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2019-07-2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 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 烟峦直是画中行。

江苏吴县的邓尉山(今光福风景 区),濒临太湖,景色如画。山峰四 立,林木葱茏。中多梅树,花时一 望如雪。行数十里,香风不绝。清光 绪二十五年(1899),郑文焯与友人张 嵚(石楼)、 王善(石壁)游邓尉 山,作此词纪游。

起句“一半梅黄杂雨晴”,既是 写行游所见之景,又是点明游山的时 令。梅子黄时,在春夏之交,其时雨 多,宋代贺铸《青玉案》词即有“梅 子黄时雨”的名句。词人游山时,梅 子尚未完全成熟,故说“一半梅黄”。 时晴时雨,山中景色清新而空蒙,富 于变化,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 “虚岚”,山中雾霭,林木繁茂,郁 郁葱葱,风起处,翠浪翻滚,故说 “浮翠”。郑文焯工词且善画,晚年 在苏州即以行医卖画为业。此词用辞 着色,富于画境。画面上,薄雾浮 荡,树丛中梅子半青半黄,色调明暗 相间( “杂雨晴” )。远处碧水涟 漪,湖光荡漾。山光水色,交相辉 映。天空中白云闲飘,飞鸟盘旋。有 动有静,远景近景,相得益彰。而清 新淡雅的画面中,又体现出主体一种 闲情逸致。云,本无所谓“闲” 与 忙,说云闲,实是主体闲情逸趣的投 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云无 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李白 《独坐敬亭山》的“众鸟高飞尽,孤 云独去闲”的闲云,都是诗人自由自 在的闲适之情的外化。本词“闲云高 鸟”就浓缩了李、陶诗赋所确立的云 鸟的象征意义和审美内涵。“身轻”, 语本杜甫《送蔡都尉》 “身轻一鸟 过”,但词人着一“共”字,则不独 指闲云、高鸟皆“身轻”,也喻示主 体游山时心情的爽快轻逸。静谧优美 的湖光山色使主体灵魂得到净化,人 世的烦恼皆抛之脑后,故觉“我”之 游山也象闲云飞鸟一样怡然自得、轻 捷、舒坦。主体完全沉浸在自然美的 观照之中,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上阕着眼于观景,下阕着眼于游 山。因为是纪游,故作者不是站在一 个固定的角度,不是从一个观点来观 察山中美景,而是在行进中捕捉景 物,表现游山的野趣:穿行于茂密的 林木之间,时有山果打头; 遍地野花 盛开,时摘几支闻嗅,不知不觉之间, 盈手皆是。举首远望,重峦叠翠,烟 霭蒙蒙。人游其间,如在“画中行”。 抚卷沉思,读者也仿佛被带入邓尉山 那画境之中。词人不仅捕捉山间景物 之美,还注意把握景物的奇趣:山果 任采撷,无需论价; 野花香四溢,不必 知名。山果、野花似有一种自甘寂寞, 与世无争的品格。词人有感于尘世的 纷争斗狠,和俗人的追逐名利,而将主 体人格融入所观照的审美对象之中。 作者因“会试屡荐不售,遂绝意进 取” (孙雄《旧京文存》卷八《高密 郑叔问先生别传》)。他“淡于名 利,牢落不偶”(俞樾《瘦碧词序》), 因而见生长于一尘不染环境中的山 果、野花,不觉悠然心会,于是赋之 以“淡于名利”的人格。

短短的四十二字,既描绘出诗情 画意,又表现出主体人格,还写出了 行游中的动态,可见词人娴熟的艺术 功力,真不愧为“一代作家”。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