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

2022-11-15 可可诗词网-全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一·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一·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一·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一·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 《论语》二十篇,各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 ② 子: 古代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③ 习: 温习、演习、实习。 ④ 说: 通“悦”,欣喜、愉快的意思。 ⑤ 朋: 同类,志同道合者。一说这里指的是弟子。 ⑥ 愠(yùn): 怨恨。 ⑦ 君子: 有德者。 ⑧ 有子: 孔子弟子,姓有,名若。 ⑨ 孝弟: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弟,即悌,音tì。 ⑩ 巧言令色: 花言巧语和讨人喜欢的脸色。 ⑪ 曾子: 孔子弟子,名参(shèn)。 ⑫ 省(xǐng): 反省,自我检查。 ⑬ 道: 治理。乘(shèng): 兵车。千乘之国,春秋时大国。 ⑭ 使民以时: 使用民力,不违农时。 ⑮ 汎(fàn): 同“泛”,广泛。亲仁: 亲近有仁德的人。 ⑯ 子夏: 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 ⑰ 贤贤: 尊重贤人。 ⑱ 易色: 不重容貌。 ⑲ 慎终: 谨慎地对待送终之礼。追远: 追思久逝的祖先。 ⑳ 子禽: 陈亢,字子禽。子贡: 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㉑ 求之: 主动求得的。 ㉒ 与之: 别人告知的。 ㉓ 小大: 小事大事。由之: 按照“和”的观念去做。 ㉔ 复: 实践诺言。 ㉕ 就有道而正焉: 按有道者的言行来匡正自己。 ㉖ 无谄: 不谄媚于人。 ㉗ 两句诗见《诗经·卫风·淇奥》。

〔鉴赏〕 《论语》共二十篇,每篇分列若干章。看似散珠,无所贯串,然而《论语》的“论”字,就含讨论编次的意义。其编次的意图,通过研究文本,还是可以解读的。

以首篇为例,历代研究者不断寻绎篇中各章之间的关联。南宋朱熹认为此篇“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朱子语类》卷二十)。他并且认定该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论语集注》)。清代崔述也认为《论语》首篇之大义为教人“学为仁而已矣”,“故首章言学,次二三章即言仁也”(《论语余说》)。

《论语》首篇开宗明义就记孔子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的确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孔子一生为人,乐于学而勤于教。孔子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并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他还教育弟子要“笃信好学”(《泰伯》)。他最担心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述而》),这也是孔子的自勉。

另一方面,强调孔子论学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条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范畴也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则。这不免使人有难以企及的神秘感。所以众弟子问“仁”颇多,孔子的回答也因人因时而异。然而孔子认为仁者并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学”求“仁”,以“知”达“仁”的这一观点则是始终如一。他还告诫弟子: 要想成为仁人君子而不努力学习,“其蔽也愚”(《阳货》)。

以“学”求“仁”,有一个由浅入深、就近至远的过程。读者在琢磨本篇所蕴含的孔学这个观点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个是基础道德和道德理想境界的关系。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敬爱父母兄长是实现仁德的第一要求。正如孔子学生有子所说,孝悌为“仁之本”。一个人如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那么推而广之,进一步达到“汎爱众”,既欲立己,又能立人,可以推断他最终达到仁德的理想境界并非不可能。强调孝悌这一基础道德自然是传统社会的要求,但是只要存在家庭,敬爱父母兄长这一美德就必须大力提倡。对于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近人常有争议。如果把它放在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来思考,那么就容易理解了。在古代社会里,父辈老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既是生产经验的传播者,又是道德思想的教育者,也是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告诫子辈不要轻易地改动、乃至否定父辈长期积累的经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个是“诚信”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提出。本篇有多章谈论诚信问题,应予关注。“信”这一伦理范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贵族以此处理上下等级关系,所以常常“忠、信”并提,要求下对上讲诚信。孔子对诚信思想有很大的突破。他认为人与人交往必须“谨而信”(《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这里的“信”,已拓展为人与人之间必须讲的“信誉”,不只是对上而言。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思想。所以弟子们感到很新鲜,纷纷阐述自己对“信”的理解。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七章)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第十三章)曾子更是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之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四章)可见在孔学中,“信”与“孝、悌”一样,也是实践“仁”最高道德原则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道德规范。

本篇的重点是论学论仁,以学求仁,而从第十二章以后,又辑入论礼的内容。论述了礼的功用问题,“礼之用,和为贵”(第十二章);强调“礼”的制度的执行,要达到在思想情感上和谐、在行动上恰到好处为最佳。本篇还讨论了“恭”与“礼”的关系,“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第十三章);提出了“富而好礼”的观点,认为“富而无骄”固然不错,但远不如“富而好礼”层次更高(第十五章)。礼与仁的关系,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问题。本篇尾段引入这一问题,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论述将在第三篇《八佾》中展开。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