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其二

2018-05-02 可可诗词网-李商隐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本诗抒写了一颗在情感旅途上屡遭挫折的心灵,渴望爱情,追求爱情,而又怕再次受到伤害的复杂感受。
 
    首联写眼前之景: 飒飒东风,揉着细细雨丝飘舞,连天碧叶的荷塘外,传来轻轻的雷声。蒙蒙烟雨笼罩了天地,夹杂着细雨的凉风轻盈而温柔地裹过来,雨中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荷叶,空中隐隐的雷声,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缥缈清新的世界。在这样的时刻,心会变得格外柔软而敏感,多愁善感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涌出许多遐思和联想。
 
     颔联以物喻事,写爱情的力量: 蟾蜍状的金属香炉上有衔接的钮,很坚实,烧香的时候还是可以填入香料; 井很深,但装饰有玉虎的辘轳牵动井绳仍然可以打上水来。“香”“丝” 谐“相”“思”,也寓意相思无孔不入,无穷无尽。
 
     颈联以贾氏爱韩寿俊少和宓妃慕曹植才华的典故说明爱是无法遏止的: 贾充的女儿贾午暗中见到她父亲的小官韩寿年轻貌美,偷偷与之相爱,贾充知道后,将女儿嫁给了韩寿; 曹植想娶甄氏,曹操却将她赐给曹丕,甄氏后来被郭后所迫自杀,曹植来京城时,曹丕将甄氏的玉镂金带枕给了他,曹植带着枕头回去,晚上歇息在洛水上,梦中与一女子相会,醒来后作了 《感甄赋》,即《洛神赋》。古人的悲欢离合,寄予了诗人心中太多的爱恋情怀。
 
      但爱得越多,受的伤害越深,尾联陡转,诗人告诫自己:春天来了,但春心不要和春花争着萌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片片相思都会化为灰烬。这愤激不平的诗句是诗人遭受感情创伤的真实流露,包含着痴情后的绝望,深爱后的伤痛,付出后的幻灭……诗人不是不要去爱,只是爱带给他太多的无奈。萌动的春心照应开头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春天,全诗结构自然严谨,情感细腻,表达婉转优美。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无题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 wú tí èr shǒu 》 qí èr 
    《 无 题 二 首   》 其 二 
    .[ tánɡ ]. lǐ shānɡ yǐn 
    .[ 唐   ]. 李 商    隐  
    sà sà dōnɡ fēnɡ xì yǔ lái , fú rónɡ tánɡ wài yǒu qīnɡ léi 。 
    飒 飒 东   风   细 雨 来  , 芙 蓉   塘   外  有  轻   雷  。 
    jīn chán niè suǒ shāo xiānɡ rù , yù hǔ qiān sī jí jǐnɡ huí 。 
    金  蟾   啮  锁  烧   香    入 , 玉 虎 牵   丝 汲 井   回  。 
    jiǎ shì kuī lián hán yuàn shǎo , mì fēi liú zhěn wèi wánɡ cái 。 
    贾  氏  窥  帘   韩  掾   少   , 宓 妃  留  枕   魏  王   才  。 
    chūn xīn mò ɡònɡ huā zhēnɡ fā , yí cùn xiānɡ sī yí cùn huī 。 
    春   心  莫 共   花  争    发 , 一 寸  相    思 一 寸  灰  。 
  • 《無題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翻译1】

    飒飒东风里迷蒙的细雨飘来,
     
    芙蓉池塘外响起一阵阵轻雷。
     
    蟾形熏炉烧香料从鼻钮填入,
     
    用玉虎辘轳牵动井绳打水回。
     
    贾氏敢窥帘偷爱美少年韩寿,
     
    宓妃留锦枕倾慕曹植的高才。
     
    切莫让萌动春情与春花竞发,
     
    只因寸寸相思都会化为烬灰!
     
