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格调二义

2019-05-28 可可诗词网-文学批评研究 https://www.kekeshici.com

        “格调”二字,本来亦用以评人。
        晚唐方干诗:“直缘多情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赠美人》)这里,是说其人多艺、能干、有派头。
        秦韬玉《贫女》诗:“谁念风流高格调,若怜时势俭梳妆。”
        以上所引诗句中,“格调”指做人的标准、态度。
        又有所谓“风调”。“调”本音乐名词;“风”亦指音乐中音调之高低。
        明李东阳(前七子之先驱)讲格调。他之所谓格调,实即定格,即一定之法式标准。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就是定格。不但法式取材如是,即用字句方面亦然,把前人字句生吞活剥。他们如此,是有背景的:自元以来,文学通俗化,文人地位不高。他们要复古,使文与现实离得远一点,而使自己的地位增高。又,秦、汉、盛唐气势大。这里的所谓“格”,就是法式、标准。他们要以秦、汉、盛唐的文章和诗的格调为自己的格调,就是以之为法式、标准,不惜生吞活剥。故清人反对他们之所谓格调,就是指这种情况而言。
        李东阳《怀农堂诗话》说及格调。他说,诗一方面凭眼睛看,一方面凭耳朵听,“眼主格,耳主声”。如听琴,知哪一弦断,是耳好;在月下隔窗能辨扇色,是眼好。又说:“才(指天生之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指法式标准)。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调,意境也,从声调表示意境),格即调之界。”他的着重点在调。调,即音节。思想与音调是配合的。他们要脱离语言,与宋元以来之所谓俗调相远,而用古代语言。用古代语言最简单之方法就是抄袭,生吞活剥。他们复古,是重声调,以为这样就使意境更扩大,更高,更单纯浑成。
        后来,清人有特别重古诗声调者,如王士祯、赵执信。他们以为古诗要与近人有不同之声调。王有《古诗平仄论》。他们最大之发现是:古诗第二、第四句末了最好用三平或平仄平, 这样就不顺口。如杜诗:“将军魏武之子孙(平仄平),于今为庶为清门(平平平)”,就是。这是继承明人讲格律而提出原理来应用,这可表示古奥生涩。
        乾隆时沈德潜,人称之为格律派。他以为唐诗好,而不爱宋诗。这也是定格(法则,标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