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把胡同9号

2023-03-09 可可诗词网-小说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陈建功


        “敢情!”——这又是北京的土话。说“敢”字的时候,您得拖长了声儿,拿出那么一股子撒漫劲儿。“情”字呢,得发“轻”的音儿,轻轻地急促地一收,味儿就出来啦。别人说了点子什么事儿,您赶紧接着话茬儿来一句:“敢情!”这就等于说:“没错儿!”“那还用说吗?”甚至可以说有那么点儿“句句是真理”的意思。其实,此话在北京寻常得很,大街小巷,胡同里闾,不绝于耳,本来不值得在此絮叨。可是,在辘轳把儿胡同9号,这话可就不同寻常啦。这里有一位姓冯的寡妇老太太,也和别的老太太一样,喜欢接在别人的话茬儿后面说:“敢情!”——您可别大意了。冯寡妇的 “敢情” 却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您要是不够那个 “份儿”,不足以让她羡慕、崇拜,人家还是金口难开呢。您看她的大儿子大山,小四十的汉子了,新近还被选上了他们那个街道厂的厂长,几个月里扭亏为盈,论脑瓜子、嘴皮子、手膀子,哪点儿不够意思?在厂子里,那些一把子胡子,一脸子皱纹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哪个不是“厂长”长、“厂长”短地围着转,说点子什么事,还少了人们接着话茬儿道“敢情”了? 可回家来,少挨他妈骂了吗?“成天屁股不沾家,就知道回来吃饭、睡觉,家是你旅店呀? 点灯熬油,当个七品芝麻官的破厂长。美? 美个屁! ……什么? 你是共产党? 你是什么‘共产党’哇,‘劳动党’! 你看人家西院儿,刘家,三天两头奔家拉板子,运砖头,那才叫‘共产’! 你是什么‘共产党’? ‘劳动党’! 成天价劳动、干活儿,卖死力气,不是‘劳动党’是什么?!……”当然了,冯寡妇骂儿子,三分骂,七分夸,是骂给街坊邻居听的。也难怪,三十几岁上守寡,拉扯大一儿一女,容易吗? 可您就听她这话音儿,是省油的灯吗?是见庙就磕头的主儿? 告诉您吧,冯寡妇的“敢情”接到了谁的话茬儿后面,差不多就能暗示出此人在小院里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说这辘轳把儿胡同9号的事,能不给您打这儿说起吗?
        据我所知,北京有两条辘轳把儿胡同。一条在西城,一条在南城。我说的,是南城的。胡同不长,真的像过去井台儿上摇的辘轳把儿一样,中间有那么一个小弯儿。门牌儿数到“9”,正是要拐弯儿的地方。9号的门脸儿也不漂亮,甭说石狮子,连块上马石也没有。院儿呢,倒是咱们京华宝地的“自豪”——地道的四合院儿。四合院儿您见过吗? 据一位建筑学家考证:天坛,是拟天的;悉尼歌剧院,是拟海的;“科威特”之塔,是拟月的;芝加哥西尔斯大楼,是拟山的。四合院儿呢? 据说从布局上模拟了人们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嘿,这解释多有人情味儿,叫我们这些“四合院儿”的草民们顿觉欣欣然。不过,说是“牵儿携女”,不如说是“搂儿抱女”更合适,对吗?不信您留心一下看,现今,“四合”固然还有,“院儿”都在哪儿呢? 哪个院里不挤满了自盖房、板棚子,几大家子人把个小院塞得满满当当,这不是“搂儿抱女”是什么? ……唉,当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我们中华儿女,愈衍愈众,牵儿携女是领不过来了,不密密层层地搂着,抱着,行吗?
        9号院里有5户人家,正是这么个“搂儿抱女”的格局。我们所说的冯寡妇,和她的儿子、女儿住在西屋。
        这位要问了:9号院儿里真的有一位连冯寡妇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物,值得老太太追着话茬子道“敢情”? 有哇! 岂止是冯寡妇,整个小院儿,除了住南屋“刀背儿房”的张老师和冯寡妇的儿子大山,谁不以东屋住的韩德来为荣?有了韩德来,整个9号院儿在辘轳把儿胡同就牛起来了,腰杆子硬起来了。院儿里的人和外院儿争论点子什么事儿,只消说:“老韩头儿说了,是这么回事儿!”肯定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韩德来现在是退休了。早几年在造纸厂当锅炉工。人哪,这一辈子,是福是灾,谁敢说呢? 民国三十二年春荒,韩德来拄着打狗棒儿,在京西老家的村口上、大路上转悠。那日子,赤地千里,树皮都吃光了,哪儿讨去? 哪儿要去? 遍地的野狗,吃人吃得毛光眼红,眼瞅着人要倒,就甩打着尾巴跟在你后边啦。韩德来连轰狗的棍棍儿都举不起来了呀! 眼瞅着要倒路上喂狗那当儿,遇上了同村的李三叔,给他一块红薯,领他一条活路——教他几段“莲花落”、大鼓书,带着他出了口外。到那些没闹灾的穷乡僻里,唱一段,讨口吃。凭这一招儿,走南闯北,硬是活过来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话多灵验! 一九六九年,烧锅炉的韩德来竟然到工宣队去了。再往后呢,居然成了什么“代表”啦。进了中南海,据说,还在里面睡了一宿,又吃过了宴会。那是没错儿的,报纸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大名哪。了得吗?9号院儿里的人们,不,整个辘轳把儿胡同的人们顿时刮目相看了。韩德来和毛主席握手回来那次,愣一天一宿没洗手啊,及至进了院门儿,扯开嗓门儿就喊:“我跟毛主席握过手啦!” 惹得院里院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跑出来和他握手——谁不巴望着沾点子仙气儿啊? 就是打这一天开始,西屋的冯寡妇也跑过来,抓着韩德来的手一个劲儿抹擦,破了自己一贯的、以贞操为荣的唠叨:“人哪,容易吗? 现今,那么大的姑娘,挎着老爷们儿胳膊,大街上逛,现眼不现眼! 谁像咱这号的,一辈子守着死鬼,老爷们儿的毫毛儿都不碰一下呀! 容易吗?”……
        小院里的人们对国宴、对中南海是陌生的。冯寡妇还和院儿里的年轻人争辩过,愣说在中南海里扫厕所的,都起码得是处长一级的干部。国宴呢,红烧肉肯定是可以可劲儿招呼的。为此,还专门去找老韩头儿公断。结论是什么,且不必管它,反正老韩头儿既然有这般经历,足见此人不是凡人,更不是等闲之辈。从这天起,只要韩德来端着茶缸子,往门前的小板凳上一坐,冯寡妇肯定拿着手里的活计凑过去听他开聊,又肯定瞅准了话茬儿,时不时来一句“敢情!”
        “您说,咱工人不到大学去整治整治,怎么了得!”老韩头儿又开始讲他的“进驻”了,“净是地主资本家的羔子不学好,闹什么‘非多非’俱乐部! 先头,咱还寻思着,俱乐部嘛,顶多是拱个‘猪’,敲敲‘三家儿’呗。哪儿啊,坏透了。识文断字的,净看搞破鞋的书! 有一本,叫……《雷雨》,写什么打雷下雨天儿,一家子搞破鞋! 当哥哥的,还把妹妹给糟蹋了。这叫什么事儿! 我把他们训一个溜够:你们这儿啊,破鞋满天飞! 嘿,还不服气哪。您说,咱工人不去管管,了得?!”
        “敢情!”冯寡妇那瘪下去的嘴巴撇了两下,俨然对那些人的憎恶绝不亚于老韩头儿。
        “他大妈,知道吗? 苏修、美帝那儿,都闹上红卫兵啦!”韩德来的谈锋,又引向国际问题了,“家伙! 你看看咱的‘文化大革命’,这招儿多英明!等着吧,甭长了,赫鲁晓夫(他就知道赫鲁晓夫)、尼克松,也都得挂牌儿上台,撅着去了! ……”
        冯寡妇竟也跟着他,呵呵笑起来:“敢情!”
