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二

2022-08-15 可可诗词网-杜牧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该诗表现与亲人离别时的悲愁,这既是旧的,也是新的和永恒 的主题。“多情却似总无情”句所表现的是,过去常常认为自己是个多情的 人,而今天在告别的酒宴上才意识到,由于悲伤到了极点,反倒变得茫然 若失,哭笑不能,只有默默无言呆呆地饮酒而已。后两句巧妙地接前两句, 用烛泪来表达自己深切的悲伤。从燃烧的烛芯中涌出来的烛泪点点滴滴,恰 如人的眼泪一般不断外流,下坠。诗人一边望着蜡烛的烛光,一边与离别的 意中人默默相视,不知不觉间已到天明。
这是作者和情人分别时写的诗。这位情人,是扬州的一位妓女。由于 古代的婚姻并不是爱情的产物,现代所说的爱情关系,在古代仅在官方社会 以外才有。那么,诗人和处在官方社会以外的妇女——这位姑娘发生了爱 情,并且在和她分别时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也就不足为奇了。蜡烛二句,可 以和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比美,是拟人化手法的典范。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 zènɡ bié èr shǒu · qí èr 》 
    《 赠   别  二 首   · 其 二 》 
    .[ tánɡ ]. dù mù.
    .[ 唐   ]. 杜 牧.
    duō qínɡ què sì zǒnɡ wú qínɡ , wéi jiào zūn qián xiào bù chénɡ 。 
    多  情   却  似 总   无 情   , 唯  觉   尊  前   笑   不 成    。 
    là zhú yǒu xīn hái xī bié , tì rén chuí lèi dào tiān mínɡ 。 
    蜡 烛  有  心  还  惜 别  , 替 人  垂   泪  到  天   明   。 
  • 《贈別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1】 多情时的样子就象没有感情,别筵上,凄然对杯,不见一丝儿笑影。蜡烛还如有心人可怜离别的人儿,为我们泪水涟涟,一直流到天明。
    (孙基林译)
     
     
    【译文2】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今译
    太深的情感,常常象是无情,
    只觉得在离筵里,再也难以笑成。
    红红的蜡烛,似乎也懂得惜别情重,
    替我们一滴滴垂泪,直到天明。
  • ①多情: 多愁善感。
    ②樽: 盛酒器具,陶瓷酒坛。
    ③有心: “心”指蜡烛的“芯”,把烛芯变成惜别之心。
    ④垂泪: 指蜡烛溢流的烛泪,比喻人的眼泪。
  • 【鉴赏】 这是继上一首续写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诗。首句言,与情人不得不离 别,感情是复杂的。平常欢会,爱得极深、极多情,而在饯别之时,泪眼相对,默默无言, 好像是二人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无情,诗人把这种真实的离别之情完全写出来 了。次句说,面对情人,举杯道别,想强颜欢笑,让对方高兴,可是怎么也笑不起来。想 笑是“多情”,“笑不成”也是“多情”。此句把离别与不忍离别的矛盾心情,委婉地表达 出来了。后二句借烛泪抒发惜别的感情。“蜡烛有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无情之 物化为有情之物,是说别宴上燃烧的蜡烛,有惜别之心,也在替我们的离别而伤心流泪 啊! “替人”二字,使伤心之意更进一层;“到天明”,写出了长夜不忍分离的情景。此诗 写离别不著悲、愁等“情”字,而真挚之情蕴含诗中,真能令人“黯然销魂”矣。此诗用语 精炼流利,俊爽柔美;情思缠绵悱恻,尤为动人。此诗风流蕴藉,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也可见诗人风情张扬的一面。
     
     
    【总案】 此诗贵在“蜡烛惜别”,借物抒情,以拟人、移情手法写离别之苦。抒发诗人对所爱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总”,写出情之深,爱之切。“多情”与“无情”相反衬,不忍离别而又事与愿违,这种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委婉尽致,生动、细腻。这首诗重点写心态、写离情。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赠别》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一般据第一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句, 断为文宗大和九年(835),行将离扬州幕府、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与歌女分别而作。然细考其平生行踪, 则知实为江西歌妓张好好, 时当是年秋天,地点在洛阳东城, 因杜牧已分司东都 (唐代以洛阳为东都), 另有 《张好好诗》赠之,小序云: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传师)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 公移镇宣城, 复置好好以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 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诗中说: “君为豫章妹,十三才有馀,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 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 特使华宴铺”, 又言: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 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 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深情挚意,溢诸笔墨外,正可与此诗互相参看,所以,近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亦判定“为张好好作也。……‘娉娉袅袅十三馀’句,当是初与好好别时所作。前首言其美丽,后首叙别,‘似无情’、‘笑不成’,正十三龄女儿情态”。按,刘说时间不确,此二诗当系久别后于洛阳重逢所作,前者追忆初见时好好丽姿,又因刚离开扬州,对比之下,才觉得那里虽十里长街美女云集,也 “总不如”印象中当年的好好;后者则就现实情境摹写。由于两首诗有联带关系, 自成整体,背景又比较复杂,故须辨析明白,始能更深刻地理解它, 因之多烦辞费,先详为言之。
     
