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023-06-12 可可诗词网-古典诗词札丛 https://www.kekeshici.com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元代的散曲小令里,马致远的[天净沙]是相当出名的。 [天净沙]是音乐调子的名称,这首小令的真正的题目叫《秋思》 (“思”在这里念sì,是名词),是一首短短的抒情小诗。它一共只 有五句,写一个飘零异地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
        这首小令的情调比较低沉,但是艺术上却有它独到的地方。 近人王国维在他写的《人间词话》里曾经评价这首小令说:“寥寥 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所谓唐朝人的绝句妙境,就是指用经 济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事物形象,通过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 写出复杂而深厚的情感。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就在 于诗人并没有很吃力地去刻画这个游子的思想感情,只是平淡 无奇地勾出了一幅深秋景象的图画,可是这种景物描写却给人 以强烈的感染,让读者自然揣摩到诗人的灵魂深处。
        这首小令的五句曲子,从层次上看,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客观景物;中间两句“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是借景生情;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才是正面抒发诗 人的主观情感。但是头两句并不能跟后三句截然分开,因为头 两句对于后三句来说,特别是对于第三句,是起着陪衬作用的。 而且前三句的句法结构相同,每句都是用两个字合成一个词儿, 然后用三个词儿合成一句,形成整齐而重叠的排句。句法相同 就意味着意义上有联系。所以应该把前三句作为一气来分析比 较。
        我们说,前三句虽然每句各有三个词儿,但是在每句之中又 各有一个重点。比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词 儿,“昏鸦”是重点;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三个词 儿,“人家”是重点;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这三个词儿 里“瘦马”是重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枯藤是依附在老树 上的,而老树又是昏鸦住宿的地方。“昏鸦”就是黄昏时候要回 巢的乌鸦。乌鸦的颜色是黑的,这时候的天空也快黑下来了,从 地面往上看,飞着的乌鸦已经模模糊糊快看不清了,所以叫“昏 鸦”。诗人的意思是说,乌鸦到天黑的时候还能回到树上去休 息,而流浪在天涯的人却不知道哪儿是自己的归宿。这样,头一 句的“昏鸦”实际上是起一种跟人对比的作用,因此它是重点。 第二句,写出了在小桥流水旁边有一户或者几户“人家”。这正 意味着住在这个地方的人,是一家团聚在一起的,是过着宁静舒 适的生活的。而一个飘泊异乡的人,看到这一幅景象,就会不自 觉地思念起自己的家园,所以第二句里,“人家”是重点。第三句 写到游子本身。在一条古老的大道上,这个流浪者骑着一匹瘦 马,西风一阵阵扑到他身上脸上。作者虽然只写了“马”的“瘦”, 可是旅途的疲乏辛苦和流浪生活的艰难困窘都已经不言而喻 了,这跟回到树上休息的“昏鸦”和小桥流水旁边的“人家”,恰好 成为鲜明的对照。因此,第三句里,“瘦马”是重点,而在这三句 当中,头两句又是陪衬,第三句才是重点,这在前面已经交代过 了。
        再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作者把 “枯”、“老”、“昏”这三个形容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组;第二句,把 “小桥”、“流水”、“人家”三个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组;第三句“古 道西风瘦马”,又把“古”、“西”、“瘦”三个词摆在一句里成为一 组。这种安排,作者是很费了一番斟酌的。请看,“枯”、“老”、 “昏”这三个词儿,在字义的性质上,在情调上,在色彩上,是谐调 一致的,都给人以一种朦胧、渺茫、暗淡的感觉。同样情况, “古”、“西”、“瘦”这三个词儿,在字义的性质上,在情调上,在色 彩上,也是谐调一致的,都给人以一种迟暮、凄凉、低沉的感觉。 而第一句和第三句之间的意义、情调、色彩又交相配合,互相适 应。可是第二句就不是这样,这一句只有一个“小”字是形容词。 不过我们却能体会到,“流水”从这座“小桥”下边经过,在“小桥 流水”旁边有一户或者几户“人家”,虽然没有明确地写“流水”和 “人家”是不是“小”,可是那种玲珑、精致、小巧的形象却自然地 浮现在读者眼前。这种玲珑小巧的感觉,就跟第一、第三两句 的朦胧、迟暮的感觉不一样。这样写,一方面既体出了在重叠 的、相同的句法里边修辞的变化,另一方面,第二句的景物形象 和第一、第三两句并列在一起,更收到虽然相反而实际上却是相 成的效果。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和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 是由于彼此间情调、色彩的谐调起了互相配合的对比作用;而第 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和第三句的“古道西风瘦马”却是从彼此间 情调、色彩的不谐调、相矛盾的方面起了鲜明对照的作用。总而 言之,第一、第二两句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情调和色彩对 第三句起着陪衬作用的。这不但使画面不平板,而且让读者的 感觉也有所变化,这正是作者的手法高明之处。
        前三句写的都是实在的景物,很具体。但是只有这三句,还 不免有美中不足的感觉。因为第一,这些景物都是一个个分散 的“点”,尽管很具体,却缺少一个背景。第二,如果把前三句当 作一幅图画来看,色彩不免太暗淡,太单调,缺乏光泽,不够鲜 明。于是在这三句以后又加上一句“夕阳西下”,这就使得前面 三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了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把画面上的若干个 “点”都联系在一起了;再有,“西下”的“夕阳”是红色的,这就使 得画面增添了一层光泽,因而,整首曲文的色彩也就比较鲜明 了。同时,这一句更点明了时间,而且给前三句的秋景加强了情 调,加浓了气氛。因此这一句也是相当起作用的。
        最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用“断肠”和“天涯”这两个词儿 点明作者的本意,把这首曲子的主题很清楚地交代出来,仿佛画 龙点睛一样。这样,前面的四句具体描写就都有了着落,完全可 以让读者理解了。
        最后,简单谈谈这首小令在声律方面的特点。按照[天净 沙]最标准的格律来看,其中的六言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现在的第二、第四两句,在应当用“平平仄仄”的地方,换成了“仄 平平仄”,“小桥流水”和“断肠人在”都是这样的,这种变例是可 以允许的。而第三句的末尾两上字,可以是“仄仄”,也可以“仄 平”。这里作者却用了“仄仄”,使这个句子在朗读的时候感到突 出。像“瘦马”两个字都是仄声,跟前面两句的“昏鸦”、“人家”都 用两个平声字收尾的句子恰好成为对称,这就看出古人在写诗 的时候是考虑到意义和声律的关系的。从声音的抑场轻重里 面,我们就能体会出哪一个词儿是重点词汇来了,这也是我们在 读古典诗歌、词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