        ………
        当然了,也有冯寡妇一下子噎在那儿,没法儿接茬儿附和的时候。
        那是有那么一次,韩德来又去参加什么宴会回来。这次可能也喝多了点儿,一进院门儿,连屋都不入,叫老伴儿沏水来,坐在当院就开聊。
        “他叔,这回又见了啥首长啦? 有什么新鲜事儿吧?”冯寡妇攥着炒勺就过来了。
        “那还用说吗?”韩德来瞟了她一眼,得意地晃着脑袋。“我,我看见咱林副统帅的……家里的了。”
        “真的! 您没跟她握个手,说个话?”
        “还用说吗?”
        “那长个啥样儿,您肯定看得清清儿的啦!”
        “穿着军装哪。”韩德来呷了一口茶,抿起嘴儿,喝了口酒似的咂巴着。他瞥了冯寡妇一眼,悄不声儿地说:“等到后来,你猜怎么着? 嘿,脱了军装了,穿着小白褂儿啦。家伙! 那小胸脯子,挺儿挺儿的,嘻嘻……”
        再往下,其言更不雅驯啦。为了不给诸位添恶心,此处不便复述了。
        得,这一回,冯寡妇没按着惯例,来一句“敢情!” 她瘪瘪嘴,眼皮耷拉着,扑扇了两下,蔫蔫儿的,一扭身儿,回屋去了。临到屋门,又想起了什么,回过身儿,到晾衣服的竹竿底下,把那上面晾晒的闺女的乳罩、裤衩卷巴卷巴,一古脑儿,收回去了。
        尽管韩德来这酒后微醺时的闪失,使冯寡妇大大地倒了一回胃口,冯寡妇还是不会放弃自己给老韩头儿道“敢情”的权利的。这不,没多久,她好像早把这事忘了。林彪一完蛋,韩德来说:“我早看着他们不是好东西! 男的,害人精! 女的,狐狸精!好得了?!”冯寡妇呢?——“敢情!”她还是瘪瘪嘴,好像和老韩头儿一样,自己也早有先见的慧眼。
        ………
        就这么着,老韩头儿说,冯寡妇和,每天傍晚,茶余饭后,在小院儿仅剩的立锥之地,海聊一气,几乎成了他们两个,不,是全院老少必不可少的“第四顿饭”。冯寡妇就不必说了,只要能接茬儿说一句“敢情”,顿时觉得浑身舒坦。哼,别人? 别人还不够这个“份儿”呢。她自然是不会不来的。北屋住的旗人赫老太和她的丈夫赫老头儿,敢不来吗? 老头儿伪满那阵儿干过 “伪事儿”,抄家那会儿,嗬,金银细软,办过展览呀。这就得啦,赫家就是这院儿混得最不济的人家儿了。隔三差五,老两口儿还得去向“向阳院”的“院长”韩德来汇报一次思想,挨一顿训呢,有这么个“受教肓”的机会,敢错过了? 您瞧吧,哪天浑身嘟噜肉的赫老太和干柴棒儿似的赫老头儿不就坐在旁边,乖乖儿地听着?! 当然了,他们是绝没有冯寡妇那种接茬儿说“敢情”的资格和胆量的,只有不停地点头称是,老韩头儿骂娘骂祖宗,也得听着。南屋住的王双清夫妇,都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四十三、四岁,上有老,下有小。老的,是瘫在床上的老公公,小的,是上学的女儿。两夫妇都是一锥子扎不出血的性子,病病歪歪的身板儿,是掉片树叶儿怕砸脑瓜子的主儿,当然也是一定要恭候其侧的。甭管怎么说,挨着这么一位老韩头儿,长见识,是一回事儿,这风云变幻的,多少也能让心里早有个底呀。七灾八难的,能躲过多少! 譬如清明节,天安门出事那次,还不多亏了老韩头儿的警告? “告诉你们,关好街门,甭瞎蹓跶去! 天安门上兴许都架起机枪了! 别瞎掺和,找死呀!” 果不其然不是? 胡同口宋家的老三,逮进去了不是?9号院儿呢,稳稳当当儿的,没老韩头儿,行? ……王双清夫妇当然也是只要一瞅见韩德来往屋门口一坐,赶快凑过去,从头到尾,只字不漏。
        要说在院儿里,恐怕也只有张春元对老韩头儿最不敬了。
        张春元三十多岁,动乱中父母双亡,插队回来当了中学教师。现在呢,“宝眷”在外地,他只身一人住在王双清的隔壁——南边一间后盖的“刀背儿房”里,每逢韩德来坐在那儿聊天,张春元就架着胳膊,站边儿上看。有时候,那嘴角儿一挑,鼻子眼儿里都象是透着冷笑。这不故意扫人的兴吗? 最使老韩头儿觉得丢脸的,是那次乘凉的时候,他向四周的人感叹“党的政策真是伟大”——这本是没错儿的。可您知道,老韩头儿的感叹由何而发呢?他说:“家伙! 连吴法宪那号人都解放了呀,党还不够宽大吗?不够英明吗?为这事儿,我可一宿没睡着呀! ……”韩德来的气儿也运足了,冯寡妇的“敢情”也说出来了,王双清夫妇连发“啧啧”的赞叹声,连赫老太和赫老头儿都受了感召,颇为激动地连声说:“是啊是啊……” 没想到半路蹦出个程咬金——张春元又在旁边架着胳膊说话啦:“韩师傅,听谁说的? 我怎么不知道?”韩德来说:“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儿多了。” 张春元说:“您总得有个凭据吧!” 韩德来火了:“凭据?人家都出来接见外宾了,还要什么凭据! 看报纸去! 屋里哪!”拿来报纸一看,大家伙儿忍不住全乐了: 那是几年前——一九六九年的报纸! ……
        张春元这一下子,当然不会动摇人们对韩德来的崇拜,反倒使韩德来恨上他啦。甭管什么时候,只要看见张春元架着胳膊往人群边上一站,韩德来就开讲“进驻”,把“臭老九”连损带挖苦,骂得狗血喷头。这不明着骂张春元哪吗?一次两次,不知是给骂怕了,还是没闲心听老头儿扯淡了,反正张春元是不往这儿凑了。
        “熊了?量你也不敢呲毛奓刺儿了!”韩德来越发得意了。他时而向全院儿大讲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这时候,往往探着身子,轻轻地,好像故意压低了声儿,来一句:“家伙!”然后,抿口茶,连述带评,眉飞色舞。他时而又向全院儿发出有关政治气候变化的警告,这时候,他总是绷起脸,冲着赫家老两口儿说:“告诉你们啊,可来‘文儿’了。”而后,添枝加叶,把“文儿”上怎么说的,要搞什么运动了,风风雨雨描述一番,说得赫家老夫妇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韩德来在敬畏的目光中,在“敢情”的附和下越发自豪得要喘! 眼看着四围听得愣神儿傻眼儿,要么说得赫老太、王双清慌里慌张地来汇报思想,探问虚实,这个,哆里哆嗦地走了,那个,像吃了一剂安神补心丸而去,他都觉得舒坦,得意,其乐无穷,这才真有点“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味儿啦! 得闲儿了,往屋门口一坐,没有仨俩人儿凑在身边听着,他就憋气!一天不给小院儿的人“上一课”,他就喉咙眼儿痒痒! 这不,前不久,他还给院儿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哪。那是不知哪位从什么地方听了个风儿,愣说国家经济有“赤字”了。当然了,谁也不知道“赤字”是什么,反正觉着不是什么吉利玩意儿,影影绰绰感到会和涨价儿有点儿什么关系,这就慌神儿啦。韩德来看着老太太们在那儿嘀咕,心里就有气,“哼”了一声,说:“瞧你们这沉不住气的劲儿! 什么赤字白字的,怵什么? 告诉你们,咱中国,心里有底! 要不,干嘛老说形势大好? 那是瞎说的? 咱就光说那水吧,咱中国的水都卖钱! 没听说吗,山东那地界,崂山,那水,值老鼻子钱啦! 弄个瓶子咕咚咕咚一灌,往大鼻子那儿一搁:掏钱呗您哪! 家伙! 水呀,有个流完的时候吗? 光这就够赚的啦。这不,有首长说啦,赶明儿,各家的玻璃瓶儿可留神着,别再糟践了。现今,水有的是,就是玻璃瓶儿赶不上趟儿啊。瓶儿再多点儿,那赚头儿,海了! 四化?八化也化了……”这话说得冯寡妇连连说“敢情!”乐得拢不住嘴。四围的人自然也喜气盈盈,好像觉得心里踏实了好多,韩德来呢,说完了,在人们轻松的笑声中,耷拉着眼皮,细细地品茶——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越发自得其乐了。
        唉,话又得说回来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这些,都已经是“陈年老帐”了。这次关于中国的水如何“值老鼻子钱”的神聊,兴许是韩德来最最值得回味的一次“壮举”了,因为,自打这次以后,虽然也没断了人围着他,听他海阔天空,可他渐渐感到,人,是越来越少了,听他聊的人,也不那么起劲儿了。门庭冷落车马稀。想到这儿,真有点“走狗烹,良弓藏”的心酸劲儿!
