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南·绝句

2024-02-07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歌精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也许,南宋诗僧志南的名字,对你来说,已然陌生了,然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诗句,伴着春天的气息、温馨的记忆,一定还会深藏在你的心底。

也许,你第一次读到这沁人心田的妙语是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得来——朱先生以他诗人的赤子之心,感受着、拥抱着这美的精灵。但是,这诗句却并非首先为朱先生所发现。你只要读读《娱书堂诗话》这样的记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朱熹)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简气。如沾衣云云,余深爱之’”,就可以明白,这一美妙的诗句从一出世,就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了。

那么,让我们到这美的世界里,再作一次旅游吧!

前二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在后二句的夺目光彩下,似乎显得黯然失色。其实,它是衬托红花的绿叶,是“通幽”的“曲径”,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帷幕的徐徐升起。你看,随着诗人在“古木阴中”系下那江南特有的“短蓬”——小船,随着诗人那敲击在木桥的“杖藜”的声响,你也会从漫长的寒冬里、从蜇居的斗室中,漫步出游,走在春天的世界里了。

春天,是造物主的杰作,是一幅浩渺无垠的画卷,无论你用多少笔墨去描绘它,恐怕都要挂一漏万,而诗人在这里差不多仅用了几个字:“杏花雨”、“杨柳风”,就把春天的世界捧在了你的面前。以“杏花”、“杨柳”两个名词来作定语,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春雨的特质。这雨不是盛夏的滂沱暴雨,也不是晚秋的绵绵淫雨,而是杏花时节“如牛毛、如细丝”的迷濛春雨,象一首抒情诗,象一支小夜曲,笼罩了刚刚苏醒的万物;而那风,也不是塞北狂风,呼啸狂吼、席卷而过,她是温柔的、和暖的江南春风,在杨柳婆娑的舞姿里,你感受着她的颤动。不仅如此,“杏花”、“杨柳”还是二个美好的意象,是指引读者神思遐想的航标。在她们的导引下,你步入了那红的象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的色彩缤纷的世界,步入了芳草青青、万树新绿的那充溢着春的气息的天地。在杨柳枝下,你是否听到了河水的音响?在杏花枝头,你是否听到了蜂儿的歌唱?

春的魅力,是造物主的作品,更是诗人审美观照的诗章。诗人用“沾衣欲湿”来写“杏花雨”,用“吹面不寒”来写“杨柳风”,就不只是把春天的画卷悬挂在你的面前,而且是与你携手共入春色。不信,此时你定神寻味,一定也会感到那细丝花雨,快要打湿了你的衣衫,那伴着雨丝的春风,吹拂着、亲吻着你的脸颊。你要与诗人一起陶醉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