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炫耀豪华,追求奢丽,浪费民脂民膏尤以南游江都为甚。大业元年(605)八月,杨广偕皇后,嫔妃、贵戚、官僚及僧尼道士从洛阳乘船下江南。杨广偕后妃乘坐“龙舟”其他人员分乘黄篾舫,朱鸟航、苍螭航、玄武航,青凫舸等各色船只,总计五千二百余艘,挽船民夫八...
北魏早期人民起义首领。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人,蜀人。太平真君六年(445),聚众起义,与关中地区盖吴起义遥相呼应,率众三千人攻闻喜(今属山西),击败北魏秦州刺史周观军。次年,太武帝拓跋焘亲征,薛永宗被击败,全家赴汾水殉难。薛永宗起义发生在北魏早期,震撼...
杨广是通过搞阴谋即位的。他十三岁时被封晋王,先后任并州总管、淮南道行台尚书令等要职。灭陈时被任命为隋军统帅,因其无军事才能。主要由高颎负责。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不喜欢太子杨勇,只宠爱杨广,故劝文帝废立太子,杨广勾结大臣杨素,收买东宫近臣,诬告杨勇图...
北魏大臣。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南)人。博览经史,有才策。明元帝神瑞年间(414—416),为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太武帝始光初(424),随从征伐柔然,因参谋功拜后军将军,赐爵平棘子,加奋威将军。随从征讨夏国赫连昌,因功为给事黄门侍郎,又随从征赫连定,迁散骑...
图谶即“谶书”。是巫师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作为吉凶的预言。隋文帝时,曾大力禁行。开皇十三年(593)下令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焬帝即位,遣使四出,搜查与谶纬相涉书籍,焚毁并予藏者治罪,自此其学禁绝,但阴阳占卜相术依然盛行。...
开皇三年(583),秘书监牛弘奏请开献书籍之路。分遣使人搜访撰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后原本归还。平陈以后,经籍渐备。但纸墨不精,书亦粗劣,后召天下工书之士,补续残缺,成正副两本,总集编次,藏于宫中,计三万余卷。隋代编有《大隋众经目录》、《历代三宝记》...
北魏官吏。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出身士族。晋阳王氏于东晋初南渡江东,东晋末年,王慧龙祖父王愉全家被刘裕诛杀,王慧龙在和尚僧彬等人的救助下,北逃后秦。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417),后秦国亡,王慧龙归北魏,娶崔浩侄女。太武帝时期,为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
佛教在北周曾遭查禁,隋文帝即位佛教复盛。开皇元年,文帝普诏天下,听任百姓出家为僧,并按人口捐钱营造佛像经书。在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大都市由官出资,抄印经卷置于寺内或藏于秘书阁,于是天下风靡。大业年间,隋炀帝又令沙门智果在东都洛阳内道场撰经书目...
北魏大臣。辽东胡人,早年商贩,见道武帝拓跋珪有济世之才,遂留下侍奉。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西燕新兴太守窟咄领兵伐魏,安同奉诏不辞艰辛出使后燕,求得援兵,因功为外朝大人,加广武将军。随从道武帝往柴壁(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征伐后秦姚平,因参谋功赐...
隋初文帝积极准备伐陈,命大将杨素扩充水军,于永安(今湖北松滋)督造许多大、小战船;同时向南陈发动政治攻势,抄发三十万份揭露陈后主罪恶二十条的诏书,传遍江南各地,并采用高颎的困陈政策,遣间谍渡江,破坏生产,焚烧仓库,消耗南陈实力。开皇七年(587)为扫清障碍,...
北魏皇帝。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公元409年至423年在位,所用年号依次为永兴(409年始)、神瑞(414年始)、泰常(416年始),谥号为明元帝,庙号为太宗。天兴六年(403),封为齐王,拜为相国。天赐六年(409)十月,其弟拓跋绍刺杀道武帝,他派人命令北新侯安同捕杀拓跋绍母子,回...
九部乐是隋朝宫廷宴享时演奏的燕乐。隋大业中(605—618)所设。即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居、安国、天竺、高丽、礼毕。清商是汉耒旧曲,西凉,龟兹,疏勒,康居是少数民族音乐;安国、天竺、高丽是外国音乐。礼毕即文康乐,或言西域传入;或言多部乐的结束,故称礼...
北魏大臣。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出身关东著名士族,少有俊才,号称“冀州神童”。先仕前秦,为著作佐郎,后仕后燕,为尚书左丞、高阳内史。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后燕时,被俘,被道武帝任命为黄门侍郎,与张衮掌机要,草创制度,建议道武帝改国号为“魏”(原...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之一。开皇三年(583)隋文帝化简地方重叠机构,实行以州领县两级行政区化制度。开皇九年,平陈统一全国后,文帝又将州县管理推行全国。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
铜制量器名。《隋书·赵煚传》:“赵煚为冀州刺史时,甚有威德”,“其时冀州俗薄,市井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上闻,而嘉焉,颁告天下,以为常法。”此为铜斗的最早出处。...
北魏大臣、学者。字伯恭,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少孤好学,担笈负书,千里就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初为郡功曹。太武帝神三年(430),为阳平王杜超从事中郎,时年已四十岁。次年,被征为中书博士。迁侍郎,参谋乐平王拓跋丕平凉州(今甘肃武威),因功...
隋朝前,南北分裂,度量衡紊乱不堪。开皇年间,冀州刺史赵煚制作铜斗铁尺,放在市场作标准,隋文帝把冀州的量衡在全国推广,并颁行统一标准: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合今29.51厘米),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合今594.4毫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合今668.19克)。虽衡量较前代骤...
北魏大臣。字淑和,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县西南)人,家世官宦,父亲与伯父都仕东晋,刘裕专权时,诛灭刁氏,刁雍逃至后秦,为太子中庶子。泰常二年(417),后秦灭亡,归北魏,为建义将军。召集流散五千人马,与刘裕军对抗。八年(423),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与南朝宋军频繁...
隋朝以前,币制混乱,关东有常平钱、关中有五行大币,永通万国等钱,不仅轻重大小不一,而且币质低劣,影响交换信誉与流通。开皇元年(581)九月,隋文帝下令更铸新钱,名曰开皇五铢(置样五铢),严禁私铸钱,并置样于关,不如样者,没官销毁之。自是钱币始一,民间便之。开皇...
北魏开国皇帝。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公元386年至409年在位,所用年号依次是登国(386年始)、皇始(396年始)、天兴(398年始)、天赐(404年始),谥号道武帝,庙号太祖。拓跋珪原为鲜卑拓跋部酋长,淝水之战后,前秦衰落,他乘机摆脱前秦的统治,恢复拓跋部祖先所建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