        就说北屋的赫老太一家吧,“破四旧”那阵儿抄走的金银细软全折了钱,领回来了。今儿买一台洗衣机,明儿买一台电视机,大摇大摆,抬进小院儿。这干嘛哪? 韩德来看着就有气:“显呗,示威呗!”
        最使韩德来看不过的,是有那么一天,赫老太高声大嗓地向全院儿宣布:打闹红卫兵那阵儿起,十几年没吃着的“麻豆腐”,居然被她买着了!
        您知道,旗人老太太们,是最讲究面子的。有点子什么新鲜吃的,愿意街坊邻居尝一口,是个心意,也是个礼数。要说这麻豆腐,尤其难怪。赫老太和许许多多在旗的老太太一样,就希罕这玩意儿。炒麻豆腐,讲究用羊尾巴油,要放进地道的青豆,还要搁上两段炸得焦焦儿的干辣椒。尝尝那味儿,嘿,既麻,又酸,还辣,用旗人老祖宗发祥地的说法儿,叫“真赶劲!”其实,这玩意儿不值俩钱儿,在旧社会,是标准的“穷人美”。没想到,“革命”把这也“革”了,十几年没见着麻豆腐的影儿。这次还多亏了赫家的姑爷,听见老太太成天念叨,东跑西颠弄来了一小锅,孝敬丈母娘。居然还全全乎乎买齐了羊尾巴油、青豆、干辣椒,赫老太能不喜出望外吗? 这可好,站在当院儿就冲冯寡妇喊开啦:“他大妈,我先寻思着,入棺材也吃不上一口麻豆腐啦,谁承想,又有了! 有了麻豆腐,还愁没您爱吃的豆汁儿吗?还有天源家地道的酱菜,便宜坊的酱鸭儿,看来都有盼儿了!” 这一吆喝不要紧,街坊四邻居然惊动,又接受了邀请。特别是那些老北京们,甚至外院儿的,七老八十都来啦。三舅妈,二姥姥,喊声不断。一戳一溜坑的小脚也挪进来了。“来了您哪!”“慢走,当心门坎儿,您哪!”“得,您来了,吃多吃少,尝一口算是您给咱捧场!”……你一筷子我一勺,尝麻豆腐是一事儿,鉴赏品评赫老太的新添置,也是一项内容。其盛况绝不亚于老韩头儿吃国宴回来那场面。
        其实,这有什么看不过的呢?赫家落实了政策,胆儿大了,钱也有了,何况咱们北京人的讲究:夏天,吃烧羊肉;冬天,吃涮羊肉;正月初二,吃春饼;腊月二十三,吃糖瓜儿……甭管怎样,决不能亏了口。人家赫老太干嘛不能吃口好的,享享晚福呀!
        可韩德来看着北屋赫家人来人往,就憋气,等到看到赫老太的儿子二臭,气儿更大啦!
        就连二臭,一时节都成了辘轳把儿胡同的人物啦。买了一辆“铃木80”摩托车,招了全院儿人围着看。改天又玩了新花样,不知打哪儿买了一条说劳动布又不像劳动布的裤子,还有个洋名儿,愣说这叫“利瓦伊式501双X型牛仔裤”,刚下了水,流着汤儿就穿上了,还说就得这么穿着缩水,才能缩出线条儿……说完了,蹬响了摩托车,唱着“塞扣塞扣精工牌”,一溜烟儿冲出了胡同,让周围那些小年轻儿的看花了眼!
        “哼,还得整治整治你们! 收拾,早晚!” 韩德来几乎要骂出来啦。
        ………
        老韩头儿生气也不管用,他那两下子确实是不招人啦。连邻院儿的老头儿老太太们都吸引不了——人家一进院儿,就奔赫老太家,说说又有什么“老字号”重新开张了呀,看看那部“留下自己声儿的话匣子”呀。至于年轻人,有围着二臭唱“塞扣塞扣精工牌”的,也有到冯寡妇家,听那当厂长的大山讲“商品信息反馈”的,还有的,就出这9号院儿啦,去待业知青售货点儿,琢磨“薄利多销”呀,上补习班玩命、准备高考啊……人嘛,思想各有高下,可甭管怎么说。老韩头儿那一套不灵了,冷清了。他自己也明白,有什么法子? 赫老太太这号的,腰杆儿硬了,自己呢,还镇唬得住谁? 啥“代表”也不是了,退休居家,大场面,也见不着了,陈谷子烂芝麻,总抖露也没劲啊。“文儿”呢,也见不着了。就算能见着,又会有什么新鲜的?那会儿,今儿“清队”,明儿“抓‘5·16’”。“咔嚓”’ 一下子铐走十几个,铐子亮锃锃,晃得见人影儿呀! 能说得院儿里围听的老少爷们都白了脸儿。现今,还能说点什么?……唉,就连全院儿最窝囊的王双清夫妇,也抽冷子爆出件新鲜事儿,让整个辘轳把儿胡同激动了好一阵子呢,可老韩头呢,无人问津,酒冷茶凉!
        这位要问了:那王双清也有什么邪的?
        邪的没有,可有福啊。前不久,王双清的老父亲病故了,发送老人拉下点儿亏空,拿着旮旯里扔的一件瓷器去卖,心想,这会儿,这也不算“四旧”了,扔家里,不定哪天给摔了,不如看看能不能卖俩钱儿。往古董店那么一送,可了不得了,把收货的看傻啦,连问家里是不是还有一个。王双清想了想,说:“是哪,还有一个啊!”收货的问:“干嘛不一块儿拿来?” 王双清支支吾吾,没好意思开口——您猜怎么着?在家当便盆哪。回家赶紧给人刷出来了。这是什么? 宫里的玩艺儿。道光年间景德镇专烧给皇上的贡品。清室的宝物册上写得明明白白哪,嗬,价值连城……这下可好,王双清家热闹啦,整个胡同的老太太都来串门儿,不嫌絮烦地打听那宝物到底值多少钱。出来呢,要么,上赶着回家把那些盛米的瓷缸、插花的瓷瓶儿全倒腾出来,拿包袱皮儿裹上,往天桥送;要么,一边走一边就骂上啦:“败家兔崽子们,把我那对掸瓶儿也给我砸了。留到这会儿,够吃三辈子啦……”
        ………
        人哪,要是本来有许多人成天围着他转,忽然那些人都没了,剩他光杆儿一个,清锅冷灶,他不定多烦、多闷哪,韩德来就烦了,闷了,冷清了,没事儿干了。吃了晚饭,沏上茶,坐在屋门口。街坊邻居过来了,有事儿没事儿地闲扯两句。他也知道,自己再多说,也都是没味儿的屁,人家呢,也不指望从你这儿听点儿什么,今非昔比呀,就连那个冯寡妇,也今儿上赫家,明儿上王家,这儿“敢情”一句,那儿附和一声儿,却很少来接韩德来的话茬儿说“敢情”了。韩德来闷闷地坐了一会儿,竟打着节拍,一个人唱起《四郎探母》那“西皮慢板”来: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他晃起了脑袋,似乎和杨延辉的心气儿走一块儿去了: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您听听,倒是打过莲花落,唱过大鼓书的,唱京戏也有那么点儿字正腔圆的味儿。
        这天傍晚,韩德来又在这儿“坐宫院,自思自叹”的时候,张春元从边上走过。
        “韩师傅,挺闲在啊。”
        韩德来看见张春元,火儿就不打一处来。现如今,张春元也人五人六,充起大来啦。院里院外,那些有儿女要考学的人家,左一个“张老师”,右一个“张老师”,踩低了那间“刀背儿房”的门坎儿。这还不说,更使韩德来憋气的是,他隔三差五就看见张春元接到邮局送来的大信封,上面印着这家编辑部,那家出版社的大红字。问他是什么,还爱搭不理,顶多支吾两句,扭脸儿就,走,后来才听说,这小子还能写小说哪,怪不得,越发蹬鼻子上脸了……听见张春元的话,韩德来认定这是往自己的脸上抹玻璃碴子哪。他瞟了张春元一眼,拉长了声儿,答了句“闲在”,又说:怎么,不闲在那阵儿,你看着有气。闲在了,也有气?”
