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骆,马白色黑鬣尾也。”骆,白身黑鬣的马。《诗·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1.通“络” luo 〔例一〕 《汉书·王莽传》:“及吏民以义入钱谷助作者,骆驿道路。”骆驿,即“络绎”,往来不绝。《玉台新詠·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
《说文》:“駮,駮兽,如马,倨牙食虎豹。”駮,猛兽。《山海经·西山经》:“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通“駁” bo 〔例一〕 《管子·小问》:“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曰而驰乎?’”駮马,《庄子...
《说文》:“骇,惊也。”骇,马受刺激而惊。《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知伯视齐师,马骇,遂驱之。” 通“輆” kai 〔例〕 《博物志》:“越之东有骇沐之国,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骇沐,《墨子·节葬》下作“輆沐”:“昔者,越之东有輆沐之国者,其长子生,...
《说文》:“驾,马在轭中也。”驾,套车。《诗·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1.通“架” jia 〔例〕 《淮南子·本经》:“大构驾,兴宫室。”注:“驾,材木相乘驾也。”驾应作“架”,支承。驾通“架”。 驾,见母、歌部;架,见母、歌部。见母双声,歌部迭韵...
《说文》:“骀,马衔脱也。”《通训定声》:“衔脱则行钝,故为驽骀字。”驽骀,劣马,喻庸才。《楚辞·九辩》:“却麒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1.通“跆” tai 〔例一〕 《史记·天官书》:“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骀藉亦作“跆籍”,践踏。《汉书·...
《说文》:“驷,一乘也。”一车套四马叫一乘。《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论语·颜渊》:“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通“四” si 〔例〕 《礼记·乐记》:“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注:“驷当为四,……每奏四伐...
《说文》:“驵,壮马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苏驵军于於泥阳。”《索隐》:“驵者,龙马也。”大马。 1.通“臧” zang 〔例〕 《新论·因显》:“良马劳于驵阓。”驵阓,《淮南子·主术》作“臧获”:“虽有骐骥 駬之良,臧获御之,则马反自恣,而人弗能制矣。...
骆驼。《后汉书·耿弇传》:“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 通“驰” chi 〔例一〕 《楚辞·惜誓》:“涉丹水而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注:“驼,一作驰。”《战国策·楚策》:“与之驰骋乎云梦。”驼骋,即“驰骋”,奔走。驼通“驰”。 〔例二〕 《楚...
《说文》:“驳,马色不纯。”《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通“駮” bo 〔例一〕 《庄子·田子方》:“乘驳马而偏朱蹄。”驳马,《管子·小问》作“駮马”:“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驳通“駮”。駮马,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说文》:“馹,传也。”《通训定声》:“车曰馹曰传,马曰驿曰遽。”驲,驿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乘驲而见宣子。” 通“驛” yi 〔例〕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疏:“《正义》曰:《释言》云:‘驲,传也。’……郭璞曰:‘传车,驿马...
《说文》:“馺,马行相及也。”《方言》:“馺,马驰也。”《楚辞·九叹·远游》:“潺湲轇輵,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通“颯” sa 〔例〕 《文...
駃騠,良马。李斯《 逐客书》:“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通“快” kuai 〔例〕 晋崔豹《古今注·杂注》:“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举帆之疾也。”駃马即“快马”。駃通“快”。 駃,见母、月部;快,溪母...
《说文》:“驯,马顺也。”《淮南子·说林》:“马先驯而后求良。” 1.通“訓” xun 〔例一〕 《史记·文帝本纪》:“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驯道,《汉书·刑法志》作“训道”:“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驯通“训”。训道,教导。 〔例二〕 《史记·文帝...
《说文》:“冯,马行疾也。”段注:“展转他用,而冯之本义废矣。……因之引伸其义为盛也、大也、满也、懑也。”《左传·昭公五年》:“今君奋焉震电冯怒,虐执使臣,将以釁鼓,则吴知所备矣。”注:“冯,盛也。” 1.通“憑” ping 〔例一〕 《诗·鲁颂·閟宫》:“赫...
《通训定声》:“马,兽也。”《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通“玛” ma [例一] 魏文帝《马脑勒赋序》:“马脑,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马脑,即“玛 ”,曹昭《格物论》:“玛 出北地、南番、西番,非石非玉,坚而且...
《说文》:“馨,香之远闻也。”《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通“聲’ sheng [例一] 《潜夫论·德化》:“上天之载,无馨无臭。”无馨,《诗·大雅·皇矣》作“无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馨通“声”...
香。《文...
头。《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通“手” shou 〔例一〕 《孔子家语·正论》:“授首于我。”授首,即“授手”,授人以手,指投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知其罪,授手于我。”首通“手”。 〔例二〕 《文...
饱。《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通“厭” yan 〔例〕 《汉书·叔孙通传》:“高帝悉去秦仪法,为简易。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通知上益餍之。”餍通“厌”,厌恶。 餍,影母、谈部;厌,影母、谈部。影母双声,谈部迭韵,属双...
《说文》:“饕,贪也。”《庄子·骈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 通“叨” tao 〔例一〕 《晋书·王导传》:“饕窃名位,取紊彝典。”饕窃,即“叨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叨窃,自谦才不胜任,而据有其位。饕通“叨”...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