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证的分析

        [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是“学会辩证的分析”。课文里已讲了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对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这里再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点正确”与“言之成理”;二是“观点鲜明”与“辩证的分析”。
        观点正确与言之成理
        写议论文,首先要求观点正确。观点正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而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认识。因此在训练和测试中又提出“言之成理”。有些题目,列出几种看法,要求择一而作。评分标准往往注明,不论持哪一种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得高分。可见言之成理与观点正确是一致的。
        比如1991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给考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应该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前者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强调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下述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考生不论写哪一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如果由“近墨者黑”导之“近墨者一律黑”,或由“近墨者未必黑”导之“近墨者一律不黑”,那么,就不符合客观实际,有悖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观点就成问题了。
        观点鲜明与辩证分析
        议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正确,而且要鲜明。观点鲜明,就是立场态度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明白清楚。但这并不是说,只能说自己支持的观点而不及其他。有时为了论证全面辩证,往往需要从与自己的观点相异或相反的方面去阐述。例如下面这篇《近墨者未必黑》考场作文的前半部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人们也常将它奉为真理。但是,近墨者就一定黑吗?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应当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由此看来,“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肮脏的环境常常是个大染缸,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例如,解放前有个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文坛,但他到了十里洋场后,受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纸醉金迷的生活来了。此可谓“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
        但是如果因此就断言“近墨者黑”,就太绝对化了。同样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来的鲁迅,就非但没有因社会的黑暗而消沉,反而以笔为枪,向那个他深深厌恶的黑暗世界开火。……

        作者反对的只是近墨者“一定”黑的观点。先承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举例证明,穆时英揭露“黑暗”,进入“黑暗”后,歌颂“黑暗”;然后举出鲁迅,同样处在“黑暗”之中,同样是文艺界人士,却向“黑暗”开火。这样,运用对比、抑扬手法,更有力地证明了“未必黑”。可见,辩证的分析,能使观点更鲜明。
        [写作指路]
        1. 题目:“逆境”与成才
        “逆境”与“顺境”相对而言,一般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和不幸。本题宜重点分析“逆境”与成才的辩证关系。人所处的环境只是成才的因素之一,成才是个人的素质等多种因素促成的。“逆境”能磨砺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恒心,从这一层意义上说,“逆境”可以促进成才。在人生道路上,往往有“顺”有“逆”,因此也可以论及在成才道路上一旦遇到“逆境”应该怎么办。
        2. 材料作文:“吸收和给予”——绿树的启示
        本题材料叙述的思路是由果溯因,先说绿树的“给予”,再说它为什么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因为它善于“吸收”。绿树吸收水分(根据传统的理解,水的价值略去不计),应理解为它在充实自己,是为了使大地充满生机而具备本领。因此“吸收和给予”的关系是:“吸收”为了“给予”,“给予”需要不断“吸收”。应扣住“给予”谈启示,这是与“索取和奉献”的关系不同的。
        3. 题目:自卑·自负·自强
        本题宜辨析论述,阐述三者含义及其关系。一般写法可先阐说这三个词的含义。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自负,是自以为了不起。这两个是贬义词,代表了两种互为极端的自我认识观。自强,是自己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其次,可分析三者辩证关系。一般可评析自卑和自负走向了自我观念上的两个极端,都失之偏颇,正确的作法应当是自强不息的努力,以掌握报效国家和人民的坚实本领。
        4. 材料作文:“知识的巨大作用”
        题目已限定中心论点:知识的巨大作用。因此材料中有关金波尔敌视中国、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不应作为议论的中心。
        可以以中心论点为题,开头点明论点,剖析论点,引用题中的材料作为一个论据,展开论证。
        也可以自拟《一个人何以抵得上五个师》、《从金波尔的电报说开去》之类的题目,一般先引用题中的这段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再展开议论,说开去。当今,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更快,宜充实富于时代感的能说明知识的巨大作用的实例,以增强说服力。

        [例文评点]
        

