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玄令

2024-04-2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京中清明

淡烟疏雨, 香径渺啼。 新晴 画帘闲卷, 燕外寒 犹力。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人间陈迹。 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谁向尊前起 舞? 又觉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红,笑与簪华发。 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梨花著雨,柳花飞 絮,梦绕阑干满园雪。

这首词咏的是清明时的节物风 光,寄寓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之 叹。词作写得凄婉温润,词人善于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体物工细,而造语切 近,将常见题材处理得别具一格。况 周颐《蕙风词话》云:“此词语淡态 浓,笔留神往。初春早花,方其韶 令,庶几不负此调。”

清明时节,在南方已是春光烂 漫,万紫千红,春事将近尾声,在北 方,则由于纬度的差别,还是初春转 向盛春的光景。“淡烟疏雨,香径渺 啼。”这两句描写的是: 连日春 阴,春雨蒙蒙,“做冷欺花,将烟困 柳”(史达祖《绮罗香》)。一“淡”、 一“疏”描摹春雨春烟的整体印象, 十分贴切,内含极敏锐的感受,表现 了疏雨细如愁,飞烟轻似梦的那种迷 濛景致。 啼一作鹈, 即杜鹃, 屈 原《离骚》:“恐鹈之先鸣兮, 使 夫百草为之不芳。”王逸注云:“鹈,一名买,常以春分鸣也。 ”因 为连日春阴,故小路上很少听到杜鹃 声。“新晴画帘闲卷,燕外寒犹力。 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春阴 过后,迎来新晴,使人感到精神为之 一振。画帘卷起,燕子飞入。而一股 料峭春寒也似乎随之卷入,一个“力” 字写出了春寒之重。放眼四望,只见 芳草已隐约连成一片碧色,延伸到天 际,春风所到之处,似乎一切都染成 轻碧浅绿。这后两句也可理解为春风 染碧天涯芳草,但从词原有的顺序 看,更得无理而有趣之妙,似乎不是 春风带来粘天无穷碧,而是春草将天 地春风染出伤心一片绿。这样就更突 出了满目芳草的感染力。“人间陈 迹,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闲倚高楼,又值斜阳夕曛,指点江 山,尽是人间陈迹。春风中,唯晴丝 袅袅,飞蝶翩翩。这景致,不知引发过 多少代文人的闲愁,但骚人登楼又下 楼,墨客愁起又愁歇,只有这夕阳, 默默无语地照着古今登楼人,千古如 斯,如斯千古,令人感到自然的伟大 永恒和深奥。

词的上片通过写景表达赏春爱春 之情,词句已隐伏着惜春叹春之意。 到下片,则纯以意行,重在抒发伤老 之叹。“谁向尊前起舞? 又觉春如 客。翠袖折取嫣红,笑与簪华发。” 对酒当歌,喜极悲来,惜春光之易 逝,感盛年之不再,只觉得匆匆春 来,匆匆春去,年年春光如过客,而 在这回复来往中,人生也就渐渐华发 上鬓了。对酒当歌时,或许还乐而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但当韶令美人将 一枝娇红的花儿戏谑地插上词人的华 发时,这白发与红颜的对比就会勾起 多少沉重的叹息呢?“回首青山一 点,檐外寒云叠。梨花著雨,柳花飞 絮,梦绕阑干满园雪。”正当忧郁的 阴云布满心头时,回首间,又见到春 晴已去,春阴复来,檐外,又是重叠 寒云,远处的青山被云遮烟锁,也只 留下隐约一点。万般寂寥下楼去,春 阴沉沉易成眠,而强烈的忧思却无计 回避,浸衍入梦,梦中所见更为惊 心,词人预见到的又是一个伤心的暮 春: 雨打梨花,柳絮沾泥,满园是雪 片似的落地花絮。春光过也! 人老 矣! 一晌春光有限身,春光虽美,韶 华虽好,但只如彩云易散,令人重增 感叹。

这首词所写虽为熟见题材,但词 人“驱心若游丝之罥飞英”(周济 《宋四家词选序》),将“大路货” 精细加工而自成一家风味,颇耐咀 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