        张春元眼皮子一翻,舌尖儿把腮帮子拱起一个包儿,又忍不住笑了:“您闲在了,我能不高兴? 可您别老在这儿闷着呀。泡泡红茶菌,练练气功,延年益寿不好? 要不,跟人家赫老头儿学学,蹓蹓鸟儿……”
        “得啦,”韩德来打断了张春元的话,气鼓鼓地说,“延年益寿干嘛,依我看,按古法儿,六十岁不死,活埋!”他又 “哼”了一声,往北屋那边瞥了一眼:“跟他学?蹓鸟儿?咱干不了那个,咱是工人!成天价一手一个鸟笼儿,往前抡,往后甩,挨斗扫街时也没卖过这膀子力气呀。侍候着,一天喂它三毛钱肉,对他妈也没这么孝顺过……”
        “行,行! 甭听我的。您就呆着,坐着,闷着,唱您的‘西皮’。”张春元气儿了,“看您这坐着挺没意思,有心劝您散散心吧,您倒吃了枪药了! 还把别人家给捎上了! 您在这儿坐您的,也不碍我的事儿,不挡我的道儿。您唱吧,接着唱,唱您的‘笼中鸟’……”
        韩德来眼瞅着张春元回了屋,心里不是滋味儿了。噢,你们还拿我怎么样了当个事儿,你们好开心哪! 我怎么了?不愁吃,不愁穿,还轮不到你们乐呵哪! 想着想着,他爽性站起来啦,冲着里屋的妻儿老小,扯开嗓门儿喊:“我看电影去了啊!”然后,拖趿着鞋子,一晃一晃就出了院门。
        其实,说是看电影,不过是一句气话。天都擦黑儿了,哪儿找电影票去? 可是,韩德来出了辘轳把儿胡同,上了珠市口大街,一眼看见珠市口电影院的霓虹灯在灰蒙蒙的前方闪着呢。走近前,售票窗口前排了一长溜儿的人。在卖第二天早上美国电影《雨中曲》的票。“排!”韩德来和谁赌气似的,排上啦。
        轮到韩德来买票时,他犹豫了:买几张呢? 买一张,排这老半天的队,总有点不那么甘心。摸摸口袋,正好有一块二的零钱。“买它四张!”
        唉,您说,这是一种什么心思呢? 恐怕,排过长队的人,甭管买什么,都难免干这种莫名其妙的事。其实,他们也许根本不需要买这么多,那也愣买。要不,总觉着亏啦。韩德来就是这样:第二天,来看电影的只有他一个。孩子们要上班儿,老伴儿呢,一听说不是《三笑》、《碧玉簪》,死活不来。现在,老韩头儿的口袋里揣着四张电影票,富余三张,他还得把它们退了。
        离电影院还有半站地,三三两两的小青年们就捏着毛票儿,眼巴巴地站在路口问上啦:“同志,有富余票吗?”“师傅,有票匀一张欸!”……韩德来从他们眼前走过,心里忽然间升起一种什么感觉呢。他知道自己有四张票,而他们,没有,一张也没有。自己富余的票放在兜儿里,他几乎舍不得轻易撒手了。他觉得,揣着富余票,听听那渴待的央求的声调,简直是一种享受! 他板起脸儿,向好几个递过钱来的小伙子摇头:“没有。”“没有没有。”他把脖儿扬起来了,胸脯子挺得高高的,却又漫不经心地回答着询问。其中有一个小伙子,戴着蛤蟆镜,留着大鬓角,那扮相儿和赫家二臭一个模样儿,也想来老韩头儿这儿撞运气。老韩头儿理都没理他,心想:“轮谁也轮不到你哇!”
        终于,他走到电影院门口了,站上两层台阶儿,看着等退票的大军向东,向西,散兵线一样延伸。他掏出一支烟,抽着,眯起眼睛,看着那些小伙子们围着退票的人抢啊,揪啊,往胡同里追啊,他乐了。把手伸进口袋里,捻了两下,偷偷摸出一张票来,捏在手心儿,走到一个捏着三毛钱,可怜巴巴地看着别人拼抢的年轻姑娘面前,悄没声儿地递过去。
        “哎呀! ——谢谢! 太谢谢了!” 姑娘被这意外的收获高兴得跳起来。
        韩德来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神情。
        “同志,还有吗?再退一张!”“师傅,匀一张呗!”……“呼啦”一声,眼热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冲过来,围住了老韩头儿,手里捏着毛票儿,一个劲儿往老韩头儿手里塞。叫同志的,叫师傅的,叫老大爷的,把他围个密不透风。
        “干什么干什么!”老韩头儿板起脸了。他分开人群,往外挤着,拨拉开一只只递钱的手,“没有了,就一张! 就这一张! 没了!”。
        有的人扫兴地走开了,有的人还在央求通融。老韩头儿摇着脑袋,美不滋儿地微笑着。
        ………
        就这样,他一张一张地把票退出去。每次,退完了,在人们的包围中,板起面孔说:“没了没了。”心里呢,却享受着一种不可言状的快乐。嘿,简直有一种腾云驾雾之感。
        等到他退完了第三张票,等退票的人已经一致认为他身上还有不少存货了。于是穷追不舍起来。嗬,瞧吧,从电影院,追到胡同口,从胡同口,跟进公共厕所。拉着他的胳膊,拽着他的衣服,有的说自己如何结伴而来,就缺这一张票; 有的说自己如何难得看一场电影……各色人等,眼花缭乱。韩德来已经乐不可支啦。最后,他终于把留给自己的那张票也贡献出来,就是从身上再也掏不出票来了,他也仍然享受了很久被人们包围不散的快乐!
        我实在没法儿跟您讲明白,这位老韩头儿此时此刻的快乐 到底是什么呢。那个舒坦,那个美气,那个得意,全有啦。说他像酷暑伏天里吃了冰激凌、大雪糕一样痛快?这种比喻实在太拙劣了。在韩德来的生活里,恐怕只有过去在辘轳把儿胡同9号院儿里神聊,看着赫家老两口恐惧的目光,听着冯寡妇“敢情”的应和,只有在那个时候才享受过这种舒坦劲儿。他自己当然是不会产生如此的对比、联想的。他只觉得那么多人围着他,追他,求他,哄着他,尊崇他,他的骨头架子美得要酥,他的日子还是过得蛮自得,蛮快活,又不是坐在院儿里独饮独唱的那个韩德来啦!
