前要糊上一纸偶魁星 (脱胎),高二尺许,金身鬼面环眼,披衣蹀足,左足踏鱼鳌,右足跷北斗,右手执笔,左手拿金宝。以公羊头 (吉祥) 犒祭,烹熟羊角贴红纸,祭于魁星神前,烛夜下,祭毕,鸣炮焚香,烧纸镪,大伙儿在香案前围餐,以龙眼 (状元)、棒子 (榜眼)、花生 (探花) 三果代表三元,往桌子上投放,跳至某人前,即称状元、榜眼、探花,如都滚偏,即表示都没得功名。重新投掷叫覆考,都投中叫三元及第。投一次,饮酒一巡,叫一科。大家纷向科状元、榜眼、探花敬酒,直到散席。《台湾神像艺术·独占鳌头的魁星爷》:
        魁星爷为魁斗星,即廿八星宿的奎星,为北斗第一星。其为北斗星之魁首,是以过去科举取士,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士。
        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奇丑,不但脸上长了不少斑点,而又跛脚。应科第被录取后,皇帝当面殿试,问他的脸怎么长那么多斑点,他答以“麻面满天星”; 问他的脚是否跛了,答以 “独脚跳龙门”。皇帝见其对答如流,乃录取他。
        也有民间传说是他生前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遂悲愤投河自尽,却被鳌鱼救起,升天而成魁星。
        很多民间的读书人,在自己家的厅堂里,均供奉魁星爷,以保佑家人能读书认字。有些读书人甚至将魁星爷带在身上,以求日夜保佑。当然,也有不少人家,把魁星爷的画像悬于家中厅堂的壁上,借以保佑家人书读得牢,也可向外人表示家中有人念过书。
        [案] 旧时于学宫多奉魁星,其形象鬼,蓝面赤发,世人谓其主文运。故士人多奉祀之。按 《史记·天官书》,魁星即北斗七星之第一星,或谓第一至第四星,并无主宰文运之说。而据纬书,东汉时有 “奎主文章” 的信仰。奎即西宫七宿中的第一宿。所以顾炎武认为所祀本为奎星,确为的论。施鸿保 《闽杂记》 载,民间有将魁星与蛙联系在一起的风俗,而蛙之本字䖯, 又可通奎, 此亦可作为顾说之旁证。然因魁字有首意,故科举之高第亦称魁。民间为图吉利,改奎为魁,遂流传至今。魁星信仰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然宋代已有人神化之信仰,如道士以苏轼为奎宿。近代却只奉一青面赤发鬼矣。
        [又案] 以赤发青面的丑鬼来象征文运,除了 “魁” 字象形的起因之外,其所以能得到士子们的承认而流布,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原因,那就是对主持文柄的神和人有一种不要 “以貌取人” 的希望。上引奎星爷考试的故事虽是晚近根据钟馗故事改造的民间传说,但正曲折地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