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天下之大福者,必先天下之大劳。

享受天下最大的幸福的人, 一定要先经受天下最大的劳苦。...

凡事较之最苦则乐,得失听之有命则安。

大凡事情, 与最苦的比较一下, 就会感到是享乐; 获取和失去听任命运的安排, 就会安心了。...

得何足喜, 失何足忧。

就是得到了又有什么值得欢喜的; 失去了, 也没有什么值得忧愁的。...

才能技艺, 让他占个高名, 莫与角胜。 至于纲常大节, 定要自家努力, 不可退居人后。

在才能技艺方面, 要让他人占居一个好的名声, 不要跟人家竞争。至于三纲五常这些大事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自己努力进取,不能退下来甘居人后。...

取与是一大节, 其义不可不明。

获取和给予是事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们是否合乎正义不能不明确下来。...

夫子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言先其难者,其后当自获,非谓全不求获, 全无所为。

孔子说: “仁者先难而后获。”是说先作艰苦的努力, 而后自然会获得结果, 不是说完全不要求获得结果, 完全无所作为。...

得之易, 失之易; 得之难, 失之难。

得到它容易, 失去它也容易; 得到它难, 失去它也难...

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生?

为人一世只要知道满足, 什么地方不能平安地度过一生呢?...

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 好礼则安处善, 乐循理, 亦不自知其富矣。

整天快乐, 则会心宽体胖, 忘掉了贫困。讲究礼节, 则安于友好相处。 安乐度日且能遵行常理, 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这就是已经富有了呢。...

学足乎己, 则不有知于上, 必有知于下, 不有传于今, 必有传于后。 不幸而不见知于上下, 既不传于今, 又不传于后, 古之人盖犹不憾也。

对自己来说, 学习的知识很充足, 那么不能被君主或上级了解, 也一定会被下级或平民百姓所知道; 不能流传于当世, 也一定会流传于后代。不幸的是没有被上下级知道,既没有流传当世,又没有流传于后世, 古代的人对这些一概不感到遗憾。...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高兴, 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哀。...

立身成败, 在于所染。

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失败, 在于如何对待环境的影响。...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活着要做男儿当中的英雄, 死了也要为壮士树立楷模。...

劳苦之事则争先, 饶乐之事则能让。

劳累辛苦的事情就争先去做, 实惠享乐的事情则能够相让。...

律己宜带秋风, 处事宜待春风。

约束自己最好带有秋风扫落叶的严厉; 为人处事最适宜的是像等来的春风那样温和清爽。...

人不可自恕, 亦不可令人恕我。

人不可自己宽恕自己, 也不能让别人宽恕我。...

日夜痛自检点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责人密,自治疏,可不戒哉!

日日夜夜地彻底检点自己尚且没有空闲, 哪里还有功夫检点他人! 责备别人很严, 自我控制很宽, 能不警戒吗?...

李元衡《俭说》云:“贪饕(tao涛)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 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仇, 不若俭而养福; 放肆以逐欲, 不若俭而安性。”

李元衡的《俭说》上说:“贪得无厌招来了耻辱, 不如节俭一些保持廉洁; 有所求而请托于人违犯了道义, 不如节俭一些保全气节; 掠夺别人积聚下仇恨, 不如节俭一些创造幸福; 放纵行为追求达到欲望, 不如节俭一些安定心性。”...

凡人之患二: 曰私,曰蔽。私生于欲之失,而蔽生于知之失。

大凡人的忧虑有两个方面: 一个叫私心, 一个叫蒙蔽。 私心滋生于欲望的过失, 而蒙蔽则产生于知识的贫乏。...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听到别人的指责后应当抓紧自己的学习, 听到别人的赞誉后应当自己有所担心。...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