        于是,——这可不是我编派着来寒碜老头子——老头子养成个毛病啦,三天两头,在院儿里呆闷了,一颠一晃就上了街,路过珠市口影院,只要见人在那儿排队,也忍不住凑过去,买票,退票,其乐也陶陶。有时留一张,自己进去看一场(举着票,在许多人羡慕的目光中走进影院,也是一种乐趣咧),高兴了,干脆一张也不留,全方便了别人。而后,分开人群,回家。甚至还有几个傻小子一直追进辘轳把儿胡同里面,直到9号院的门口。连小院儿里的人都闹不清老韩头儿这是怎么了?没事儿就到外边逛一趟,回院儿,一关街门,转过脸儿来,嘿,十回有五回。容光焕发,又有当年吃完了国宴,微醉着回来那么股子劲头儿啦! ……
        说句难听的——抽口白面儿似的,舒坦一时呗! 真回到院儿里,各家儿虽说礼数还挺周全,招呼,“请安”样样不少,可还能像珠市口影院等退票的一样,围着你转?求爷爷,告奶奶,三孙子似的? 过去,院儿里倒是有这么个劲儿,现今,谁管谁?谁怵谁?那天早上,韩德来又从电影院回来,在胡同口碰见了赫老头儿——俩鸟笼子,一手一个,上面蒙着蓝色的笼子罩儿,正奔天坛那边走。韩德来迎过去了。刚才在电影院门口那股子劲头大概还没下去,连敲打赫老头儿的词儿都想好了——“老赫头儿,您挺舒坦啊,社会主义也允许您提笼架鸟啦,倒是也不比“‘满洲国’次吧?”您猜怎么着,他连话茬儿还没找着哪,就叫赫老头儿险些噎一溜毛跟斗! 韩德来一见老赫头儿,就说:“嗬,老赫头儿,蹓鸟去?啥鸟儿,看看!”说着,伸手就要掀鸟笼的布罩儿。这就是找话茬儿哪。“别介!” 没想到老赫头儿瘦得藤箩似的手一伸,把他给拦了:“要看,等咱回来,家儿看去! 这地界,甭看。车喧马叫的,学脏了鸟儿的口……”说着,赫老头儿身子躬了躬,晃着鸟笼,走啦。韩德来气得伏天喝冰水似的,心里直发噎呀。甭说想好的几句话没地儿泄了,连刚才的一点儿高兴劲儿也给糟蹋了。他想,你他妈什么玩意儿! 过去还不是天天到我屋里去,早请罪,晚认罪,熊得连放个屁都得躲进自家的被窝儿! 如今也臭狂起来了?!……他由赫老头儿又想到那个小院儿,又勾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悲酸。天还早,回去干嘛? 看着他们生气? 他一拐弯儿,进了街边的小酒铺。
        得,又添了个毛病:没事儿就往这个又小又黑的门脸儿里一钻,要上两毛钱开花蚕豆,二两“老白干”,喝。其实,家里的床底下,没少撂着儿子、闺女孝敬的好酒。开始儿子给买的是“二锅头”,还让他一把拎起来扔当院儿了:“我连他妈 ‘茅台’都喝过了,还用这玩意儿来糊弄我?” 打这儿,床底下放的起码是“大曲”、“二曲”啦。您说,回家去,酒也好,菜也香,喝得也清静,多好。他不。一回那个院儿,看见那几号人,他就堵得慌。还在那儿喝酒? 再让他们看见,觉得你是在喝闷酒、喝冷酒,不得叫他们乐得汗毛眼儿都咧嘴儿了?……他不乐意。宁可就开花豆,喝“老白干”。
        我们北京的这种小酒店,大概您没见过。三两张小八仙桌,十来把凳子。除了买酒,兼售糖果烟茶。有的,是夫妻店;有的,由几个老头儿合营。店门口经常停着几辆平板三轮儿,车把上还搭着包袱皮儿呀,大棕绳儿呀,一眼便可知这是咱这号市井小民——扛大件的,糊顶棚的,“引车卖浆者流”光顾的地方。杯酒下肚,就想找人拉个话儿,从咂巴酒的滋味儿开始,继而到海内奇闻,家长里短。第二杯酒就能交上个 “对着吹”的朋友。甲说了点子什么,乙说:“敢情!”乙说了点子什么,甲也说:“敢情!”渐渐说得甲、乙、丙、丁,个个脑门儿发亮,踌躇满志。韩德来自然也品到了其中滋味儿,能不流连忘返吗? 况且,他如果不是每每来此,怎么能那么快就知道“又要开始批判”的消息呢! 真的,这是跟他一块儿喝酒的一个老头儿说的,手里还拿着那张报纸。他只是知道批判的是那些“编小说的”。是谁,他没记住。批判什么,他也没打听。不过,他特别认真地要过了报纸,用手指头按着报上印的出报日期,年,月,日,一个数码一个数码地读过了。没错儿,是新近的报纸。真的,又要热闹啦! ……他急急端起桌上的酒杯,三口两口打发了,起身就走。
        大概那两口酒喝得太猛了,奔胡同里走,道儿上好像铺着一层棉花,脚板子总踩不到实处。开始,他只是盼着这事儿由自己第一个向全院儿宣布。哼,不吓他们一跳才怪! 后来,他想到了张春元。不是听说他也在那儿编小说吗?不是大信封、小信封往家寄吗?不是牛气得连问个话儿也不搭理人吗?这回好啦,让你牛气吧,不定其中也捎上了你,挨批! ……再后来,这几年积攒的委屈,像打翻了“五味罐”,一起在心里翻腾起来啦。哼,整治整治,早该了! 不是说了,早晚! 光是“编小说的”吗?你看看电影,男男女女抱着就啃,这叫什么事!光是电影吗?农民也不呆地里打粮食了,进城,跑小买卖,打家具,分田到户啦,这不胡闹吗? ……还听说上海那地界,随便穿! 大姑娘穿的那裙子,露裤衩子! 像什么话! 广州那地界呢,随便看! 香港电视,拧开就瞅……行啦,别急,这回不定就得一块儿收拾了! ……他又想到了赫家。干过的“伪事儿”就全抹了? 没事儿了? 整天臭显、示威,尾巴都撅起来了。连他儿子也不是好东西,弄点子西洋货,东洋货,带坏了全院儿的年轻人! 这回可好,不定哪会儿就得来“文儿”,一块儿收拾! 还有冯寡妇,也是个马屁精,好不了! 王双清嘛,总算不赖,听说那件宝物捐给国家啦,奖给俩钱儿,有限。不过,也得教肓教肓。净领着闺女往张春元那儿凑,一门儿心思让孩子奔大学,至少也是糊涂蛋……
        回到院儿里,冯寡妇正从赫老太屋里出来,看见韩德来,打了个招呼,到水管子前面洗她的菜。韩德来走到自己屋门前,扯过小凳儿坐下,咦咦呀呀地唱起一段喜洋洋的戏文儿。
        “他大爷,今儿怎么这么高兴?”
        “有热闹看了,还不高兴?”
        “热闹?”冯寡妇瞟了他一眼,“啥热闹呀?”
        韩德来��着嘴唇, 剔牙的火柴棍儿在他的鼻子底下一耸一耸。终于,他把火柴棍儿吐出来,说:“没听说吗,又批判啦! 又来事儿啦! 能不热闹?”
        “批判? 批判谁呀?”冯寡妇赶忙迎过来。
        “编小说的,挨批判啦! 报上登的,没跑儿!”
        “真的? 您说的是张春元不是?他不是老趴在那儿写?”
        “张春元?”韩德来板起了脸儿,眼睛里透着几分严重,几分威严,“有事儿没事儿的,得看他写的什么呗。哼,瞧他那个劲儿,好得了?”
        正说着,赫老太已经闻声凑过来了。韩德来看见了她,故意抬高了嗓门儿,说:“光是那些‘编小说的’有事儿? 我看,‘四人帮’那一套是臭狗屎,那就甭说了。现今有的人干的,也好不了!共产党能让他们这么胡来?资本主义那一套,资产阶级那一套,反攻倒算啦,崇洋媚外啦,甭急,一块堆儿收拾!”
        这些日子,韩德来虽然几乎让人忘了,可要说起这种事儿来,余威还是有的。冯寡妇一听来头不善,忙扮出笑脸儿,说:“敢情!”
