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每年都可能有天灾,人们应该防备灾荒。每个夜晚都可能会有盗贼出现,要时常警惕。 【评析】 意指,作为一家之主要事事注意: 每年都要有防饥荒的意识,每夜都要有防盗贼的准备。即使在今天,其警策之意还是十分必要的! 毛泽东60...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应该作出决断而犹豫不决,就要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后患无穷。断: 决断; 乱: 祸乱。 出处: 西汉·司马迁 《史记·春申君列传》 “语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评析】 战国 “四君子”...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 古代格言,出自 《论语·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宋·朱熹 《集注》: “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意思是: 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要改正; 如果没有...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评析】 古代格言。此句极具朴素的辩证关系,其意是: 长到了极限反而就变成短了; 反之,短到了极限反而变得长了,和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的意思相近。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年的农历节气夏至和冬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夏至的这一天,白天白昼最长,越过...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释义】 这是句 民间俗语。意思是: 人与人要讲求信誉,借了人家的东西,应该及时还给别人。 【释评】 这个“一借一还”看起来是个简单问题,有时它却反映一个人的诚信态度,乃至品德问题! “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之一。缺失了它,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错过机会,很难再得到。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 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 【评析】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彻通分析天...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释义】 民间谚语。“光阴”、“岁月”都是代指时间。似箭,如梭比喻速度快。 一般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快,对旧人及故事已远去感到无奈和遗憾。但是“时间总属于那些勇敢飞翔者”。英语中也有同样的谚语: Time is always with the people who have courage to...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阻止人民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进行批评,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 《国语·周语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评析】 民之 “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成败...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