A. “逆境”与成才


        古往今来,哪一位有志之士不渴求为国家建功立业,成为流芳后世的贤士良才? 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成才”更成为广大青年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鸟飞得有天空;马跑得有场地;我们青年人的成长,也必须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一般说来,历史上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有赖以凭借的环境和条件。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其父曾任太史令掌握大量史籍,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后来又继其父志,遍读皇家所藏典籍,为以后编撰《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誉为“小说之王”的莫泊桑,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不仅有母亲和一位中学教师的鼓励和教导,更有名师福楼拜的指导和帮助。所以说比较优越的条件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
        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条件就一定能成才呢? 不一定。如果不珍惜这个条件,满足于舒适的环境,不思进取,那他将来很可能一事无成。相反有些人条件很差,环境艰苦,但他们能直面厄运,经受逆境的考验,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美国文学家海伦·凯勒,一岁半就被病魔夺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不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启迪下,先后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二十四岁时毕业于哈佛大学,最后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不也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以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吗?
        诚然,在逆境中成才,更需要超人的毅力与非凡的勇气。要不,怎能在“山穷水尽”的艰难时刻,深味到“柳暗花明”的喜悦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睿智更练达。不是说“自古磨难出英雄”吗?英雄们的事迹,固然会博得人们的称道和赞颂,然而也更应看到奇迹创造者背后,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当然,条件的好坏,环境的优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它们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利用自己的条件主动适应环境;能否真正做到“善假于物”。王冕幼时家贫无钱买画具,更没有拜师求学的条件。但他利用放牛时间,用树枝代画笔,以大地作画纸,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画家。语言学家苏阿芒在狱中坚持学习外语,黑暗的牢房变成了他学习外语的广阔天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事实证明,有了好的条件固然有利于成才。但身处逆境,如能不因创伤而退缩;不因苦难而萎靡,矢志不渝奋力追求,以非凡的勇气披荆斩棘,那么同样也能使人成才。逆境是埋葬弱者的坟墓,逆境也是造就强者的摇篮。
        

(王培霞)


        [评点]
        本文论述“逆境”与成才的关系较辩证,特别是论述在逆境中成才的主观努力较充分,例证典型,有说服力。
        

B. 吸收与给予


        屠岸曾经写过一首诗:“我愈是深深的扎根地下,愈是与泥土为伍,愈是有彩云做伴。”这是对绿树深深扎根地下的由衷赞美,也道出了一个客观真理:要想给予别人,做出更大的贡献,自己必须像绿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地下,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成长十年能够成材,而人必须吸收更多的知识,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贡献。
        因此,人需要汲取知识。《诫子书》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才智的获得,是与学习分不开的。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写下的诗里有一句:“面壁十年图破壁。”这面壁的十年即是他刻苦学习的时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给予人们更多的幸福,他废寝忘食地钻研政治、经济、哲学,最终走上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光辉人生道路。而不愿意刻苦学习,提笼架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又有几个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像南郭先生那般不学无术之徒,又怎能大谈为人民做贡献呢? 最终不但一事无成,还落得个灰溜溜逃走的下场。
        人是如此,社会也同样需要吸收先进的文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这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证明。要想造福人民,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吸收外来文明,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中国人深深懂得这一点,明白有吸收才能更好地给予,因而解放了思想,做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英明决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正是现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鲁迅说得好:“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正是对批判继承吸收的最好概括。这儿不妨引伸一句:没有吸收,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吸收,社会不能成为新社会。
        唯有吸收才能真正的给予。
        

(杭州一考生)


        [评点]
        这一课本题曾被浙江、江苏用作毕业会考试题,例文是浙江杭州一考生的优秀答卷。
        作者引用诗句,顾及材料,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正确的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层面作论述:一是人需要汲取知识,二是社会需要吸收先进的文明成果。论及社会,是本文的优点。

        

C. 自卑·自负·自强


        自卑、自负和自强是当前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人们的三种心态。有人也就依此而把人们划分三类,各有褒贬,众说纷纭。不过我以为我们应该大胆地去除自卑和自负,要自强不息,奋斗不懈。
        为什么要这样呢?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三个词的意思各是什么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自卑是这样解释的: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说白了就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见到别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对自负的解释是:自以为了不起。这种人取得了微不足道的一些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由此骄傲自满,不求上进。那么自强呢? 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这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生活充满信心,又不盲目空欢喜,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估计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畏困难,永往直前,有不到终点誓不收兵的劲头。
        既然是这样的,那么这三种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 彼此间有没有联系呢?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这三种思想都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决定的。造成自卑感的客观因素是有可能自己真的不聪明,或能力有限,也可能是学习环境不好,怀才不遇。因而主观上就产生了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想法。就像我家对门的一名大学生,因为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不能给他找门路,拉关系,为他的前途铺平道路。因此,就抱怨自己命苦,产生自卑情绪。这种人往往是生活上的弱者,他们缺乏创造性,成天闻鸡落泪,见月伤心,因为生活中一点小挫折,就自愧弗如,他们是决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产生自负的原因也不少,其客观因素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并赢得了老师、家长和同学的一些表扬;其主观因素是好大喜功,好出风头的名利思想。自负是骄傲的同义词,骄傲就必定失败,有自负情绪的人十个有九个要失败,因为他们并不是凭冷静的头脑去做事,而是想当然,头脑发昏地对待人或事。有自强精神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所面临的客观因素也许是不利的,然而他们所采取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却要积极得多;他们主观思想也是自信的,但他们待人处事上却要冷静得多。这样看来,自强的人在某些方面与前两种人也有相同或相近的,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是彼此割裂开来的。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关键是要看此人的主观思想是什么样的。同在困难的环境中,意志薄弱者唉声叹气,坚强的人勇敢面对人生,迎接困境的挑战。而弱者只要坚强起来,他就必定会成功。汉代文人朱买臣本是贫家子弟,家境贫寒,虽多次上京应试,但不被录用,他也曾悲伤失望,极度痛苦,甚至想一死了之,更有甚者,他的多年结发之妻因嫌其家贫,弃之而去。种种打击接踵而至,但他终于振奋精神,埋头苦读,夜以继日,由一个精神脆弱的弱者变成了一个奋发努力的强者,头发熬白了,岁数大了,他都不放在心上。终于在他五十岁时,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官至大夫。由此可见,自卑与自强是可以转化的,而由自卑到自强的转变过程,就是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而像我家对门的那个大学生,原本心怀广志,不懈追求,但由于考上大学后竞争激烈,就怨天尤人,自愧不如。这不也是由自强到自卑的转化吗? 而由自负到自强或由自负到自卑的情况不更是屡见不鲜吗? 有多少人原本自负,可经过失败的教训后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呢?又有多少人由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呢?我看怕是更多吧。因此自卑、自负与自强并非各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三种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日常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自卑和自负是两种极端的认识观,是我们前进中的大敌。它们使我们不能够正确认识和估量自己,使我们在认识上出现偏颇,贻误前进的时机。人应该正视自己,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我们辨不清前进的方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们前进的唯一出路,它可以使我们不畏坎途,一往无前,使我们信心百倍。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身残志坚,顽强不懈,经过努力,终于入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闻名遐迩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她只是把奖牌给孩子当玩具,并不到处炫耀。因此,青年朋友们,要记住:当你遇到困难时,一定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决心;当你赢得荣誉时,切记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被荣誉的包袱压垮,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自强不息的真正含意。
        青年朋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生存空间。让我们抛弃自卑,摒除自负,本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国家,为了咱们大家,一块儿奔向美好前程。
        