        冯寡妇不说“敢情”也罢,一说“敢情!”把韩德来的火儿勾起来啦。嗬,你转得倒快! 刚才还屁颠儿屁颠儿的给人家舔呢,现今一抹脸儿,又回来了。没这么舒垣!
        “敢情?” 韩德来反问了一句,冷笑着,“这二年,该收拾的地界儿多啦。就说您那大山在厂子里,也悬。闹什么选厂长,选主任,共产党还当政不当政啦,容你们这么折腾?!什么‘企业自主’? 搂钱儿自主! 闹不好,也得一锅烩! ……”
        这回,冯寡妇的笑脸儿是扮不出来了,“敢情”也说不出来 了。
        把话甩完了,韩德来将两位老太太撂一边,摆出不屑再与人言的神情,一扭身儿,回屋去了。
        赫老太和冯寡妇被甩在韩德来的屋门前,两个人心里都挺不是滋味儿。
        她们谁也没怀疑韩德来的话。听他那嗓门儿,看他那气派,又要来事儿是无疑的了。再听那话音儿,张春元挨批,也没跑儿。说实话,张春元倒霉,赫老太和冯寡妇一点儿也不心疼。乍一听,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劲儿。大杂院儿里的别扭真是多得很。你想啊,张春元成天价点灯熬油。趴桌上一写就是半宿,冯寡妇能不恨他吗? 瞧瞧同院的人,那个不是天擦黑儿就躺下了? 他可好,拿着电不当钱。全院儿共着一个电表,电钱大家伙儿按灯头分摊。净给你张春元背拉着电钱,谁受得了?!新近呢,赫家安了分电表了,韩家、王家也都安了,全院儿就剩冯家和张家了。冯寡妇算计着,合算张春元的电钱,全匀到她身上啦。她不更火儿了? 这位说了,冯寡妇也安个分电表不结了?按说是这么回事儿,可她惦记着让张春元先安。张春元安了,她就不用安啦,二十多块钱不就省啦。……这回行了,甭管你张春元安不安电表也不吃紧了,挨批了,你还写个屁,早早儿的,黑灯睡觉吧! ……
        赫老太跟张春元更不对路啦。张春元进进出出的,一门儿心思想事儿,连个招呼也不会打。讲究礼数的赫老太认定他傲气得不懂尊卑长幼,这还是次要的。张春元住着那间“刀背儿”房,房门儿还可可儿的和赫老太住的北房房门儿相对。这是最让赫老太心里不舒坦的了。哪有住“刀背儿” 房的?倚着墙,房檐一面坡,连个房脊也没有。凡懂事儿的北京人,谁住这不吉利的房子? 张春元之前,有个叫李老师的住这间房,那会儿赫老太就劝过他:“快把房子改改吧,这房不吉利。” 李老师不听。结果怎么样? “文化大革命”,斗死啦。不吉利,你不怕,也罢了,可你这“刀背儿”房和人家门对门儿呀。这下好,红卫兵抄了你李老师家,接着就抄到这边来了不是? ……所以,这间南房成了赫老太的一块心病。李老师死了,张春元搬来了,老太太又去劝,谁想到他和李老师一样,不信! 唉,要说赫老太最近的日子过得够甜甜美美的了,唯独这“刀背儿”房使她心里总在犯嘀咕。现在行了,你看看,灵验不灵验,你张春元悬了不是?还是“刀背儿”房的过! 在劫难逃! 活该! 谁让你张春元不听老人言,吃亏这不就眼瞅着了吗?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赫老太和冯寡妇一时斗气的想法。她们并没有高兴起来。渐渐的,心里就有点不踏实了。
        特别是赫老太。那间“刀背儿”房的房门,毕竟还是和自己的房门儿正对着哪。张春元倒了霉,敢保不和当年一样,让祸害蹿到北房来?及至见了韩德来,听他没点儿好声气儿的话语,赫老太心里更发毛了。资产阶级?反攻倒算?说谁?是说我们赫家吗? 崇洋媚外?肯定是指二臭无疑了。想到这些,她恨张春元招灾惹祸,殃及邻里,更恨韩德来太恶,瞅别人过舒坦日子,就不想让人安生。
        冯寡妇呢,早已蔫蔫地回了屋,一下午没言声儿。待到晚上,儿子回来了,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回来干什么?还不到厂子里挺尸去! 拉扯你这么大,过过一天省心的日子吗?夏做单褂儿冬做袄,图什么? 图什么! 图你四十岁上了还给我惹事,让我不得闭眼啊! ……”
        儿子愣了:“您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放着好好儿的工人不当,你争着当什么厂长! 选举,选举,这回好了,又快撅着了……”
        儿子笑着说:“哪能呢,上面说啦,不搞政治运动了。”
        冯寡妇哪信这一套,还在那儿数落个没完。大山正为厂子里的什么事儿着急呢,听老太太一边净啰嗦点子没影儿的事,烦了: “别净唠叨我! 搞运动,你也跑不了! ……成天价 ‘共产党’,‘劳动党’ 的骂,街坊四邻没长耳朵? 我犯傻,你就不犯傻? ……”
        这真管用,冯寡妇不说话了。隔了好一会儿,她才起身收拾晚饭的碗筷,心里说“真这么着,还不跟‘四人帮’那会儿一个样儿了? 起五更,睡半夜,卖力气的倒霉,奸懒馋滑的倒没错儿了?……连我这七老八十的老寡妇,说话也得战兢着,闹不好打个反革命不成?……”想着想着,对韩德来说的那一套,倒有些愤愤然了。对张春元呢,反添了几分同情。至于为他背拉着电钱的事儿,竟也一时忘到了脑后。
        您说,该怎么说咱们这位赫老太和冯老太好呢?说冯寡妇自私? 拖儿带女多少年,这会儿日子也不算宽裕,算计个电钱也算个过错吗?说赫老太迷信?谁让可巧儿住“刀背儿”房的李老师和张老师挨个儿倒霉,谁让赫老太也跟着“陪绑”过呢,人家能不寒心吗? ……不过,两位老太太到底还是大大的好人——虽然开初对张春元的倒霉不免有过些微的好奇和幸灾乐祸的快感,可她们很快就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来个“文化革命”那样的“运动”,整个9号院儿,不,整个辘轳把儿胡同,全城,全中国,鸡飞狗跳的日子又开始啦,那谁也甭美,谁也甭跑,连着自己,自己一家,挨着个儿倒霉! 于是,这天夜里,躲在床上,她们在替自己家想了许多消灾免祸的主意的同时,甚至也替张老师谋划了一阵儿——虽说最后还是不得不认定,连自己,连张老师,真来事儿了,还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得,就因为这么个心思,两位老太太可就惹出一件让人哭不得,笑不得的事儿来啦。
        那是第二天的上午,院儿里人都上班去了。老韩头儿呢,也出去了——大概又到那个小酒馆儿想听点子什么去了。院儿里只剩下两位老太太。
        十点多钟那会儿来了一位四十岁出头儿的陌生男人。这人说是来找张春元的,一问,是什么杂志编辑部的。这下可好,两位老太太可找着替张春元说说好话的人啦,又是让茶,又是敬烟。来人见张春元不在,又拗不过二位老人的盛情,就在当院儿的小板凳儿上坐下来,跟老太太们聊几句。
        谁想到,这位客人的问话,更让老太太们心里打起鼓来啦。他从张春元的住房,问到他的家眷,又从他的年龄,问到他的政治面目。得,没跑儿! 张春元是出事儿啦! 两位老太太一边磕磕绊绊地回答着问话,一边偷偷使着眼色。终于,冯寡妇忍不住了,说:“要说这张春元,可是满世界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人呀。可舞文弄墨的,谁还断了没个闪失呢,您的报社要是批判,甭点上名儿成不? 给他留条活路……”
        赫老太也赶紧接着话茬儿,说:“他老婆孩子都在外地,千里迢迢呢,见报上点着名儿批判,不得以为又成‘三家村’了?那不得吓得背过气去? ……”
        “怎么? 他挨批了? 在哪儿?” 来人被老太太们的话弄疑惑 了。
        “在报纸上呀。说是他编的小说,出了事儿啦。您怎么能不知道?”