          下面再来看诗中是怎样描叙的。
     
          分别时眷恋不舍,直至赠诗述怀,本系“多情”的具体表现,但是,情到极深极浓处,反而觉得不需要言说也无从说起了,因为两心息息相通,早已理解透彻,如今迫于情势,只得离去,实属万般无奈,还能再说什么、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也唯有默默垂首相对,无言地吞咽着痛苦,免得再给彼此增添新的烦恼;或许是在回想着从前聚会的欢乐,聊以用作今日的慰藉吧……总之,这里没有那种涕泣诉说、气竭声嘶的习见场面,所以, 乍由表象看, 却似 “无情”了。其实, 宁静的外表下潜伏着热情的回流,哀痛至极反归于平淡、不著痕迹了, 这正是熟谙言情者的真切感受, 一个“总”字便曲曲传神, 直达心灵的最细微处。
     
        既然伤心入骨,那么,在今晚的饯别酒宴上,就深深笼罩着一层黯淡沉重气氛,每当举起金樽道别,表达对未来路途的诚挚祝愿时,无论怎样强作欢颜,都觉得 “笑不成”。一个“唯”字由上面的 “总”字贯下, 又是它的补充反证:暗示只缘于“多情”,才悲痛难禁,无法掩饰各自的至性流露, 故使这最后相聚的宝贵时刻也在伤感凄切中度过。
     
          前两句纯然是主观意态的述写,通过动作展现深层内心世界;后两句虽承此径下, 却又变移视角, 引物传喻, 着重于描摹特定客观景象,并不直接落实到情感抒发方面。“蜡烛有心”,系从绛蜡之有烛芯的本事生出,拟想它亦具 “惜别”之心, 是以那燃烧时不断滴落的浊泪, 就被认为 “替人”的离别而哀伤所使之然了。这里运用错位联通的表达方式,前因后果丝丝入扣,设喻的贴切巧妙尤具匠心,但最重要的,仍在于整体境界的丰厚婉曲。试思桌旁照明的 “蜡烛”尚 “垂泪到天明”,身当其间的离人该如何呢?他们深邃绵长的怨怅痛苦自然全盘毕现;“到天明”又点出时间流程表示别宴在通宵进行,则缱绻难舍、缠绵悱恻的神态情状就完全可以想见由于上述 “不写之写”, 遂教 “赠别”的题旨得到生动深刻地表现。
     
           这首诗不用 “悲”“愁”“相思”等字, 只就人物情态动作与某种相关物象, 曲笔渲染烘托,那满腹心事便历历纸上,让人体味不尽。这当然是基于真挚热烈的情意, 但精巧的构思与娴熟的艺术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  
       诗人离任扬州入京,与相知歌妓举袂,赋《赠别》二首。其一,全用赞 颂笔调,寓蓄离别意绪。这首则着力抒写饯行场景,表达依依眷恋的心怀。
     
        前二句,摄取特写镜头,透示矛盾的心境。在临别夜宴上,诗人想到她 平日里脉脉多情,却总似未觉其对自己有情;今夕面前摆着酒樽,心塞悲 凄,相对无言而坐,只是感到强露笑脸不成,难以形成欢趣、人生有这种规 律性的情况,当一种感情已经获得,往往不以为然,一旦将要失去,才深有 所悟,意识到它的可贵。这里正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波动,具有一种哲 理意味。“却似”言无情,“惟觉”言有情,一顿一折,相反而相成,写心 态转迁,乃见一往情深。不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来直接袒露,却用“惟觉 樽前笑不成”间接表现,诗句活脱而成“诗眼”。平日相聚,欢歌笑语,是 谓多情,而今“笑不成”,是谓远行顿失“多情”。一个“笑”字,照应起 手,又一隐悲愁,境界全出。
    后二句,转笔咏物,借物寄情。筵席上,点燃着蜡烛,烛花闪动,烛泪 流注,若怀有惜别的心情,不断替这一对相知垂泪,一夜到天明。当“蜡炬 成灰泪始干”之时,也是分离的悲剧开始之际。“有心”、“替人”,寻常 词语入句,勃然生色,若蛟龙出渊,腾跃起来。既是以含情之眼视物,则物 亦生情,人间相别,蜡烛有心,也为之伤悲,离情最苦,不堪言状;也是以 物之情写人,富有象征意义,烛心与人心,蜡泪与眼泪,主客体结合,若即 若离,二人心心相印,已是难舍难分。“到天明”,点出别宴延续之久,亦 折射出二人之依依惜别。而天明的背后,隐藏着“天隔一方”的结局,男女主 人公陷入无法自遣的悲境。甚得“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之妙用。
     
