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歌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起义的民歌。作者以衬托的手法,刻画农民起义军的心理状态。 南北朝末期,天下混乱,农民起义烽火遍地。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的政权,挥军南下,消灭了陈朝政权,实行统一天下大业,...

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此诗收在《魏书 ·李安世传》中。这是一首赞美一个能骑善射的北方女子的豪迈气概和尚武精神的诗。李波,北魏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其“宗族强盛善战”。李波本人也是一位武艺超群之...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诗属乐府诗《杂歌谣辞》。这是一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北朝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赞美了草原的丰茂和牛羊的繁盛,诗中所表达的诗情画意,不愧为 “千古绝唱”。...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斧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高阳乐人歌

可怜白鼻,相将入酒家。无钱但共饮, 画地作交赊。 “何处觞来?两颊色如火。”“自有桃花容,莫言人劝我!” 《古今乐录》说此诗为 “魏高阳王乐人所作”。 第一首诗写赊账饮酒,反映了北方古老的风俗民情。开篇两句写诗中主人公进酒家饮酒:“可怜白鼻,相将入酒家...

陇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头歌辞》属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北朝社会经常发生战争,整个北朝历史,可以说几乎与战争相始终。在战争的同时,就要发生野蛮掠...

折杨柳枝歌(选一首)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读完这支短曲,我们确实会毫无疑问地相信,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性格爽直的北方姑娘,她有着满腔的怨愤。那么她的怨愤从何而来呢?哟,原来是她年龄已这么大了,豆蔻年华早已随着机杼声而远去,在焦急、渴盼和漫漫的...

折杨柳歌辞(选五曲)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整个北...

捉搦歌(选二曲)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 禅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系两头系,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 《捉搦歌》是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组情歌,共四首,今选其中的二首。捉搦,是戏弄的意思。《捉搦歌》是男女相嬉戏之时咏唱的歌。...

慕容垂歌辞(选三首)

其一 慕容攀墙视,吴军无边岸。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其二 慕容愁愤愤,烧香作佛会。愿作墙里燕,高飞出墙外。 其三 慕容出墙望,吴军无边岸。咄我臣诸佐,此事可惋叹。 《慕容垂歌辞》在《乐府诗集》中属 《梁鼓角横吹曲》。 北朝社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战争频繁...

地驱歌乐辞(选一曲)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姑娘老大嫁不出去,这在文学题材里还是绝无仅有的;嫁不出去,大骂不止,又是唤天又是骂地,其表现形式颇为奇特。这首民歌质朴明快,引人入胜。 前两句从牧羊入手,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是点明了这个嫁不出去的姑娘的身份—...

其二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本篇是《紫骝马歌辞》第二曲,反映北朝人民在战乱中离乡迁徙流亡的苦难及对家乡的眷恋。 北方的奴隶主、封建贵族为争夺政权,从公元291年西晋贾后专权起,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止,前后百五十年间,继“八...

其一

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 《紫骝马歌辞》收存 《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原为六曲 (第三曲以下为古诗),这是第一曲,反映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童男娶寡妇的异常社会现象。 在北朝漫长的年代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一起,战争频繁而...

其八

快马高缠鬃,遥知身是龙。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 本篇是《琅琊王歌辞》八曲中的第八曲,既赞扬快马的雄健,又赞扬广平公的骁勇,但主要是后者。 “快马高缠鬃,遥知身是龙。”“鬃”,马等兽类颈上之长毛。“缠鬃”,披挂鬃毛。“龙”,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丽矫...

其七

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强。猛虎依深山,愿得松柏长。 本篇原为《琅琊王歌辞》八曲中的第七曲,写壮士欲投靠强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其抱负的愿望。 北朝,由于奴隶主及封建贵族争夺统治权,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其尖锐,长期处于残酷混战局面,人民因战祸大量死亡...

其三

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本篇原为《琅琊王歌辞》八曲中的第三曲,写孤儿的孤苦可怜及作者对他的同情。 孤儿受苦难,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来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反映这一问题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如汉乐府民歌 《孤儿行》 即反映这一...

其一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王歌辞》共八曲,为北朝民歌,收存《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第一曲,表现北方民族喜爱大刀的思想感情。 诗末云:北方民族男子爱大刀“剧于十五女”。那么,他们对于爱情是否寡情淡漠呢?否。可说是...

其四

揭露战争的残酷,反映人民对战祸的悲愤。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在北朝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一处,战争频繁而且异常残酷,给广大人民带来惨重伤亡。所以战士在出征时,心中难免怀有战死疆场不得归的忧伤。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其三

承接前首曲,描写行军列队。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 裆。”当军伍列队时,从前行看到后行,都整齐地穿着铁铠甲。 “前头看后头, 齐著铁鉾。”当军伍列队时,从前头看到后头,都整齐地戴着铁头盔。 这首诗, 以 “前行看后行”与 “前头看后头”对举; 以 “齐著铁 裆”...

其二

描写兵马和军容。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大泽,水草聚生之处。著膘,即上膘,长肥。此二句说,在水草聚生之处牧马,水草丰美,马吃得正膘肥体壮。 “牌子铁 裆,鉾鸐尾条。”牌子,盾牌。铁 裆,铁铠甲, 即铁背心。鉾,金属头盔。鸐,长尾雉。鸐尾条,用雉的长尾装...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