     
     
    【翻译2】
    飒飒细雨从东南方飘来,
    荷花塘外响起隐隐轻雷。
    香炉锁合,烧香自可进入;
    井水深深,辘轳牵绳能回。
    贾氏窥帘,爱韩寿的少俊;
    宓妃赠枕,慕魏王的文才。
    春心啊切莫跟春花竟发,须知寸寸相思都化为寸寸尘灰!
  •  
    【注释1】
     
    ①金蟾:铜制香炉开关小机纽,名曰鼻钮,作蟾蜍之形,可开启放入香 料。
     
    ②玉虎:井上辘轳,取水之具,饰以玉虎。牵丝:引水之井绳。
     
    ③“贾氏”句:贾氏, 西晋权臣贾充之次女。据《世说新语》载:贾氏于帘内偷窥父之属官韩寿,见其貌美,爱 之,遂私通。贾氏将御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充觉,许其成婚。
     
    ④“宓妃”句:洛水女神, 这里指曹丕的皇后甄氏。《文选》李善注:曹植求甄氏为妃,而曹操将其给予曹丕,植思 念不已。黄初三年,植朝京师见丕(时丕为魏文帝,甄后已被郭妃谗死),丕将甄后所枕 之玉镂金带枕赐植,植回封地,途经洛川,憩息水畔,思念甄氏,忽见甄后前来曰:“我本 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今与君王……”植心有感焉,遂作《感 甄赋》。后魏明帝易其名为《洛神赋》。魏王:指魏之东阿王曹植。
     
     
     
    【注释2】

    ①飒飒句:隐喻女主人公春心的萌动与迷茫。芙蓉句:隐喻女主人公的期待、希冀。化用了《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之意。 
     
    ②金蟾二句:暗喻幽闭环境之中,仍然情窦为开,心有所牵。其中“香”、“丝”谐“相思”之意。金蟾,指金色的蛤蟆形的香炉。玉虎,井上的辘轳。丝,井绳。
     
     ③贾氏窥帘:指贾充女儿嫁韩寿事。掾,僚属。指韩寿。宓妃留枕:魏时甄氏原为袁绍儿媳,后被曹操许给曹丕。甄氏死后,曹丕将其遗物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后来曹植梦见甄氏告诉他,自己本钟情于他,故留下枕头给他作纪念。宓妃,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而成为洛神。此借指甄氏。魏王:指曹植,曹操子,魏国陈王,谥号思,亦称陈思王,才华横溢,有才高八斗之誉。 
     
    ④春心:相思之情。
    【注释1】
  • 【集评】 清·朱鹤龄:“窥帘留枕,春心之摇高极矣。迨乎香销梦断,丝尽泪干,情焰炽然,终归灰灭。不至此,不知有情之皆幻也。乐天《和微之梦游诗序》谓曲尽其妄,周知其非,然后返乎真,归乎实,义山诗即此义,不得但以艳语目之。”(《李义山诗集笺注》)
     
    清·胡以梅:“一二言阴蒙而天日为蔽。三四言隔绝不通。五六羡古人之及年少而用才。七八不能与众芳齐艳使人灰心耳。”(《唐诗贯珠串释》)
     
    清·纪昀:“起二句妙有远神,不可理解而可以意喻。贾氏窥帘,以韩掾之少;宓妃留枕,以魏王之才。自顾生平,岂复有分及此,故曰‘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四句是一提一落也。四首皆寓言也,此作较有蕴味,气体亦不堕卑琐。”(《玉溪生诗说》)
     
    今·罗宗强:“首联是一个写实性意象,颈联借喻爱慕之情,尾联写爱恋之情的浓烈与失望的难以忍受的悲伤。但是颔联写什么,却就难以猜度。……由于这一联与上下各联并无明确的联系,全诗的意象便割裂开来,成了若干意象的片断组合。要确切说出它的情思发展的明晰线索是很难的,但却从这些片断意象的组合中表现出了一种朦胧情思:热烈的恋情与失望的悲伤。”(《唐诗小史》)
     
