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之道|改过|知错能改的秦伯

修身之道·改过·知错能改的秦伯 春秋时秦晋争夺中原霸权。秦伯得到驻扎郑国的秦军统帅杞子的密报:郑国让我守卫北门,若偷偷派军队来可以占领郑国。郑国离秦千里,并且行军要经过晋国。老臣蹇叔极力劝阻,但秦伯一意孤行,派孟明率三军去偷袭郑国。刚到半路...

为政之道|用人|破除门第观

为政之道·用人·破除门第观 驰名全球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拔山下俊彦为总经理是个慧眼识人才的生动故事。山下俊彦原是一个普通的雇员,他被擢升为松下分公司部长时只有39岁,后来又历任要职并当了公司的董事。他的经营管理成绩卓著,具有出...

交友之道|绝交|管宁割席

交友之道·绝交·管宁割席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管宁割席”的典故。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曾是一对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两人共同在菜园里锄地,突然金光一闪,泥土中翻出了一片黄金。管宁视黄金如石块一般,仍然不停地挥锄,华歆却心中一动,拾起金块,...

修身之道|俭朴|粗茶淡饭砺大志

修身之道·俭朴·粗茶淡饭砺大志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但仍保持着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仍过着俭朴的生活,同当时官场中崇尚奢侈的作风形成鲜明对照。他的薪俸虽然丰厚,却多半用以周济邻里乡亲,帮助穷苦文士。他家平日都是粗茶...

生活之道|机智|精明的印度画家

生活之道·机智·精明的印度画家 有一次,在比利时画廊里,一位美国画商正和一位印度人讨价还价。当时,印度人的每幅画出价10至100美元之间,而唯独美国人看中的三幅画,印度人每幅要价250美元。美国人对他的敲竹杠行为很不满意,不愿成交,岂料印度人气冲冲...

为政之道|改革|精简求务实

为政之道·改革·精简求务实 闻名于世的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由于前任总经理缺乏现代大生产的经营管理能力,1974年发生高额亏损,1975年亏损的势头加剧,企业走向崩溃的边缘。经营管理专家斯米克尔受命于危难之时,应聘接替了该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他上任后...

修身之道|忠贞|糟糠之妻不下堂

修身之道·忠贞·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近臣,为恢复汉室建立东汉立有大功,人才相貌也好,刘秀想把自己的妹妹湖阳公主嫁给他,湖阳公主也相中了宋弘,很愿嫁宋弘为妻。刘秀便劝宋弘休弃原配妻子,改娶高贵的湖阳公主,并且说,“富易妻...

教育之道|教法|美国有所胎教学校

教育之道·教法·美国有所胎教学校 美国有个叫凡德卡的妇产科专家。她从1979年起创办了一所胎教学校,专门对孕妇进行胎教的指导。她让孕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用一定的时间系统地与胎儿说话,听轻松、抒情的音乐唱片,并适当地抚摩和轻轻拍打孕妇腹部的一定...

写作之道|语言|炼句|老舍绞尽脑汁为佳句

写作之道·语言·炼句·老舍绞尽脑汁为佳句 老舍的儿子舒乙在一篇《生命在案头》的回忆文章中,这样介绍他父亲当年写作的情景:“64岁时写长篇小说《在红旗下》,精雕细刻,进度甚慢,一天仅一千字,常常为了一个字绞尽脑汁,写得相当苦。当然,苦尽甜来,反...

生活之道|自立|老记者鼓励女儿“出走”

生活之道·自立·老记者鼓励女儿“出走” 据一位在密执安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介绍,有一位美国女青年学生谈到“边学习边工作”生活时,认为很有意思。有时也觉得挺艰难的,可还是坚持下来了。她父亲是个老记者,属于中产阶级,并不是没有钱供子女上学。有一...

成才之道|自学|聂耳刻苦自学成大器

成才之道·自学·聂耳刻苦自学成大器 聂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既没有进过专门的音乐学校,也未请过导师,却在音乐上获得成功,这是由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刻苦自学的精神。19岁他踏入音乐之门,立志要有所成就,他全神贯注于音乐之中。没有钱,没有稳定的...

成才之道|自学|自学成才的舒文中

成才之道·自学·自学成才的舒文中 广西宾阳中学优秀数学教师舒文中没有上过大学,他在20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努力研究和发掘我国古代的数学遗产,写出了一批数学论文,著有17万字的《勾股数组》和7万多字的《幻方》。舒文中从1962年担任高中数学教师以来...

成才之道|逆境|艰难困苦铸人才

成才之道·逆境·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于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在巴黎以画裸体画卖钱糊口,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又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

成才之道|实践|艺人当仆人

成才之道·实践·艺人当仆人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今南京)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那时叫梨园弟子)。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

求知之道|刻苦|艺术的忠臣郝寿臣

求知之道·刻苦·艺术的忠臣郝寿臣 郝寿臣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为了实现他“不要让艺术拿住你,你要拿住艺术”的抱负,从年轻时起,坚持勤学苦练几十年。他在床头贴上“睁眼即起”的字条,从不睡懒觉;在洗脸处贴上“赶快遛弯”的字条,洗完脸马上去活动...

修身之道|忠贞|苏武牧羊

修身之道·忠贞·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李陵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

求知之道|专注|苏舜钦以书下酒

求知之道·专注·苏舜钦以书下酒 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读起书来,简直到入迷的程度。那是苏舜钦住在他丈人家中时,每天晚上都要喝一碗酒。他的丈人觉得很奇怪,就悄悄去窥探。只见苏舜钦正津津有味地朗读《汉书·张子房传》。当他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

写作之道|风格|闲逸|苏词笔奇逸

写作之道·风格·闲逸·苏词笔奇逸 胡寅说:眉山人苏轼的词,完全摒弃了那些华丽浓艳、缠绵委曲的态度,让人读了有登高望远、昂首高歌,从而正气满怀、超然于世俗之外的感觉。郑文焯评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说这首词开篇完全是从李白的神仙心...

求知之道|观察|苏轼与王安石论残菊

求知之道·观察·苏轼与王安石论残菊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宋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大家。一次苏轼去拜访身为宰相的王安石,适逢王安石不在,却见他书案上有首题为“残菊”的诗,刚写了开头两句:“黄昏风雨打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笑道:“荆公谬矣,菊花纵...

写作之道|语言|一字之师|范仲淹的“一字之师”

写作之道·语言·一字之师·范仲淹的“一字之师” 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写了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看后,再三叹服,然而觉得意犹未尽,站起来说:“先生的文章一旦传出...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