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相聚得言,皆有益也,则此甚善。

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间讨论, 是十分有益的, 这样做是很好的学习形式。...

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努力向上加强修养, 就安于天命而自乐, 安于天命而自乐就不会埋怨什么人;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就有利于修正自己, 修正自己就不会存在过错。...

人之蕴蓄, 由学而大, 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 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 以蓄成其德。

人的学识积蓄, 是由不断学习而逐渐扩大的, 在于多方面广泛了解古代圣人贤才的言语和行为, 考查他们的事迹以察看其是如何实践的, 体会他们的言论以探求其内心思想。 认识了解了他们, 便能用以培养成就自己的品德。...

仆少好学问, 自五经之外, 百氏之书, 未有闻而不求、 得而不观者; 然其所志惟在其意义所归。

我自幼爱好学习, 除了学习 《易》、 《尚书》、 《诗》、 《礼》、《春秋》五部经书以外,对于诸子百家的书籍,我没有听说后而不去求借、 借到后而不去阅读的。 不过我读书所追求的只在于弄清文章的内容旨意。...

精华搜未竭, 骚雅琢须全。

对于他人作品中的精华, 要锐意穷搜, 并且反复琢磨, 力求真正的、 全面的理解。...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识别摒弃虚华形式的诗篇, 学习继承《国风》、 《小雅》的风格, 辗转不断地学习, 增益自身的知识, 并且广为拜师求教, 这样也就会成为你们的老师。...

狂夫之言, 圣人择焉。

对于狂妄无知的人的话, 圣人也会择善而从。...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 却有纯白的狐皮大衣, 这是集取众多的白狐皮加以拼缀而成的。 博采众长, 这是古代圣明帝王能够建功扬名的根本所在。...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

或许有什么都不懂而在那里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样做。多听, 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 多看, 然后记在心里。 这在知识上比生而知之的人是仅次一等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用别的山上的璞石, 可以磨治成玉器。...

读书贵多,冀其博而能通;行善贵多,冀其专而能久。

读书的可贵在于多读,希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通晓明彻;做好事的可贵在于多做, 希望不仅心志专一坚定, 而且持之以恒。...

琴不可不学, 能平才士之骄矜; 剑不可不学, 能化书生之懦怯。

弹琴不可不学,它能够平息有才者的傲气;舞剑不可不学,它能消除读书人的懦弱。...

多一分知解, 便多一分不自在。

多一分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多一分事务, 多一分不自在。...

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亦未有不多而能透者。

读书不明瞭透彻, 读得再多也无用, 然而也没有不大量地诵读而就能够透彻的。...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熟读万卷书籍以掌握丰富的书本知识, 行走万里路程以取得丰富的实践知识。...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多才的人像曹子建那样, 储存八斗的才识; 博学的儒士知识富有, 胸中装满五车书。...

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

一定要读尽天下的书, 通晓古今往来的事, 然后才可以下笔著述。...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

一个人如果不幸居住在穷乡僻壤,又没有车马凭借出外游学,就应当独自广泛地学习,向书本中仔细地请教,与古人讨论学问,以此探求是非曲直之所在。 这样大概可以获得五六成的学识。 如果既不愿出门求学, 又不在家读书, 那么不过是个对着墙壁一无所见的人。 即使像孔...

人苟遍读五经, 略通史鉴,天下之事, 自可洞然, 患在为声利所迷而不悟耳。

人如果能读遍 《易》、 《书》、 《诗》、 《礼》、 《春秋》五经, 稍微地通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 天下的事情自然会观察得很清楚。怕就怕一个人被声色利欲所迷惑, 还不知醒悟。...

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

孔子弟子颜回差不多达到圣人的地步了,还这样说:“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