    【总案】 本篇写幽闺女子风雨怀人的情思与相思无望的痛苦。全诗从写实角度看,似断似续,意绪埋没过甚;从表现心象的角度看,则虽横云断岭,实有神无迹,它是追求与幻灭两种心象的交相映现。首联凄迷杳冥之景与低回怅惘之情浑然一片,而女主人公独居有怀、宛若有待的心态也仿佛可见。颔联含意隐晦,歧解纷出,但从表现心象看,则是在孤寂隔绝的境况中时时被启动牵引的情思的外化。腹联是情思缠结时的内心独白,两个事典所显示的,正是“春心自共花争发”的心态。尾联陡转,萌发的春心烟销灰灭。而在绝望、幻灭的悲愤中,又透出春心的不可抑止与泯灭。这种期待追求到幻灭的心象序列,所蕴含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爱情生活,而可旁及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无题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首联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这里既隐隐传出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正在萌发跃动的春心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这种“象外之致”,和诗歌语言的富于暗示性有密切关系。东风细雨会使人自然联想起“梦雨”的典故和“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楚辞·九歌·山鬼》)一类诗句;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用作男女相悦专情之所的代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纪昀说: “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或许正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所构成的深远的艺术意境,以及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颔联续写女子居处的幽寂。金蟾,是一种蟾状香炉; “锁”指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丝”指井索。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正衬托出女子幽居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所以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事物,这从两句分别用“香”、“丝”谐“相”、“思”可以明显看出。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锁幽闺的索寞,又暗示她内心的情丝在时时被牵动。由于务求深隐,读来不免感到晦涩。和上一联对照,可以看出朦胧之与晦涩,虽然貌似,实际上并不相同。
     
            后幅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颈联出句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世说新语》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贾充之西域异香馈韩寿。被贾充所发觉,遂以女嫁给韩寿。对句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 “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 (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联的“烧香”引出贾氏窥帘,赠香韩寿;由“牵丝” (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前后幅之间藕断丝连。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是无法抑止的。如果把这两句诗翻成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那就是——春心自共花争发。
     
          末联陡转反接,迸发出内心的郁积与悲愤: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即所谓“春心”),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这里,有幻灭的悲哀,也有强烈的激愤不平。透过“春心莫共花争发”的诗句,读者实际感受到的却是:春心,永远无法抑止,也不会泯灭!诗中的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幽闺少女,所谓“相思”不一定有具体的对象,或许竟是杜丽娘式的相思。唯其如此,就更能反映出有形无形的封建束缚对青年男女美好爱情的禁锢与摧残,女主人公的痛苦与呼喊也就更具典型性。这一联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除了感情的强烈和富于典型性外,还由于它在艺术上的创造性。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则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生出联想,创造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不但化抽象为形象,而且用强烈对照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的被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完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这和他失意沉沦的身世遭遇不无关系。自身的失意遭遇使他对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失意的爱情有特别深切的体验,而当他在诗歌中抒写这种失意爱情时也就有可能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像本篇和前一首,在蓬山远隔、相思成灰的感慨中,是不是也有可能融入仕途间阻、政治上的追求屡遭挫折的感触呢?
     
  •  
         恩格斯说过:“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是我国古代最善于描写这种痛苦的诗人。他传世的几十首《无题》诗,几乎每 一首都是爱情的悲歌(当然,其中也不乏如纪晓岚所说的“祖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的作品)。他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封建礼教禁锢下的青年男女,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渴慕,彼此之间地老天荒、到死方休的爱恋,以及恩情受阻、会合无期的深哀巨痛。这些诗同时也典型地展示了士大夫阶层对爱情既渴求、又懦怯的矛盾心态。这首诗就是这样一篇代表作。
     
         诗的首联写景。飒飒春风挟带着蒙蒙细雨,荷花池边传来隐隐雷声。这既写出了当时的景色,同时也微含寓意。荷花,一般都是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离骚》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句子。这两句暗示了他们的爱情,将遭受风雨的摧残,也为全诗制造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令人不安的气氛,预示着悲剧的展开。因此纪昀说: “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
     
          颔联笔触由远及近,转写抒情主人公周围的事物。这 一联赋中有比,含意深婉。金蟾啮锁,指的是一种蟾形、有鼻钮的香炉。这一句的意思说,香料在香炉里慢慢焚烧。玉虎,指的是以玉石为饰物的虎形辘轳。丝,井绳。这 一句的意思说:辘轳转动,将井绳给拉了回来。何焯评这一联道:“三句言外之不能入,四句言内之不能出,防闲亦可谓密矣。”
     
         首联以景物来暗示厄运的降临,颔联以象征手法来表现恶劣的环境和深重的阻力。但生命的萌动是无法遏止的,爱情也终于冲决了礼教的蕃篱。颈联不胜缱绻地怀念起他们曾有过的恩爱欢洽的时日。“贾氏窥帘韩掾少”,用的是《世说新语·惑溺》上的故事。韩寿貌美,贾充请他担任掾(幕僚),贾充女从窗中偷看到韩寿的容貌,私心慕悦,两人终于结成眷属。“宓妃留枕魏王才”,用的是曹植和洛神(宓妃)的故事。曹植曾倾慕甄氏,甄氏死后,曹植感念不已。后过洛水,梦甄氏持一枕相赠,后曹植作《感甄赋》(曹丕改为《洛神赋》)以纪此事。
     