        “是哪篇小说? 哪家报纸?”
        “唉呀,这您可算问着人了! 这是东屋老韩头儿说的,那是没错儿啦。说是亲眼见的呢。”
        “哦?”
        “怎么,您不知道这事儿?那您……找他干啥?”
        “我? 哦,没事儿,没什么事儿……”
        那人不再说什么了。冯寡妇和赫老太围着他,又说了一大堆好话,好像他能掌着张春元的身家性命一样。可那人好像也没听进去,没多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让他等会儿,说张春元一会儿就回来,也不等了;让他留点什么话,也不留了。这更让老太太们纳闷儿啦——这人是干什么来的呢?
        中午,张春元回来了,两位老太太躲在赫家屋里,悄悄嘀咕了好一会儿,没敢过去把来人的事儿告诉他。直到晚上,掌灯了,从窗户里看见张春元又坐在桌前写上啦,老太太们忍不住了,一前一后,进了那间“刀背儿”房。
        两位老太太突然来访,使张春元好不奇怪。她们坐在桌前,你言我语地相劝:“张老师呀,您说何苦?每天一折腾就是半宿,闹这么个下场,还不长长记性儿,还写个什么劲儿!” “自己豁出去了,也得想想家小吧。您家剩您一根苗儿,还不好生过日子呀!”……这更让张春元摸不着头脑了。及至闹清楚了老太太们的来意,他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唉,说来也是一件伤心事儿,不过,和老太太们猜的是满拧! 他张春元倒是在“编小说”哪,可算算也花了七、八年功夫了,一篇也没写成,没发表过呀,他挨的是哪门子批呀?! 那些让韩德来看着有气,老太太们看着挺神秘的 “大信封”、“小信封”,都是编辑部退回来的稿子啊……
        等到老太太们把今儿来人的事一说,张春元不笑了,有点儿急赤白脸地问:“真的?说了什么没有?是哪个编辑部的?那人姓什么?”
        老太太们那儿知道这些啊,只是把那人问了什么,自己说了什么,如此这般复述一遍,说得张春元要哭的心都有:“我的大妈大婶们,真谢谢您啦。您二位这一好心办好事可好,倒把我盼了多少年的好事儿给搅啦!……”
        “真的?”老太太们愣了。
        张春元说:“您不知道,我写的稿子每次退回来,人家连信封也不给咱写呀。这回可好,登门拜访了,兴许有篇稿子能发表啦。您二老一说我挨批了不要紧,不定又把人家吓回去了……”
        这下子,赫老太太和冯寡妇倒傻眼啦。
        ……
        再往后怎么样了,不说,您也能估摸出个大概了。辘轳把儿胡同9号院儿里,让老韩头儿搅起的这么一场虚惊,总算过去了。到后来,听说连真的在报纸上被点着名儿批评了作品的那个“编小说”的,也没多大事儿,还是照样写他的小说,照样登出来。至于韩德来说的“早晚”要发生的“收拾”,好像也没发生。人们心里那根绷得紧紧的弓弦,更是渐渐地松下来了——赫老太仍然是那么排场。仍然时时注视着各色各样的“老字号”重新开张,今儿派儿子去前门,买“王致和”的臭豆腐,明儿派闺女上八面槽,买“浦五坊”的扠烧。不过,她对张春元住的那间 “刀背儿”房,也仍然耿耿于怀:“就是不吉利,那还有错儿吗? 写了七、八年,连个字毛儿也没印出来呀,总算有那么一回,有点子希望了,还让我们好心好意地给插一杠子,结果呢,倒砸了! 不是‘刀背儿’ 房的过是什么? ! ……拐带着我们家二小子考学也那么不顺当!”……冯寡妇呢,还是今儿赫家,明儿王家,说“敢情!”,“共产党”、“劳动党”之类的话也不避讳了。同时,也仍然还恨着张春元“点灯熬油”,三天两头用话撺缀人家赶紧去买分电表。至于王双清夫妇,听见风声时,已经暗自庆幸“宝物” 交公了,马上,有四天没让女儿过去跟张春元补课,现今呢,又把女儿送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原名叫“王文革”,也确实在“文革”中得益不少:女儿落生时,正赶上打派仗,不用上班,两口子在家呆了七八年。没花雇保姆的钱,也没花上托儿所的钱。拿着国家工资,自己在家把孩子调理大了。这会儿,又赶上好时辰啦,该子改名为“文阁”,盼着能上个重点中学,再上上大学,找个“铁饭碗”。您一定以为最丧气的是韩德来了。您错了,人家韩德来还是那句话:“哼,收拾,早晚!” 再说,韩德来也不是没有值得得意之处啊:赫家二臭那辆“铃木80”,不是推到甘石桥“摩托车自由市场”卖了吗?那条什么“利瓦伊”牛仔裤,不是也不敢穿着臭显啦?哼,不镇唬一下,行? 有钱,他还敢买汽车开呢,不定还敢光着腚眼子上街呢! ……当然了,韩德来是不知道,二臭卖摩托车,是因为公家卡得紧了,汽油不好偷啦。最近又听说要缴什么“养路费”,“保险金”,一个月得贴十来块钱养着这辆摩托车,谁受得了?得,趁摩托车还没臭街,打发了吧。牛仔裤呢,那是因为常常潮着就穿上了身儿,这会儿,水缩够了,身上的线条儿倒也绷出来了,遗憾的是,把二臭身上的“荨麻疹” 也勾起来啦。没法子,收起来,先治皮肤病,治好了再穿吧。
        真正让老韩头儿感到丧气的,是在半个月以后。那次他还是和以往一样,在院儿里呆得无聊,又上街逛去啦,路过珠市口影院,又看见卖电影票的。片名是《真是烦死人》。听名儿,有意思,广告上也写着“喜剧片”,逗乐子的,照老法子,买五张! 家里人不去,还愁退不掉?不稀罕得人疯抢才怪! 谁想到,第二天,临开演,往影院门口一站,竟不见等退票的人影儿!他明白啦。上当! 白赔了块把钱不说,央求人家买票,憋气呀,可不“真是烦死人”啦。最可气的是,身后有几个小“痞子”也在那儿退票,听他们喊什么? “《卡桑德拉大桥》啊,倍儿黄! 谁买! ……”还真有人买他们的,韩德来凑过去一看,怒了:好啊,在这儿倒卖高价哪,一张一块钱! 他拽住一个小伙儿的胳膊便骂:“你这是干什么哪! 啊?干什么哪? 卖高价儿,投机倒把,走,派出所去!”小伙子把胳膊挣开,骂道:“哥们儿,别急眼啊,哦,我抢了你的买卖了,是吧? 甭给我来这套! 你卖你的,我卖我的,有本事就卖,没本事就滚,还拿他妈派出所镇唬谁呀!” 韩德来更怒啦。原来小伙儿把他也看成卖高价儿的啦。他说:“别把我也搅和上。我有富余票,这卖原价儿。”小伙子说:“老头儿,别装正经啦。当我没看见你? 你隔三差五就来! 老来卖富余票? 卖原价? 你吃饱了撑的,疯魔呀! 别给我来这套! 派出所?行,要去,一块儿去,你逃得了?”就这么着,两个人在电影院门口拉拉扯扯,招来一大群看客。来了个警察,把他们一块儿带走了。
        您想,到了派出所,韩德来能说得明白吗!
        “你是也经常到那儿退票吗?”
        “是。”
        “卖多少钱一张?”
        “按票上的原价儿啊。”
        “你老这么买票、退票,图什么呢?”
        “……”
        没法儿说!
        最后,派出所结不了案,派了个年轻轻儿的警察,到9号院儿里来了解韩德来其人来啦。
        谁能那么缺德,往人家老韩头儿脑袋上泼粪呀? 大家伙儿一致认定,老头儿是闷了,闲了,没事儿干,找点儿消遣去啦。二臭更“葛”,还翻着眼皮,把这和“学雷锋,办好事”挂上了。连张春元都说了老韩头儿的好话,这才把这事告个了结。那位年轻的警察把老韩头儿送回来了,临走,对他说:“闲着不闲着的,甭去那儿干这种事儿了。想看电影,自己买张票,进去看,甭找麻烦。您说您这么大岁数了,我们也相信您。可您要是让那些小流氓揍一拳,来一脚,这辈子不交代了?”
