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讲解
  • 五十、情变

    文情的变化 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 ( 《明诗》) 洞晓情变,曲昭文体。 ( 《风骨》) 按嵇康《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 “情变郁陶,而发其蒙。” 情变,感情的变化。后用于文论,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情...

    四十九、情数

    本心、作家个性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 ( 《神思》) 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 ( 《章句》) 按《后汉书·班超传》: “胡夷情数,臣颇识之。”情数即本性,《文心雕龙》 指作家个性。...

    四十八、情理

    思想感情 (有时亦代指内容) 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 ( 《熔裁》) 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 《明诗》) 按释见前“情志” 条。...

    四十七、情志

    思想感情 必以情志为神明。 ( 《附会》) 按在“情” 条与 “志” 条已论及,按习惯看法,情属感性范畴,志属理性范畴。古来即有人认识到情、志在文艺领域内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如《尹文子上篇》: “乐者所以和情志”; 《后汉书·文苑传赞》: “情志既动,...

    四十六、情

    1. 人的感情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 《明诗》)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 ( 《物色》) 按《荀子·正名》: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有时偏重指感性范畴的概念。 2.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有六义: 一则情深而不诡…… ( 《宗经》)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四十五、志

    1. 志气、志向 子长继志,甄序帝勣。 ( 《史传》)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 《神思》) 按 《论语·述而》: “志于道。” 皇疏: “志者,在心向慕之谓也。” 又《孟子·公孙丑上》: “夫志,气之帅也。” 吴师 《义疏·神思》: “志气,作者阶级意识的体现,实...

    四十四、名理

    名称与实理、体统 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 《通变》) 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 ( 《通变》) 按《三国志·魏书·锺会传》: “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世说新语》 的《言语》、《文学》诸篇也多次论及名理。名理,是从汉末清议发展起来的考核名实...

    四十三、理

    1. 纹理 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 《原道》) 斤利者,越理而横断。 ( 《论说》) 按《荀子·正名》: “形体色理以目异。” 杨琼注: “理,文理也。” 理,原指玉石的纹路,引申为物的纹理。 2. 道理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论说》) 研夫孟荀所述,...

    四十二、意象

    艺术形象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 《神思》) 按“意象” 语出 《周易》: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指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 “象” 指反映在作品中的客观物质世界; “意象” 是比“意”和“象” 更高一级的美学范畴。“意象” 是意和象的契合,情...

    四十一、意

    心思、意思、意念 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 ( 《风骨》) 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 《序志》) 按《汉书·汲黯传》: “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 意,心思也。刘勰用指文思。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主要的论题之一。它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念的关系。关于这个...

    六十、风采

    文采、风致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 《征圣》) 言以散郁陶,讬风采。 ( 《书记》) 按《汉书·霍光传》: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风采,原指风度神采,后逐渐用指文采。如《宋书·刘秀之传》: “秀之野率无风采,而心力坚正。” 《文心雕龙》用指...

    五十九、风矩

    风教规则 章以造阙,风矩应明; 表以致禁,骨采宜耀。 ( 《章表》)...

    五十八、风轨

    风范 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 《诠赋》) 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 ( 《奏启》) 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若夫出处有道,名体不滞,风轨德音,为世作范,不可废也。” 风轨,指风范。...

    五十七、风流

    1. 才调 (有文才的人物) 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 ( 《时序》) 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 ( 《才略》) 按《三国志·蜀书·刘琰传》: 先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 《世说新语·品藻》: “韩康伯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风流,指才调,引申...

    五十六、风格

    1. 诗文的风标格范 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 《议对》) 按《晋书·和峤传》: “少有风格。” 《世说新语·德行篇》: “风格峻整。”风格,原指人的风标格范,后用于文论。《颜氏家训·文章》: “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去近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

    五十五、风辞

    具有风骨刚性美的文章辞采 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 ( 《风骨》) 按吴师 《义疏·风骨》云: “辞采必有风骨,故言辞采而连及风骨。” 骨采即风辞,互文见义。...

    五十四、风力

    即风骨 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道也。 ( 《风骨》)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 《风骨》) 按《宋书·孔觊传》: “觊少骨梗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风力,原指风骨与魄力。锺嵘 《诗品序》 云:” 建安风力尽矣。” “干之以风力,...

    五十三、风骨

    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刚性美的风格 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 《风骨》) 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 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 ( 《风骨》) 按骨,原指骨相。《史记·淮阴侯列传》: “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 风,原指人的精神状态。如《晋...

    五十二、骨

    1.核心 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 《奏启》) 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 《诠赋》) 按《灵枢·经脉》: “骨为干。” 骨是人体的核心主干,刘勰引申指文章的核心。 2. 文章的题材和逻辑 (事义) 所表现出的说服力 是以迢怅述情,必始乎风; 沈吟铺辞...

    五十一、风

    1. 《诗经》 “六义” 之一 摛风裁兴,藻辞谲喻。 ( 《宗经》) 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 ( 《比兴》) 接《毛诗序》 云: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 风指国风。 2. 作品中的激情,亦即作品的感染力 故文能宗经,体...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