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请,谒也。”《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请,请求。 1.通“清” qing 〔例〕 《汉书·贾谊传》:“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注:“应劭曰:‘请室、请罪之室。’苏林曰: ‘音絜清。’胡公《汉官》:‘车驾出,有请室令在前先驱。’此...
《说文》:“谊,人所宜也。”段注:“按此则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其威仪字,则周时作义,汉时作仪。”《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谊为义的本字,合宜的道理、行为。 通“議” yi 〔例〕 《汉书·...
《说文》:“诵,讽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朗读。 通“訟” song 〔例〕 《汉书·高后纪》:“(吕产)欲为乱,殿门弗纳,徘徊往来。平阳侯驰语太尉周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
《玉篇》:“誌,记也。”《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誌之哉。”誌,记录。 通“痣” zhi 〔例〕 《南齐书·江祐传》:“高宗胛上有赤誌,常秘不传。”誌通“痣”,皮肤上的斑痕。 誌,章母、之部;痣,章母、之部。章母双声,之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说文》:“说,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段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鲜之意,故为喜悦。”《诗·卫风·氓》:“士之耽矣,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解说。 1.通“税” shui 〔例〕 《诗·召南·甘棠》:...
《说文》:“詹,多言也。”《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詹詹,喋喋不休。 1.通“瞻” zhan 〔例一〕 《诗·鲁颂· 閟宫》:“泰山 ,鲁邦所詹。”詹,《韩诗外传》、《说苑·杂言》引《诗》皆作“瞻”,詹通“瞻”,仰望。 〔例二〕 《史记·周本纪》:...
《说文》:“訾,訾訾,不思称意也。”张舜徽《约注》:“今二徐本误衍‘不’字,宜删。思称意者,谓思量之而合于意所测度也。《礼记·少仪》:‘不訾重器。’郑注云:‘訾,思也。’是其义已。”段注:“按呰毁字古作呰,与訾别,后人混用。”《礼记·曲礼》上:“不苟訾...
《玉篇》:“诓,狂言也。” 通“誑” kuang 〔例〕 《史记·郑世家》:“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诓通“诳”,以谎言骗人。 诓,群母、阳部;诳,见母、阳部。群、见旁纽双声,阳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说文》:“详,审议也。”《书·蔡仲之命》:“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传:“详审汝视听,非礼义无视听,无以邪巧之言易其常度,必断之以义。”详,审慎、审察。 1.通“祥” xiang 〔例一〕 《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详通“祥”,善、吉祥。 〔...
《说文》:“詶,诅也。”段注:“玄应六引曰:祝今作呪,说文作詶,诅也,之授切。今各本作诪也,及因俗用詶为酬应字,市流切,不欲释以诅,遂改之耳。詶训以言答之,而詶诅作呪,此古今之变也。” 通“酬” chou 〔例一〕 《论衡·谢短》:“二家各短,不能自知也,世之论者...
《集韵》:“詨,吴人谓叫呼为詨。”《山海经·北山经》:“(归山)有鸟焉,其状如鹊,……其名曰,是善惊,其鸣自詨。”注:“今吴人谓呼为詨。” 通“嗃” xiao 〔例〕 《北史·尔朱世隆传》:“初,世隆曾与吏部尚书元世儁握槊,忽闻局上詨然有声,一局子尽倒立。”詨通...
《说文》:“诋,诃也。”诃,大言而怒也。引申为毁谤。《汉书·刘向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巧言丑诋,流言飞文, 于民间。” 通“柢” di 〔例〕 《淮南子·兵略》:“兵有三诋。”注:“诋,要事也。”诋通“柢”,根柢、基...
《广韵》:“诏,上命。”诏,告,多用于天子对臣下。《周礼·春官·大宗伯》:“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 通“紹” shao 〔例〕 《礼记·礼器》:“故礼有摈诏。”注:“诏,或为绍。”疏:“宾主相见,有摈相诏告也。”诏通“绍”,介绍。 诏,章母、宵部;绍,...
《说文》:“诈,欺也。”《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通“乍” zha 〔例〕 《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诈战不日。”注:“诈,卒(猝)也,齐人语也。”陈立《义疏》:“诈盖乍之借。” 诈,庄母、铎部;乍,崇母、铎部。庄、崇旁纽双声,铎部迭...
《说文》:“诒,相欺诒也。一曰遗也。”段注:“郭注《方言》云: ‘汝南人呼欺亦曰诒,音殆,《史》、《汉》多假绐为之。’”徐幹《中论·考伪》:“骨肉相诒,朋友相诈。” 通“貽” yi 〔例一〕 《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传:“诒,犹传也。...
《说文》:“诊,视也。”《列子·力命》:“诊其所疾。” 通“畛” zhen 〔例〕 《庄子·人间世》:“匠石觉而诊其梦。”疏:“诊,占也。”一说诊通“畛”,告诉。诊其梦即告其梦。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十六余编上。 诊,章母、文部;畛,章母、文部。章母双声,文部...
《说文》:“诎,诘诎也,一曰屈襞。”《礼记·丧服大记》:“凡陈衣不诎。”注:“不屈,谓舒而不卷也。”诎为“屈”的古字。 通“黜” chu 〔例〕 《战国策·韩策》三:“彼公仲者,秦势能诎之。”诎通“黜”,贬黜、贬退。 诎,溪母、物部;黜,透母、物部。溪、透准旁...
本作譌。《说文》:“譌,譌言也。”段注:“疑当作伪言也。”伪言,错误之言、谣言。《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通“吪” e 〔例〕 《诗·小雅·无羊》:“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讹通“吪”,动。 讹,疑母、歌部;吪,疑母、歌部。疑母双...
《说文》:“讼,争也。从言,公声。一曰歌讼。”《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讼,诉讼案件。 1.通“颂” song 〔例〕 《易林·否之大有》:“家给人足,讼声并作。”讼通“颂”,颂扬、歌颂。按《说文》:“一曰歌讼。”段注:“讼、颂古今字,古...
《说文》新附字:“诀,别也,一曰法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诀,决绝、长别。 通“決” jue 〔例一〕 《隋书·薛道衡传》:“帝令自尽,道衡殊不意,未能引诀。”诀通“决”,裁决、自裁。 〔例二〕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