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娇

2019-07-2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道光己酉秋日,雨中与西涧饮扬州湖舫

倚帽愁烟,泊舟疑梦,凄绝那知游俊? 远树遮 楼,望中人杳,落叶满天残恨。谁从吟处,尚记 得、湖山春影。蓦孤篷、点点秋声,与君宜醉休 醒。

空惆怅、酒杯易暝。云色作浓阴、暮晴无 准。三月桃花,一堤杨柳,箫鼓当时曾听。荒园 废冢,怕此后、莺声难问。趁羁孤、百感茫茫, 雨斜风整。

从词题可知,此词写的是道光己 酉(1849)秋日词人与友人雨中泛游 扬州瘦西湖时,在湖舫饮酒之事。清 人谭献评此词为“宋玉微词,兰成小 赋。” (《箧中词》四) “兰成”, 庾信的小字。我们知道,宋玉写过悲 秋的《九辩》,庾信也写过悲秋的 《小园赋》。正如唐代诗人张说《庾 信宅作》诗所云:“兰成追宋玉,旧 宅偶词人。”可见,该词在抒写悲秋 之情上是直追古人的。

开篇便叙事述怀、即景抒情: “倚帽愁烟,泊舟疑梦,凄绝那知游 俊?” “游俊”,即俊游,指胜友、 良伴。词人与友朋结伴泛舟瘦西湖, 本是赏心乐事,却只见湖上烟雾交织 着缕缕愁绪,湖舫暂泊借酒浇愁,竟 觉似在梦境之中。此情此景,怎不令 人“凄绝”?因而已不知有良伴同行 之乐了。词人一下笔便把悲秋愁情和 盘托出。在此情感支配下,词人写其 所见: “远树遮楼,望中人杳,落叶满 天残恨。”既不见亭台楼角,又不见 旅人游踪,唯见“落叶满天”,大自 然留给游人的尽是无穷的“残恨” 了。悲秋之恨便进了一层。恰在此 时,不知是谁发出了吟咏之声,从而 唤起人们对“湖山春影”的美好回 忆。这一反衬之笔告诉人们,现实中 的“湖山”已没有一丝“春影”可寻 了,这更可见湖上秋景的萧瑟。上片 结尾处,仍回到现实景观中来: “蓦 孤篷、点点秋声,与君宜醉休醒。” 蓦者,超越也。只听到“点点秋声” 越过孤舟,频频入耳。词人面对如此 现实,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郁结胸 中,从而说出“与君宜醉休醒” 的 “凄绝”之词,实在是在意料之中 了。

换头处承上启下: “空惆怅”, 一个“空”字了结上片,词意翻进一 层。“酒杯易暝”,点明词题,重启 下文,暝者,夜晚也。此句是说,湖 舫饮酒,不知不觉很快就日暮了。而 此时的湖上晚景则更加令人悲怆欲 绝: “云色作浓阴、暮晴无准。”只 见暮云压顶,乍晴还阴,令人捉摸不 定。对比之下,昔日那迷人的春景: “三月桃花,一堤杨柳,箫鼓当时 曾听。”岂不更加令人思念?可是, 这一切都已化作云烟消失殆尽。剩下 的,只是“荒园废冢”! 不独如此, 而且作者还想到: “怕此后,莺声难 问”。这就是说,昔日的繁华与美 好,不是短暂作别,而是一去不返。 而这眼前的“荒园废冢”,耳边的 “点点秋声”,将永留人间。据此可 见,词人已对令人难堪的现实不抱一 丝一毫幻想。“趁羁孤、百感茫茫, 雨斜风整。”趁者,追赶也。词人凄 怆痛切地感到: 羁旅孤单,百感茫 茫,风雨如晦,悲秋凄绝!

全词写泛舟游湖、饮酒浇愁的情 景及其怅然凄绝的悲秋感触。虽分 上、下两片,实则浑然一体。作者在 两片中,运用了相同的手法结构: 先 行叙事述怀,再写眼前秋景,并用往 日 “春影”反衬,结尾处均痛诉怨秋 之情。因而词章虽短,却层层推进, 写尽了秋风秋雨秋景秋色,而一个 “百感茫茫”的悲秋之人、悲时之 人、悲世之人,正怆然置身其中。可 见“宋玉微词,兰成小赋”的评价, 实非过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