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023-05-17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此诗作于天宝四载(745)李白由东鲁南游吴越之时,题一作《别东鲁诸公》。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游,描画了梦境中惊险奇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山水名区的热烈向往,反映了诗人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和飘逸洒脱的个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这种思想和个性的直接披露。主要艺术特色:一、构思新奇。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山的向往,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二、想象丰富。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出一幅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奇瑰恍惚、缤纷多彩的艺术境界,寄托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引人入胜,耐人深思。三、句式参差,音节浏亮。参用《楚辞》句法,格式错综自由,造成波澜起伏、收纵自如的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
 
 
【全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1〕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2〕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6〕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8〕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9〕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10〕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12〕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1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14〕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5〕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6〕虎鼓瑟兮鸾回车,〔17〕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9〕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1〕
 
 
【注释】
 
〔1〕李白离长安后,游历梁宋、齐鲁,返东鲁省亲,次年南游吴越,这是南游前告别东鲁的朋友时所作,时在开元四年。诗题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姥(mu)山,在今浙江省嵊县东,传说登山可听到天姥的歌声,故名。自晋以来,天姥山是名流隐逸之地,诗题作“梦游”,他实际尚未来到,而是根据传说和记载,驰骋丰富的想象,以“梦游”的说辞,创造了一个神仙世界,寄托自己的情怀。
 
〔2〕海客:航海的人。瀛州:神话传说中东海上的三仙山之一。微茫:隐约、依稀。信难求:实在难于访求。
 
〔3〕越:古越国,在今浙江一带。云霓明灭:指天姥山在云彩中时隐时现。〔4〕“天姥”二句:向天横,向天际横向延伸。势拔五岳,山势高出五岳;五岳为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句写天姥山与天相连,横在天际,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城。
 
[5]“天台”二句:天台,山名,在今天台县东北,与天姥山遥遥相对。四万八千丈,形容其高。二句写高高的天台山向东南的天姥山倾倒,好像拜倒在它脚下。
 
[6]“我欲”二句: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二句紧承上文转折,写梦中到吴越,月夜从镜湖飞过。
 
[7]“湖月”二句:剡(sha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县,是曹娥江上游。二句写梦游所经路线。以下即转入梦境描写。
 
[8]谢公:指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曾游览天姥山,在剡溪住宿,有《登临海峤》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渌水:清冽的水。
 
[9]谢公屐:谢灵运为游山特制的木屐,此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见《南史》本传。青云梯:指高入云霄的山路,好像登天的石梯。
 
[10]“半壁”二句:半壁,陡峭的半山腰。海日,海上升起的太阳。天鸡,传说中的神鸡,《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二句写经过天梯上到陡峭的半山腰,便看到大海初升的红日,听见天鸡在空中啼鸣。
 
[11]千岩万转:形容山路迂回曲折。迷花倚石:指观赏山花入迷,倚石而立。暝:日落光线昏暗,指暮色降临。
 
[12]“熊咆”二句:殷(yin),多指雷声,形容声音宏大,此处用作动词,即震响之意。栗,颤动。二句写熊咆龙吟震动山谷,使深林颤栗层巅惊动。
 
[13]“云青青”二句: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二句写阴云密布,仿佛要下雨,水波摇动,水气蒸腾如烟。
 
[14]“列缺”四句:列缺,闪电。霹雳,迅雷。洞天,道家称神仙洞府。石扉,石门。訇(hong),巨大的响声。四句写霹雳闪电,使山峦崩塌,洞天石门轰然一声大开。
 
[15]“青冥”二句:青冥,青天高空。浩荡,形容无边无际。金银台,传说中神仙的居处;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二句描写石门大开后所见洞天中天地广阔,日月照耀,金银为台。
 
[16]:“霓为衣兮”二句:霓为衣,霓虹作衣服。风为马,御风而行。云之君,云中的神仙。二句写云中的神仙以霓为衣,御风而行,纷纷降临。
 
〔17〕鼓瑟:弹瑟;语出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苍龙吹箎。”鸾:凤凰类的鸟。
 
〔18〕“忽魂悸”二句:魂悸,心惊。怳(huang),同“恍”,神情不定。二句写上述梦幻使他惊心动魄,恍然醒来不禁长叹。
 
〔19〕“唯觉时”二句:觉时,即醒时。向来,刚才。二句写醒来才知自己还在枕席上,适才的烟霞美景都不见了。
 
〔20〕“世间行乐”五句:亦如此,指世间行乐也和梦游中所见美景一样都是空幻的。别君,指与东鲁诸君分别。放,放养。白鹿,传说中仙人骑白鹿。须行,要走时。后二句说暂且把白鹿放养在青崖,要走的时候就骑它去游访名山。
 
〔21〕摧眉折腰:低头弯腰。事:侍奉。《晋书·隐逸传》记晋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前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化用其意,表述更为有力。开心颜:精神愉快,笑逐颜开。
 
【赏析】
        天宝三载 (744) 李白因受权贵排挤而被放出京。两年之后,告别东鲁,南游吴越,行前作此诗,诗题一作 《别东鲁诸公》。全诗驰骋想像,助以夸张,通过梦游仙境的描绘抒发现实感慨。陈沆《诗比兴笺》 认为 “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深中肯綮。
 
         发端以瀛洲衬托天姥,迅速进入主题。以下先以 “连天向天横”总写天姥,接着兼用夸张对比手法,突出其“拔五岳”、“掩赤城”、压天台的磅礴气势。说天姥“拔五岳”、“掩赤城”,已嫌其夸。用“四万八千丈” 拔高天台,又让它拜倒在天姥脚下,更嫌其夸。天姥、五岳、赤城、天台,都非幻想世界的事物,而是祖国名山,有目共睹,不宜夸张失实。作者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不说天姥之高可“拔”、可 “掩”,而说其 “势” 可 “拔”、可 “掩”; 不说天台已 “倒”,而说“欲倒”。用 “势”、用 “欲” 极见匠心。更其巧妙的是: 如此描状,其根据不是亲眼所见,而是 “越人” 讲述。拈出 “越人语” 三字,便获得了夸张、渲染的极大自由; 而经过夸张、渲染的天姥又引起畅游的梦想,于是以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句转入奇幻莫测的梦游世界。
 
         自 “飞度镜湖月” 至 “空中闻天鸡” 写 “一夜” 之间的经历,行动轻灵,光景明丽。“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一日游历,奇境层出,应接不暇,恍忽迷离,不觉“已暝”。自 “熊咆龙吟”至 “丘峦崩摧”,写入夜以后出现的恐怖景象,为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酝酿气氛。这几句,可与 《楚辞·招魂》 “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共读。天界入口处,虎豹把守,很难接近。仙界入口处,熊咆龙吟,也不易闯入。“青冥浩荡不见底” 至 “仙之人兮列如麻”,写 “洞天” 中所见: “日月照耀金银台”,何等辉煌! “虎鼓瑟兮鸾回车”,又令人惊惧。随之以 “怳惊起而长嗟” 结束梦游,回到现实。联想诗人供奉翰林的遭遇,则 “洞天” 内外种种幻象的现实根据和象征意蕴,便不难领悟。
 
         末段因梦而悟,归到 “留别”,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结,表现了绝意仕途、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反抗精神和高尚情操。
 
        全诗波澜迭起,夭矫离奇,不可方物。韵脚的变换与四、五、七言句式、骚体句式、散文句式的错综运用,又强化了天风海涛般的气势和自由奔放的激情。与 《蜀道难》 同为代表李白独特艺术风格的歌行体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