           在这一联里,作者或把自己比作韩寿,或比作魏王,把对方或比作贾氏,或比作宓妃,言辞之间有多少眷恋,多少缠绵! 然而如今香销梦断,丝尽泪干。往事如烟,回首更添惆怅。因此末联 的感情突然逆转,迸发出了“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呼喊。春心,追求幸福之心。作者巧妙地以爱心和春花的欣欣向荣比照,自诫不要萌发爱的花苞,多一寸相思多 一分苦恼,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相思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作者却从香料销灰,产生了奇思妙想,创造出“一寸相思 一寸灰”的名句,既使抽象的情感物化,又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不满。
  •  
           这是 《无题四首》 的第二首,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幻灭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起联描绘环境气氛: 飒飒东风,飘来濛濛细雨; 芙蓉塘外,传来隐隐轻雷。这境象既隐隐透出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笼罩着一层凄迷黯淡的色彩。烘托出女主人公隐隐萌动的春心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这种象外之致跟诗歌意象的暗示性有密切关系。东风细雨,使人联想到 “梦雨”一类充满梦幻色彩的爱情意象; 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与唐人诗作中,常与男女相悦传情相关; 而 “轻雷”又暗用司马相如 《长门赋》 “雷隐隐而响起,声像君之车音”,透出爱情上若有所待的心态。纪昀说: “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或许正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意象所构成的渺远朦胧意境。
     
          颔联续写女子居处的幽寂。室内,深闭的蟾状熏炉填入香料后,炉烟袅袅; 室外,虎状的辘轳转动井索,汲上井水,其声哑哑。这种景象,正烘托出女主人公幽居的孤寂和永日无聊的意绪。而袅袅的烟丝和牵丝的辘轳,又是牵引女子思绪的外物,这从两句中分别用 “香” “丝”谐“相” “思” 可以看出。这一联由于意象的暗示性比较隐约模糊,意蕴相当隐晦,但在幽寂中有情思牵引的境象仍约略可见。如果起联是写“神女生涯原是梦”,那么这一联便是写“小姑居处本无郎”。
     
          诗的后两联是一个整体,不妨看作女人公的心理独白。腹联所概述的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都具有相同的特点: 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是女子方面主动向男子表白爱慕之情,而且感情之强烈可以冲破礼教的约束,越过生死的界限,从而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是无法抑止的。如果把这一联的意蕴翻成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那就是——春心自共花争发。这一联乍看似与颔联不相属,但从情思的牵引到春心的难抑,内在的意脉仍然一贯; 由上联“烧香” 引出贾氏赠香,由 “牵丝 (思) ” 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联想也自有线索可循。
     
            末联承上“春心自共花争发”之意,陡转反接,进发内心的郁愤。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其中有幻灭的悲哀,也有强烈的愤激。诗人将“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 (爱情的期待与追求) 以美好的感性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因此,尽管主人公发出“春心莫共花争发”的怨愤,读者感受到的却是春心永远无法抑止,更不会泯灭。“相思”、“灰心”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生发联想,创造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不仅化抽象的情思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因爱情的幻灭而肝肠寸断的女主人公形象,而且用强烈对照显示美好爱情理想的被毁灭,使尾联所表现的感情高潮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这首诗除尾联含意显豁外,其它各联都写得相当朦胧隐约,令人莫测其指归。这三联展现的景象、物象与事象,都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与事件的再现,而是抒情主人公的心象。首联在环境气氛的描写中所显示的是女主人公在迷惘苦闷中有所期待的心象。颔联透过物象的隐约帷幕,依稀可见女主人公在幽寂中情思萦绕牵引的心态。腹联所展现的事象则又露泄了其萌发的“春心”。由于心象本身就比较朦胧隐约,用来表现心象的景物或典故又相当隐微,因而全篇的意境便显得隐晦。但贯串全诗的那一期待、追求与幻灭的心灵历程仍依稀可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