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上三峡》原文、鉴赏和解读

2024-01-11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肃宗乾元元年,年近六十的李白因永王璘一案,受到了长流夜郎的处分。他从浔阳出发,抛妻别子,踏上了遥远而艰难的路途,到第二年的初春,来到了长江三峡一带。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
        题名《上三峡》,说明是沿长江逆流而上。三峡是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总称,这一带两岸悬崖峭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逆水而上,十分困难。“三峡”前用一“上”字,已给人以沉重之感;如果想到诗人此刻正处于流放途中,这沉重之感便更加强烈。可以说,沉重、郁闷,是这首诗的基调。
        前四句写江行所见所感。“巫山夹青天”,不仅贴切地表现了巫山群峰高耸于长江两岸,似要夹住那高远青天的景象,而且给人造成一种好像被夹在缝隙里、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巴水流若兹”,意谓眼前的巴水(流经三峡一带的长江,古称巴水)拐来拐去,不正象那“巴”字的形状吗?在作者看来,巴水虽然迂回弯曲,但其每一转折,都可给人以车到山前之感,好像是到了尽头,可是,那被巫山夹住的一线青天却何时可到呢?它可能永无可到之日了。在这里,作者表面在写江行的直观感受,实际上却在写其内心那极为沉重的苦闷。试想,昔日的太白是何等的雄豪、飘逸,他不仅立志济苍生、安社稷,而且还“欲上青天揽明月”。然而曾几何时,理想化为泡影,身处流放途中,前途难测;举目远望,山重水复,不要说揽取明月了,即使那一线青天都无可到之时,这怎能不令人悲痛万分,发无穷之浩叹呢?但诗人并未明言悲痛,而是把强烈的情感概括在“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两句之中,令人读来,更觉沉痛之至。
        “三朝上黄牛”中的“黄牛”指黄牛峡,在长江北岸。“峭壁间有石,如人牵牛状,人黑而牛黄”(《读史方舆纪要》),故名。这里地势十分险要,河道弯曲也最多,即使走上几天,也还是能够看到同一个黄牛岩。所以,古时民谣就曾慨叹:“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变原诗的四字句为五字句,增强了感叹意味。前句着一“上”字,既与题目相照应,又令人产生逆水而行、由低向高的沉重之感,这样一来,下句“行太迟”的叹息以及其中包含的诗人那难以忍受的愁烦情绪,便极真切的突现出来。
        前边已说过“三朝”“三暮”,第七句再说一遍,用重复的字句,造成时间上的延长,空间上的单调;加上一个“又”字,回环往复,感喟无穷。就在这三朝“又”三暮之中,他的双鬓,便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象白丝一样了。曾记得,李白有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但那只是悲叹人生之短促,其中包含着及时行乐的意念;也还记得,诗人说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的话,看来已经愁闷极了,但愁闷之中尚有一种雄豪之气。因而,尽管都写了白发,却不给人抑郁之感。而“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就大不一样了,它不仅正面表现了“上”三峡过程中因缓慢而生的烦躁之感,而且更多的蕴含着一个历尽人世风波、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老年诗人的真正苦闷,这种苦闷与逆水而行的烦燥感、与“巫山夹青天”所造成的窒息感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压抑,正是在这压抑的气氛中,诗人“不觉”鬓已成丝了。
        此篇不写愁而愁已见,未抒情而情已深,在古诗中确为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