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在宥) 进入到无穷的门,游于无极限的野外,反归于寞寂的境地。应变于天地之间,和大自然成为一体,融合于万象之中,这就是老庄的理想生活。...
(外篇 在宥) 拥有大的东西的人,对于其他的物都不复见其为物。 比方说,亿万富翁,如果还挂虑五元和十元的少数金钱,那就不成其为亿万富翁。...
(外篇 在宥) 达到诚道,意指能达到无为放任的自然境界,才可说是到了道。 黄帝听说广成子是达于至道的人,所以去访问他,请教他的根本精神。广成子就告诉他说,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时候要虚心,用耳朵去听时也要虚心。也就是说,凡事都能虚心的话,就没有不知道...
(外篇 在宥) 人间的心原来是平静的,就像渊一样的既深又静。如果把这平静的状态加以扰乱的话,反而会扰坏了政治,而人民不得安其生了。 参照“治大国若烹小鲜”。...
(外篇 在宥) 治理天下,若能无为而任物之自为,就是最上的政策,这才是圣王的政治。 “在”是自在,就是不使它灭亡而存在的意思。“宥”是宽,就是容许一切的事使他放任于自然。...
(外篇 胠箧) 小偷也有小偷的道理在。原来上智和圣道,都是为盗贼而准备的东西。要看透仓库里面财物的多寡,这就是小偷的道,也就是圣。盗窃时,最先进入仓库的就是勇。撤退的时候,而己留在最后,而让同伴先逃走,这就是义。要辨别盗品的好坏就是智。把盗品...
(外篇 胠箧) 圣人产生,判定道德,可是如果把道德用于坏的方面,那么盗贼就产生了。 这是因为大盗贼也能把圣人所倡行的道德,用之于不好的方面的缘故。...
(外篇 马蹄) 工人把树木经过加工而制成器物,这可说是做家具工人的罪恶,因为他们残害了自然的物性。 “朴”就是刚从山上砍下来,而未经雕刻的原木。这原木被刻制,就失去了原来的本性,而不能保持其素朴自然。 人世间事,亦复如此。圣人以仁义礼制而毁坏了...
(外篇 胠箧) 为了要想办法严紧的守卫财产,反而被偷走,这种措施就如同为盗贼而包装一样,使盗贼更容易偷...
(外篇 骈拇) 庄子做了一个有趣的譬喻。有一个叫臧(仆人)的男人,和叫做谷(婢女)的女人,两个人在一起看羊,不幸均让羊跑了。因为臧在读书,而谷在赌博的关系。 的确,读书和赌博完全不同,可是在怠忽了工作而失去羊这一点是相同的。 在世上,类似这样的事非...
(外篇 骈拇) 从事马的生意,或是治疗病马,以马为生活的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把普通的马善加管理。 可是实际上,他们反而是害了马。因为他们把马的蹄切了,又割了它毛,然后将它们关禁在马房。因为这缘故,所以十匹马就要死掉三匹。又为了要训练,而在马上加装...
(外篇 马蹄) 老庄一派所主张的至德之世,就是没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没有智者和愚者的不同。人民不看,也不听,没有希望,因之也无所失望。不想多知道事情,因为多知事,反而多增加烦恼。这样的世界,即称之为“至德之世。”...
(外篇 骈拇) 小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丧失了生命,圣人却是为了天下而牺牲自己。 目的虽不相同,可是,对于把自己作为牺牲,却是一样的结果。这就是老庄一派学说的观点。...
(外篇 骈拇) 小鸭的脚比普通鸟短,可是把它接长的话,鸭子反而觉得困惑。又鹤的脚虽很长,但是,如果把它切短,鹤反而会因而悲伤。因为鸭与鹤的脚,虽有长短的不同,可是自得逍遥之乐。愚惑的人想截鹤脚之长来续鸭脚之短,使两者相齐,这在那一方说来都是乖...
(外篇 骈拇) 天下是有真常自然之性的。人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当然的姿态,有当然的形躯。如果要完成人间本来的生性,就必须依循着本性而行动。...
(内篇 应帝王) 在南海有叫做倏的神,在北海有叫做忽的神。有一次,倏和忽来到中间土地浑沌住的地方游玩。浑沌很欢喜,以优礼来款待他们。倏和忽对于浑沌的好意很感激,所以商量该用什么方法去报答他的好意。经过商量结果,想到浑沌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也没...
(外篇 骈拇) 太过于明察,反而会错觉了真正的颜色,像绫锦等的色彩,是太过于用心了。 “骈”是脚的大拇指与食指相连,合为一指。因为不用的肉附上去了,所以“骈于明”就是过分的明察。“五色”是青黄赤白黑。青与赤为文,赤与白为章。“文章”就是彩色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