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致士》

2022-11-26 可可诗词网-全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 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 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 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 奸誉、奸愬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 明通,方起以尚尽矣。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 良之术。

    [注释] ①衡:通“横”,广。②谮(zèn怎去声):诬陷。③愬(sù诉):通 “诉”,诉说。④士:当为“出”字。⑤尚:通“上”。尽:通“进”,上进,呈献。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 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 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龙鱼之 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 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 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 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 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 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 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 子,乱生于小人。”此之谓也。

    [注释] ① 挟:通“浃”,周遍。②“《诗》曰”句:见《诗经·大雅·民劳》。 ③险:通“俭”,草木稀疏。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诚信如神,夸诞逐魂

    [注释] ①案:此四句与全文风格颇不相符,疑为它篇之误脱。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诚必用贤。夫言用 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 也,不亦难乎!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 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 归明火也。

    [注释] ①“诚”前当脱一“不”字。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 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 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 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 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注释] ①隆:中。②“《书》曰”句:见《尚书·康诰》,但与今本《尚书》不尽 相同。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 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 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

    [注释] ①程:度量衡的总称。②陵:严格。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 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 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 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 谓也。

    [注释] ①耆(qí其)艾:五十岁称“艾”,六十岁称“耆”。②“《诗》曰”句:见 《诗经·大雅·抑》。雠,应答。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 子。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注释] ①僭(jiàn见):过分。

    【鉴赏】 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各国之间竞争的不仅仅在于国力、兵 力上的比拼,更在于对优秀人才的争夺。“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 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招徕能人才士的数量多寡,牵系着国 家的安危存亡。所以,小至大夫卿相,大至各国君主,都竭尽其能地招纳 门客,为己所用。荀子在齐之稷下“三为祭酒”,结交各国往来之宾;又游 历诸国,游说君主,于此感触颇深。“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便是其对 于士人作用的经典论述。

    所谓道法,乃是一个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准绳,而从另一意义上来说 又是一个国家民众的集体信仰。道法的坚守能否保持,归根到底在于这 个国家是否存在这样的君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君子们便是围绕“北辰”的群星,辅佐君主,区分是非黑 白,维护国家的“道法”所在。不过,君子所坚守的何止于单纯的礼法? 在人心流散的乱世之中,芸芸众生皆以利益为尚,随波逐流。唯有君子 了解先贤的美德,通悉古今兴衰之关键,在“众人皆醉”之际,坚守心中的 道德和理想;也唯有君子,能直面人间的生灵涂炭,不懈地思索于终极, 远瞻于未来,守护着国家的命运。也正因此,在荀子看来,寻求国士比建 设制度更能对国家的存亡起决定作用,“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 闻也”。

    然而,“招贤纳士”虽然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但打开尘封已久的历 史卷册,到底又有多少君主将这句口号落于实处?且不论后世秦之坑儒 扑灭多少智慧之光,更不论明之廷杖令天下士人斯文扫地,清之文字狱 使华夏万马齐喑。早在令后人景仰不已的百家争鸣时代,多半也不过只 是可闻而不可见的梦想。回归现实,耳濡目染的是惨烈持久的战争吞 并、尔虞我诈。有治国抱负的人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而鸡鸣狗盗之辈 却被尊为上宾。面对这些热闹与虚华,荀子洞悉深刻,“夫言用贤者口 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 夫 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君主们言 行不一,打着招募贤人的旗号,却专注于私利,礼义不备,刑政不平,亲佞 人而远君子,如此又怎能期待天下归心呢?荀子的诘问正点中了诸侯的 软肋,而这一深刻的论断也未尝不是他对于自己终生不得志原因的 总结。

    君子士人既为国家道法之根本,而其人亦与礼法合而为一,成为万 民师法的对象。因此,在荀子看来,君子本身也承担了引导、教化民众的 职责。正是出于教化这一点,荀子以“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 不陵不犯”、“知微而论”为人师的四大必要条件。为人师者,既承担教化 之责,便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化育万民,树立信仰,对社会风气有 导引之责。因此,为师者于己,则须时时自我审视,思考生活中的精微道 理,求得学识的精进;于人,则悉心教导,向求教之人讲解古代的经典,务 求合乎真理道义,导人向善。

    对于荀子不以博学为师,有人认为,乃是荀子重“道”而轻“术”的表 现。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却始终不能穷尽。因 此,树立正确严谨的治学之风,培养时时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许比所谓“博 学”更为重要,而这些却往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被忽视了。尤其是今天这 个功利而浮躁的世界中,荀子的这番话,恰如当头棒喝,能使我们重新去 思考一些渐渐淡忘却非常重要的东西。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