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志”,意向;意志。 《墨子·天志(中)》:“子墨子之有天之。”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天之,即‘天志’,本篇之名也。……古‘志’字通作‘之’。”又《天志(下)》:“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清孙诒让间诂:“之,一本作‘志’疑俗改。考古‘志’字只...
1.通“串”,贯穿。 《朱子语类》卷八十:“如《风》、《雅》、《颂》,却是裹面横丳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 2.通“串”,旧时用以称制钱一千文。 清俞正 《癸巳存稿·太监》:“宫中现行则例,岁赏内监广储司银二千两,崇文门钱一千六百丳。”...
通“慣”,习慣。按:《尔雅·释诂(下)》:“串,习也。”邢昺疏:“便习也。”按:串,《广韵》古患切,谏韵;今音“guan慣”。按:《正字通·丨部》:“串,狎习也。” 《诗经·大雅·皇矣》:“串夷载路。”毛传:“串,习也。夷,常。路,大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通“穿”,穿著。 《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文》:“老母便与衣裳,串着身上。”...
通“賗”,票据。按:《正字通·丨部》:“串,又与‘券’通。别作‘賗’。《文字指归》曰:‘支取赁契曰賗。’今官司賗仓库收帖曰串子。”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况且写写算算,以至那些册簿串票,也得归着在一处。”《官场现形记》第五回:“第一椿想叫那些完...
1.通“風”。按:風度、風采、風姿、風貌、風骨、風神等之“風”亦作“丰”。 《玉台新詠》五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詠》:“丰容好姿颜,便群工巧言。”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丰神雅淡,识量宽和。”《太平广记》三三一唐牛肃引《纪闻·道德里方...
通“得”。按:上古音“中”读如“得”。 《吕氏春秋·辩士》“使农事得中”,按:谭戒甫《校吕遗谊》(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卷第一、二、三号曰:按:“得”字古与“中”音通。前《行论篇》“以中帝心”,高注“中犹得”;《周礼·地官·师氏...
1.通“忠”,忠诚。 《尚书·仲虺之诰》:“建中于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或作‘忠’。”又《吕刑》:“罔中于信。”《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汉郑玄注:“中,犹‘忠’也。”《战国策·赵策(二)》:“隐中不竭,臣之罪...
通“仲”。按:“中”本义为中间,排行第二是其引申义,“仲”是为此而造的区别字。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邵’,以‘间’为‘閒’。” 《周礼·夏官·司马》:“中冬,教大阅。”又...
通“傍”,依傍;沿着,紧挨着。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傍〕下云:“古多假‘並’为之。”按:杨树达《词诠》谓“並”谓“方所介词”,音“傍”,与“旁( bang)”字用法同。按:郭晋...
通“旁”。 唐陆龟蒙《记事》诗:“今来观刈麦,乃在松江並。”...
通“屏”,屏蔽。 《管子·国蓄》:“然而民事不及者何也?利者所并也。”汉桓宽《盐铁论·错币》:“交币通施,民事不给,物有所并。”...
通“屏”,屏气。 《吕氏春秋·论威》:“并气专精,心无有虑。”...
通“屏”、“摒”、“摈”,屏(摒)除,抛弃,摈弃。 《庄子·天运》:“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并,弃除也。”王先谦集解:“此读‘并’为‘屏’。”郭庆藩集释:“并,除弃之谓也。”《荀子·强国》:“并己之私欲。”...
通“承”,秉承;承受,顺从。 《史记·酷吏张汤传》:“於是丞上指(旨),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按:今本或作“承”。按:《汉书·张汤传》“丞”作“承”。东汉王充《论衡·骨相》:“州郡丞旨召请,擢用举在本朝。”《汉书·百官公卿表》:“丞相,秦官,金印...
通“烝”(今通作“蒸”),升发。 《管子·内业》:“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胸)中无败。”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引其子引之曰“丞,读为‘烝’。烝,升也。泄,发也。屯,当为‘毛’,字之误也。言得道之人,和气四达,烝泄於毛理之间,故匈(胸)中无败也。”...
通“拯”,拯救。按:《集韵·升抍》:“拯,古或作‘丞’。”按:一说“丞”为“拯”之初文,甲骨文作“ ”,象伸手拯救落井者,《铁雲藏龟》一七一·三“丞父乙”即用其义。 《周易·明夷》六二爻辞:“用拯马壮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丞”,且云:“拯救之拯...
通“宜”。 《诗经·大雅·假乐》:“穆穆皇皇,且君且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疏本作“宜君宜王”。(按:此为通行本。)...
通“借”,若(如果),借(假)如。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第八:“《广雅》曰:‘且,借也。’”又云:“且,犹若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卷八续补书证。 《左传》桓公五年:“且攻其右,右无良马,必败。”又昭公二十六年:“且为後人之迷败倾覆,而溺人於难,则振救之。...
通“粗”。 《墨子·兼爱(下)》:“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苴之履,入见文公。”清孙诒让间诂:“异云:‘且当为粗’。王云:‘且苴即粗麤。’……《广雅·释诂》:‘粗、麤大也。’案王说是也。”且苴之履,指粗劣的草鞋。高亨《诸子新...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