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鸳”·通假字

    《说文》:“鸳,鸳鸯也。”《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传:“鸳鸯,匹鸟。” 通“鹓” yuan 〔例一〕 《文...

    “鳳”·通假字

    《说文》:“凤,神鸟也。”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通“風” feng 〔例〕 《初学记》二十八引《山海经》:“凤伯之山、熊山、真陵之山木多柳。”凤伯之山,《山海经·中山经》作“风伯之山”,凤通“风”...

    “鳱”·通假字

    鳱鴠,鸟名。《淮南子·时则》:“仲冬之月,……鳱鴠不鸣。”注:“鳱鴠,山鸟,阳。是月阴盛,故不鸣也。” 通“鶡” he 〔例一〕 《淮南子·时则》:“鳱鴠不鸣。”鳱鴠即“鹖旦”,《礼记·月令》:“鹖旦不鸣。”鳱通“鹖”。 〔例二〕 《文...

    “鱣”·通假字

    《说文》:“鳣,鲤也。”《诗·卫风·硕人》:“施罛 ,鳣鲔发发。” 通“鱓”(鳝) shan 〔例〕 《韩非子·内储说上》:“鳣似蛇,蚕似蠋。”鳣通“鱓”(鳝),鳝鱼。 鳣,端母、元部;鱓(鳝),禅母、元部。端、禅准旁纽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鳃”·通假字

    鱼类的呼吸器官。《文...

    “鰌”·通假字

    《说文》:“鰌,鳛也。”《尔雅·释鱼》:“鳛,。”注:“今泥鰌。” 通“” qiu 〔例一〕 《庄子·秋水》:“然而指我则胜我,鰌我亦胜我。”《释文》:“鰌,本又作。”鰌通“”,蹴踏。 〔例二〕 《荀子·强国》:“巨楚县吾前,大燕鰌吾后。”注:“鰌,蹴也,籍也。如...

    “鲸”·通假字

    《说文》:“鲸,或从京。”又,“,海大鱼也。”鲸,哺乳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中。《文...

    “鲜”·通假字

    《说文》:“鲜,鲜鱼也。”段注:“按此乃鱼名,经传乃假为新鱻字。”鲜,新鲜。《仪礼·士昏礼》:“腊必用鲜。” 1.通“獻” xian 〔例〕 《礼记·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鲜即“献”,《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酒。”鲜通“献”,献祭。 鲜,心母、元部;献,...

    “鲛”·通假字

    《说文》:“鲛,海鱼也。皮可饰刀。”《史记·礼书》:“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 通“蛟” jiao 〔例〕 《礼记·中庸》:“鼋鼍鲛龙鱼龞生焉。”《释文》:“鲛音交,本又作蛟。”鲛通“蛟”,蛟龙。 鲛,见母、宵部;蛟,见母、宵部。见母双声,宵部迭韵,属双声迭韵...

    “鲍”·通假字

    《说文》:“鲍, 鱼也。”鲍,干鱼。《周礼·天官·笾人》:“朝事之笾,其实、蕡、白、黑、形盐、 、鲍鱼、鱐。”注:“鲍者,于煏室糗干之,出于江淮也。” 通“鞄” bao 〔例〕 《周礼·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挥、韦、裘。”注:“鲍读为鲍鱼之鲍,书或为鞄...

    “鲁”·通假字

    《说文》:“鲁,钝词也。”鲁,迟钝。《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注:“孔曰鲁,钝也。曾子性迟顿。” 通“旅” lu 〔例〕《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集解》:“徐广曰:‘《尚书·序》云...

    “魡”·通假字

    鱼名。通“钓”。《墨子·鲁问》:“魡者之恭,非为鱼赐也。” 通“釣” diao 〔例一〕 《墨子·鲁问》:“魡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魡通“钓”,钓鱼。 〔例二〕 《庄子·刻意》:“钓鱼闲处。”《释文》:“魡本亦作钓。”魡通“钓”。 魡,端母、药部;钓,端母、药...

    “魋”·通假字

    兽名。《尔雅·释兽》:“魋,如小熊,窃毛而黄。” 1.通“椎” chui 〔例一〕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索隐》:“谓为髻一撮似椎而结之,故字从结。”魋结,《史记·货殖列传》又作“椎髻”:“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魏”·通假字

    宫门的台观。《文...

    “魄”·通假字

    《说文》:“魄,阴神也。”《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1.通“粕” po 〔例〕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释文》:“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糟魄,即“糟粕”,《淮南子·道应》:“今圣...

    “魁”·通假字

    《说文》:“魁,羹枓也。”魁,汤匙。《汉书·梅福传》:“授以魁柄。” 1.通“塊” kuai 〔例一〕 《汉书·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魁然,即“块然”,《庄子·应帝王》:“块然独以其形立。”魁通“块”。块然,孤独的样子。 〔例二〕 《列...

    “鬲”·通假字

    《说文》:“鬲,鼎属也。”鬲,古代陶制的炊具。引申为丧礼用的瓦瓶。《礼记·丧大记》:“陶人出重鬲。”疏:“重鬲者谓悬重之罂也,是瓦瓶受三升。” 1.通“隔” ge 〔例一〕 《汉书·南越王尉佗传》:“别异蛮夷,鬲绝器物。”鬲绝,《史记·南越列传》作“隔绝”:...

    “鬯”·通假字

    《说文》:“鬯,以秬酿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鬯,古时祭祀用、以郁金香合黍酿造的香酒。《诗·大雅·江汉》:“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 1.通“暢” chang 〔例〕 《汉书·郊祀志》上:“草木鬯茂。”《孟子·滕文公》上作“草木畅茂”。鬯通“畅”。畅...

    “鬋”·通假字

    《说文》:“鬋,女鬓垂貌也。”鬋,女子鬓下垂的样子。《楚辞·招魂》:“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 1.通“翦”jian 〔例一〕 《逸周书·王会》:“越沤鬋发文身。”《史记·赵世家、作“翦发文身”:“夫翦发文身,错臂袵,瓯越之民也。”鬋通“翦”。《广韵》:“翦,...

    “鬄”·通假字

    《说文》:“鬄,发也。”鬄,假发。借为(剃),剃发。《汉书·司马迁传》:“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 1.通“”(剃) ti 〔例〕 《汉书·司马迁传》:“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说文》:“,鬀发也。”段注:“以刀除发。”鬄通“”(剃、鬀)。 鬄,定母、锡部;,...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