        得,这警察这么一叮嘱不要紧,韩德来连那个乐呵的去处也没啦。
        这两天,他又和以前一样,没出院儿,沏上茶,闷闷地坐在屋门前。冷不丁儿又唱起来了: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您只要躲在边儿上听过一次,就不能不佩服他,确实唱得好,字正腔圆。

        

(原载《北京文艺》1981年第10期)


        
        【赏析】
        用王蒙的话说,陈建功有“两把刷子”。一把刷子刷出的是清新委婉,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小说,如《流水弯弯》、《迷乱的星空》、《飘逝的花头巾》,等等,让大中学生青年读者留恋得如痴如醉。而另一把刷子则抛弃了学生腔,失去了轰动效应,违反了传统理论关于结构严谨的规则,开始了“谈天说地”的说书人生涯。
        《辘轳把胡同9号》便是这“谈天说地”系列小说中的第三篇。在这之前的《盖棺》和《丹凤眼》讲的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京西煤矿的矿工生活,而这次作者却一头钻进了北京的老胡同,在四合院中大显身手。
        韩德来是个解放前讨饭,解放初当锅炉工的老工人。按说这么一个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大可安安稳稳地过活,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但韩老头们偏偏福星高照(却不知“福兮,祸之所伏”)时来运转,真的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当代表,和领导人握手,吃宴会,上报纸,当工宣队进驻大学,成为辘轳把胡同九号全体居民崇拜的对象。有了这传奇般的经历,更由于经常出入宴会会晤大人物,韩老头成了九号的新闻中心发言人,在神吹胡砍中,在众人敬畏的目光中,在“敢情”的附和声中,在赫老太王双清战战兢兢的神态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在这其中老韩头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时过境迁,“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结束了韩老头光辉而又荒唐的一段历史,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和荣耀。冯寡妇不再跟在他后面说“敢情”了,赫老太夫妇也不再夹着尾巴做人了,王双清夫妇也不再汇报思想了。“门前冷落车马稀”,老韩 头尝到了失意的“心酸劲儿”,于是他样样看不惯,样样不如意, 只盼着能有“文儿”下来,再搞一场运动,他便可以重现当年的威风。无奈之中,只能在倒卖电影票中重温被人尊崇的好梦。
        老韩头的经历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变态的心理,荒唐的经历,庸俗的思想,无聊的举动。荒诞的背景创造出荒诞的人物,老韩头这么一个畸形的人物也完全是畸形时代的产物。他不过是荒诞戏中的一个傀儡而已。对老韩头来说,除了讨饭、烧锅炉他还有点自主权,他个人的升降沉浮则是完全不由他个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今天烧锅炉,明天就成了国宴的参加者;刚才还读不清报纸,过一会却又成了大学的工宣队员,“占领上层建筑”去了;昨天还煊赫一时,今天却成了一个平价倒卖电影票的老怪物,历史就是这么滑稽而又无情。它随时给人带来意外之喜,等你上钩了,陶醉了,他便又突然收回去,让你哭笑不得。正因为极左路线给老韩头带来过荣誉和地位,所以他虽然口里说早就看出林彪、“四人帮”不是好东西,但他实际上还是喜欢林彪、“四人帮”的那一套。他已经抽惯了极左路线的鸦片烟,要想戒掉那自然是难上加难了。极左路线把韩德来塑造成不正常的人以适应不正常的社会,所以一旦社会正常了,老韩头却反而无法生存。极左路线的那一套已深深地积淀在老韩头的身上,成为他为人处世的准则。由此看来,被“四人帮”所毒害最深的又岂止刘心武笔下谢惠闵式的青少年,因为他们终有大彻大悟的时候。而韩老头这样的自觉自愿的极左路线的追随者,无知识、愚昧、顽固、盲从,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他们正构成了极左路线的群众基础。要铲除这样的基础是困难的,因为人们实在无从下手。虽然老韩头是个瞅人过舒坦日子就浑身不自在的人,但我们还是不能说老韩头就是一个坏人。他毕竟只是一个极左路线的受益者(当然从根本上说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但他自己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而非极左路线的制订者和执行者,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傀儡。虽然极左路线正是由于这种人才得以猖獗,但毕竟少了一个老韩头和多一个老韩头没有多大的区别,他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不错,老韩头一心想来“文儿”,“今儿清队,明儿抓5.16,咔嚓,一下子铐走十几个,”听见报上批写小说的了,便兴高采烈,浑身舒坦。但他一心想的革命甚至连阿Q的革命也不如。阿Q革命还想着分财产、抢女人,而他却只是想看看热闹,耍耍威风,顺带维护一下他的封建旧道德和极左新遗毒,满足一下被人尊崇的虚荣心。对于老韩头来说,搞运动整人和倒弄电影票实在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它们都能给他带来别人的恭维和尊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怜的心态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态,实在值得我们深思。但老韩头可怜却又绝对可怜不得。看到韩德来为“文儿”又下来了,又搞运动了而大放厥词,兴高采烈的样子,人们不禁不寒而栗。“文革”真的不会再来了吗?人们不敢保证。因为千千万万个韩德来以及比韩德来更糟的人还在等着“文儿”呢,“文儿”一下来,不折腾才怪呢!
        韩德来这个人物形象的出现是陈建功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打破了以往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单一性和理想性,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使得小说具有了某种哲学意蕴,使得作品的蕴含和美学价值都比以往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提高。
        如果说陈建功以往小说还有戏剧化、人为化的痕迹,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主体,那么这篇小说便难以再作这样的判断了。读了这篇小说,你印象最深的不会是紧张曲折的情节,而是一个个独立的细节。情节的紧张曲折导致的往往是人物性格某种程度的扭曲。人物随情节而走,而细节则不同,它是直接为人物性格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为人物形象的最后完成添上重要的一笔。读了这部小说无论谁都不会忘记老韩头的神吹: 进驻大学、崂山水卖钱,林副统帅的夫人如何如何,这三次神砍把老韩头愚昧无知、低级庸俗而又夜郎自大、自得其乐的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反衬了冯寡妇之流的小市民的愚昧和趋炎附势的陋习。
        人物性格在细节中亮相,但细节只是一粒粒珍珠,如果没有一根红线将它们串连起来,也还是一盘散沙。而把全文串连起来的便是叙述人。我们所面对的叙述人则是一个和老韩头一样的“砍大山”的说书人,他引经据典、谈天说地、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韩德来这个人。面对这样的叙述人,我们增进了知识(知道天坛是拟天的,悉尼歌剧院是拟海的等等),了解了地方习俗(“敢情”的用法),满足了和作者对话的要求。作者不断地“您那您那”的称呼,使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读者不断在作者的导引下不知不觉地深入到老韩头的灵魂深处,既轻松愉快,又意味深长,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但叙述人不断地介入作品并非意味着作者代替读者作价值判断,恰恰相反,作者减少了以往小说中常见的说教或点明主题的画蛇添足。叙述人的态度是中性的,客观的,他只是把一切都介绍给读者,判断则由读者自己去下。事实上,在叙述人带读者轻松地旅行途中,一切都已经昭然若揭,读者所需要的只是说出来而已。
        陈建功的“谈天说地”这一路子的小说,在语言上大多师承老舍的独特的“北京味儿”。地道的北京话,正宗的大杂院故事和轻松幽默的叙事风格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时至今日,陈建功那些轰动一时的抒情问题小说多少因时过境迁、观念的变革而失去了魅力。相反倒是专注于小人物,没有曲折的情节的 “谈天说地” 的小栏目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浑厚的社会文化因子和哲学意蕴而显出持久的生命力。这也就像好酒,时间愈长,愈是香醇。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