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

(秦策) 一个人若欲行一百里路,则一定得行至九十里路时,才能算是走完一半的行程。因为通常最后十里途程,最为困难。这是比喻做事开始时非常容易,但是愈到未了则愈困难。...

战国策

《战国策》三十三篇,汉刘向所撰。 最初名称并未统一,《国策》、《修书》、《长短书》等均为其别名;卷数也不一定,《汉书》艺文志中载为三十三卷,《隋书》经籍志中则只有三十二卷。 此书内容以叙述战国时代周天子,以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源休传) 用血水来洗血渍,只会使污迹更大。这是比喻以牙还牙,只会使仇恨加深别无益处。 (参考) 可汗使谓休曰:“汝国已杀突芦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孙思邈答卢照邻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隐逸 孙思邈传) 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胆大心细。(这是孙思邈答复卢照邻的话。)...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朱敬则传) 一个人终身只让路而多走的距离,全部累积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步。因此若以谦让的态度处世,则所获得的收获一定较损失为多。...

(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

(刘禹锡传) 免葵、燕麦不断在春风中摇曳。比喻徒俱虚名,不合实际之意。...

唐书

《唐书》一共一百二十五卷。为宋欧阳修与宋祁所合撰。其中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是由欧阳修所执笔,而列传一百五十卷则是由宋祁完成的。在欧、宋合撰《唐书》之前,刘等人已奉令完成《唐书》,因此为便于分辨起见,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

唯称(纬)好须,无他语。

(房玄龄传) 由于对方没有任何值得赞美的才干与成就,所以只好称赞他的胡须。 唐代宰相房玄龄在听到李纬被升任为尚书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赞美李纬的胡子非常美丽,言下之意,即表示李纬实在没有任何值得褒奖的才干。...

(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

(冯跋载记) 不知道贤人就在附近,而迂回至远方寻求。...

(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砾间。

(王衍传) 有如珍贵的珠玉混在无用的瓦石之中。比喻才之处平庸之中。...

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

(符融载记) 落笔即成文章,耳闻即可成诵,只要看过一次,便能永远不忘。...

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应詹传) 即大家一同共享苦乐。...

忠孝之道,萃于一门。

(下壶传) 忠臣孝子俱出于一家之中。...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卫玠传) 由于贤能俊秀的人站在身边,而使人为自己的粗率而感到惭愧。(这是王济所说的话)...

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孙楚传) 文章是由感情所产生的,而感情必须依靠文章才能表达出来。...

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其意气相期如此。

(刘琨传) 祖生是晋朝人,与祖逖为友,二人俱有收复故土之志。祖逖受朝廷任用后,曾写信给亲友,表示欲矢志报效国家,但却深恐祖生较自己先策马收复中原建立功勋。故后世即以祖生先鞭,引喻为凡事较他人先下手之意。 (参考) 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其意气相期如此...

(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羊祜传) 天下事总有十之七八是不如意的。(这是羊祜所说的话)...

广客蛇影。

(乐广传) 意即过份担忧虚幻不实的事情。 晋朝乐广一次在家中宴请一位好友,但是自从请客之后,这位好友一直都未再来拜访。这使得乐广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便亲自去探望他,希望了解其中缘由。这位朋友告诉他前次在宴席中饮酒时,看到杯中有一条蛇,但是由于当...

欲烧其笔砚。

(陆机传) 观赏他人的诗文之后,发觉自己缺乏文才,恨不得把自己所用的笔砚统统烧掉,从此不再舞文弄墨。...

势如破竹。

(杜预传) 工人在剖竹的时候,只要剖开最初数节,其后各节无须用力,刀刃经过即会自然破裂。故一般人均以此比喻军队气势猛烈,没有人敢抵挡之意。 (参考)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