        诗的象征手法,可比拟于李白的诗句: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意境相似。后人亦有学步。宋晏几道《蝶恋花》有“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 空替人垂泪”的词句,即由此化出。
     
       此诗写艳情,厚重而不轻佻,诚挚而不薄幸,看来杜牧和这位年少歌妓 是有真情实感的
  •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二月,杜牧由淮南节度府掌书记转监察御史,离开扬州,奔赴长安。这两首诗是留赠扬州某歌女的,诗人时年三十三岁。至于歌女为谁,已不得而知。
     
          第二首重在惜别。写得比较含蓄蕴藉。
     
          诗人对这位歌女如此钟爱,但是重任在身,不得不马上离别,其难分难舍之情,可以想见。诗人在表现上又煞费苦心。他不再从自己的角度着眼,而是从自己和歌女双方落笔了。
     
           诗以感喟起笔,寓叙于议:多情却似总无情。先肯定彼此之“多情”,唯其多情,表现出来的却象是“无情”似的。一个“总”字,下得那么绝对,仿佛无一例外。这一感喟,蕴含了多少人生的体验和生活的哲理。以“无情”写“多情”,正说明多情到了难以复加的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诗人接着以具体的情景作回答:彼此捧着酒杯,默然无语,想强装笑颜来宽慰对方,但总觉得强装不出来。表面看来,这不是显得太“无情”了吗?其实,这正是深心太“多情”的缘故。惟其“多情”,才出现“笑不成”的尴尬局面:彼此黯然销魂,惨然伤情。一个“惟”字,表示舍此无他,情味更浓。这种相反相成的手法,将难分难舍的情感表现得更加委宛曲折,也更加深切动人。
     
           如果说诗人不以“哭不成”而以“笑不成”来表现别情,已令人折服,那么,借蜡烛以象征别情,衬托别情,更显得新颖别致。蜡烛“有芯”,点燃后会有蜡泪下流,在诗人意念上,宛如蜡烛“有心”,在为即将分别的一对情人垂泪。“惜别”,乃人之常情,现在移于蜡烛,并借“芯”谐“心”,使蜡烛也富于人情。一方是情人“笑不成”,一方是“蜡烛垂泪”,并比之中,相映之下,虽然不写情人垂泪,而垂泪之状如见;蜡烛尚能“替人”垂泪,则情人垂泪当更多,诗的感情更深一层。蜡烛垂泪,直到天明。则情人垂泪时间之长,不言自明;其天明时揪心的痛苦,亦可想见。
     
          于邺《扬州记梦》载: “牧少隽,性疏野放荡,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从这两首诗作来看,当属不虚。这两首诗寓真情于形象之中,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在表达真情上是一致的:不流于轻薄,显得倩丽而高雅。在表现手法上又是有别的:第一首暗中作比,极力夸张,既有实写,又有虚拟,其烘托比照,使形象异常鲜明;第二首议论陡起,移情于境,既诉诸言内,又诉诸言外,充分调动了语言的抒情性、启发性和暗示性,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诗人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这就是诗情美和意境美的创造。诗人注意到总体风格,这就是情韵缠绵、豪宕艳丽的特点。在林林总总的惜别遗赠之作中,此诗可谓别具一格。
     
          钟嵘称张茂先惜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喻凫尝谒杜紫微,不遇,乃曰:“我诗无绮罗铅粉,宜不售也。”……子美“并蒂芙蓉木自双”,“水荇牵风翠带长”,退之“金钗半醉坐添香”,牧之“春风十里扬州路”,谁谓不可入黄钟官耶?
     
          (黄彻《巩溪诗话》卷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