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凓”,寒冷。 《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宋朱熹集传:“栗烈,气寒也。”《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其变栗冽,其灾冰雪霜雹。”王冰注:“栗冽,甚寒也。”唐萧颖士《有竹》诗之五:“我有珍簟,凄其以栗。”宋...
1.通“刊”,斩除。 《史记·夏本纪》:“九山琹旅。”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孔安国曰:“九州名山已槎木通道而旅祭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引《夏书》:“随山琹木。”今《尚书·益稷》、《禹贡》作“刊木”。 2.通“看”。按:琹,古“刊”字。 《隶释》九《鲁峻...
通“爰”,於是,则,就。按:“案”通“安”,“安”通“爰”,故“案”可通“爰”。 《逸周书·武寤》:“约期於牧,案用师旅。”《荀子·非十二子》:“案饰其辞而祇敬之。”...
通“焉”。按:“案”通“安”,“安”通“焉”,故“案”可通“焉”。 《礼记·三年问》:“焉使倍子。”按:《荀子·礼论》作“案使倍之”。清吕锦文《文选古字通补训》卷一:“古人‘案’字与‘焉’通。”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案有大伪”。按今本作...
通“碗”。 《史记·田叔传》:“(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急就篇》:“椭杼槃案桮閜盌。”注:“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
1.通“按”,依,按照。 《荀子·不苟》:“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韩非子·孤愤》:“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其《子虚赋》:“车案行,骑就队。”汉王充《论衡·程材》:“守古循志,案礼修...
通“安”,安定,安逸,安抚。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案,叚(假)借为‘安’。”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引“案”作“安”。《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
1.通“揉”。 《诗经·大雅·民劳》:“柔远能迩。”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作“揉”,云:“本亦作‘柔’。” 2.通“腬”。按:《说文》:“腬,嘉善肉。” 《礼记·内则》:“柔其肉。”《国语·晋语》:“若克有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 3.通“輮”,车轮的边框...
1.通“驾”,超越;凌驾乎其上。 南朝梁鍾嵘《诗品》卷下:“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文...
通“袈”。 《夫子亭杂录》:“唐李群玉《恼憎自证》诗云:‘莫遣春风裹,红芳点架裟。’字从木,作去声。”...
[查黎]julie 同“趄趔”(音转),脚步歪斜。 元刊《诈妮子》二〔满庭芳〕曲:“见我这般微微喘息,语言恍惚,脚步儿查黎。”《辰钩月》:〔小梁州〕曲幺篇:“七斜着眼脑胡支对,一会家张狂脚步查黎。”...
通“叉”,叉子。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引《张协状元》:“丑:‘这是甚底?’生:‘是刀。’丑:‘这是甚底?’生:‘是查……’丑:‘金珠与我万事俱休,稍稍稽迟,一查打杀了你。’”...
通“楂”、“槎”,水中浮木,即木筏。按:“查”、“楂(槎)”为古今字。 晋王嘉《拾遗记·唐尧》:“尧时有巨查浮於海西上,十二年一周天,谓之贯月查。”唐刘禹锡《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跳鳞避奉,倦鸟寄行查。”元陈樵《玉雪亭》诗:“银汉倾翻贯月查...
通“奓(zha)”,张开;阔。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引《西明杂录》:“(河东贾弼之)夜梦一人,面查醜甚,多鬚大鼻。”《西游记》第四十九回:“是一个毛脸雷公嘴,查耳朵,折鼻梁,火眼金睛和尚。”...
1.通“渣”,渣滓。 《朱子语类》二一《论语(三)》:“三省固非圣人之事,然是曾子晚年进德工夫,盖微有这些子查滓去未尽耳。”宋蔡襄《荔芰谱》第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涩,虽无酢(醋)味,自亦下等矣。”元张宪《寄中山隐讲师》诗:...
通“世”,世代。 《古文苑》秦惠文王《诅楚文》:“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盟曰:‘枼万子孙毋相为不利。’”章樵注:“《檀弓》曰:‘世世万子孙毋变也’。”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自今以来,叚(假)门逆吕(旅),赘壻(後)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三枼之...
通“梅”。 汉许慎《说文解字》:“某,酸果也。”清段玉裁注:“此是今‘梅’字正字。许意‘某’为酸果正字。……以许书律群经,则凡酸果之字作‘梅’。”...
通“谋”,谋略;谋术。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注:“古文‘某’为‘谋’。”《逸周书序》:“周公既殁,王制将衰,穆王因祭祖不豫,询某守位,作祭公。”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戒之戒之,言不可追;思之思〔之〕,某不...
1.通“揀”,挑拣;选择(参看《类篇》)。按:“揀”本作“柬”。《尔雅·释诂》:“柬,择也。”《说文》:“柬,分别简之也。从束从八。八,分别也。”徐锴繫传:“开其束而柬之也。”清王筠释例:“柬字从八,而八不在外者,於束柬择之,不可於束外柬择之也。”清钱坫斠...
1.通“耐”。 宋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诗:“谁柰离愁得,村醪或可尊。”元曹之谦《风雪障面图》诗:“弊裘羸马柰寒子,便面障风何所之。” 2.通“奈”。按:柰,本为木名。 《尚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鸣呼! 曷其柰。”《国语·晋语(二)》...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