(孙燕军)


        [评点]
        本文较辩证地剖析了这三种心态形成的原因、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特别是论述了三者之间的转化,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D. 知识的巨大作用


        五十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给移民局的一份电报中称:“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家伙”是谁? 他为什么值得次长先生如此切齿痛恨呢? “他”是掌握美国机密情报、即将逃之夭夭的间谍么?不,他就是曾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过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这件事似乎再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的巨大作用。自从十六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后,它就一直被认为是知识作用的最佳概括。
        其实,在这句话提出前,人们就早已在对博学者的敬畏之余,认识到了知识的作用。据说,有人曾经对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你整天研究一些无用的东西,几何啦,哲学啦,难道它们能给你带来财富吗?”作为反驳,泰勒斯利用天文观测的结果,推知第二年风调雨顺,油橄榄会丰收。于是,他提前低价收购了本地区所有榨橄榄油的器具。第二年,油橄榄果然丰收,他出租油器赚了一大笔钱。泰勒斯凭着渊博的知识,不仅回击了无知者的诘问,还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尊敬。
        如果说,在古代,知识的力量还只是使人们对占有它的人敬畏不已的话,那么在近代乃至现代社会中,知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就是有目共睹的了。以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例:先前,人们用最快的方式也要在漫长的等待后才能得知远方的消息。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能在一瞬间跨越茫茫的森林、浩瀚的海洋,得到遥远地区传来的信息,现代技术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十五世纪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用了近半年时间才传到西班牙女王那里;到了十八世纪,英王两周后就知道了美国大陆爆发独立战争;而在二十世纪,全世界近三亿双眼睛仅在1.4秒后就通过电视看到了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月球的表面。这些事实足以让每个人都感到知识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许多人对于知识对生活的改变深有体会,而知识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相形之下就鲜为人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展了用微分方程理论讨论战争模型的方法,那时候没人认为这真的会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到了1968年,当时的越战美军司令维斯特莫兰向约翰逊总统要求增兵20万人,以期扭转局面,赢得战争;另一方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空前高涨,要求结束这场给双方人民带来痛苦的灾难。面对两种选择,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利用发展了的微分方程理论和改进了的战争模型作出判断:这20万人不足以使美国赢得战争。最终使约翰逊总统拒绝增兵要求,开始考虑政治解决越战,并直接引发了1973年的巴黎和会和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可以说,是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使美国上层人物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最终结束了这场不义之战。
        知识能以其惊人的力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它也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比如,核武器这个巨魔的出现就给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蒙上了阴影。因此,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知识这把锋利的双刃剑是一个困难而又紧迫的问题。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因曼曾经这样形容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是人类进入天堂的钥匙。”就是说知识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但同时他又说:“但这串钥匙也能打开地狱之门。”所以,人类前途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和正确使用它。对于我们自己,当知识的浪潮挟二十一世纪的劲风,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滚滚而来时,我们应当也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钱 江)


        [评点]
        本文首先论证知识的巨大作用,然后分析知识的作用的双向性,知识既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进而告诫人们要正确把握运用知识的方向。
        运用科学史和军事史上的确凿事实以及名言作论据进行论证,有说服力。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1-0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zuowen/gaozhong/18573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