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 杜甫 -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

2019-06-07 可可诗词网-经典唐诗解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哀江头》,为贵妃哀也,则宜专以贵妃为主。看其写贵妃,只“昭阳殿里第一人”一句。而于未写妃之前,则写“万物生颜色”;既写妃之后,则写才人。写才人之弓箭,写才人之马,写才人之马之饰,写才人之射云,写才人之堕翼。精光四射,若全不及贵妃者。而接以“明眸皓齿”二句,乃知其极写才人处,正是极写贵妃处也。用侧面衬正面,则正面益显。(吴赡泰《杜诗题要》卷五)

【诗例】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堕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解析】

至德二年(756年)春,老杜被关在安史叛军盘踞的长安,潜行曲江,触景伤怀,抚今思昔,悲慨难禁,写此诗以记当时情怀。

此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写今日所见曲江之景象。曲江,这块曾是亭台参差、烟柳画桥、车水马龙、繁华风流的游览胜地,如今一片萧条荒凉。诗人潜行于曲江的隐蔽之处,看到宫门尽锁,草木繁茂,游人绝踪,一种往事如梦、江山易主的沉痛悲哀袭上心头,不禁掩气而泣,真可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美景无人欣赏,确有故宫禾黍之悲。“忆昔”以下八句为第二段,通过回忆,极写安史之乱前曲江的繁华景象。写昔日之繁华,不是通过一般性的描绘和介绍,而是着重对唐明皇、杨贵妃游曲江进行具体描写。“忆昔”二句是总写。杨贵妃一到,明珠宝器光华四射,映得苑内万物生辉。不正面写人,而以物作侧面烘托,极写李、杨游乐之豪华奢侈。“昭阳”二句是用汉成帝与班婕妤的典故来暗讽李、杨。汉成帝游于后宫,欲与班婕妤同辇,班当即拒绝,认为贤君不当在名臣面前与嬖女同辇。而今杨妃与李隆基同辇随侍,自然,李隆基不是贤君,而是“末君”了。“辇前才人”四句写宫中女官(才人)戎装侍卫辇前,骑马翻身仰射,正中比翼双飞之鸟,这精湛的骑射技术博得了杨贵妃破颜一笑,由此更见李、杨生活之放纵,而正是他们的骄奢放纵,种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明眸皓齿”以下八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抚今思昔的感慨。“明眸”四句直承第二段,慨叹马嵬之变。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安在?安史之乱不仅“惊破霓裳羽衣曲”,而且使她在马嵬坡前“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遭变横死,李隆基掩面难救,政治悲剧的制造者成了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他们不得不吞咽自己酿就的苦酒。杨贵妃草葬于渭水之滨的马嵬坡下,李隆基逃难于崎岖的剑阁蜀道,二人生死殊途,彼此音容渺茫。今昔对比,令人惊心动魄。“人生”四句写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也是全篇的概括和总结。“人生”二句是说人有感情,触景伤怀而泪湿衣襟,但草木无情,年年依旧,不知人间兴亡之恨。“黄昏”二句又回到了现实:黄昏时分,叛军满城,尘土飞扬,忧愤交加的诗人思绪万千,本该由曲江往南城回家,却因怀念朝廷而不禁频频回望城北。陆游《老学庵笔记》云: “北人谓 ‘向’ 为 ‘望’”,“望城北”即“向城北”。言诗人神伤意乱,以至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

全诗处处含凭吊之意,实则句句在探究致乱之由,描写国破家亡之惨景,揭露最高统治者之淫乐误国,乃是此诗主旨之所在。此诗不但结构严谨,前后遥相映照,而且哀乐的因果关系清楚,盛衰的对比强烈,开阖变化,臻于至境;寄托微婉,发人深省。诗中第二段写昔日帝王后妃曲江游宴之盛,极易使人想到老杜当年的名作《丽人行》。不过,《丽人行》是讽刺杨氏兄妹游曲江的荒淫奢侈,此诗则集中在写杨贵妃一人。而此诗写杨贵妃,又不主要从正面铺排描绘,全用衬托手法。“苑中万物生颜色”是以物衬人;“辇前才人”四句是以才人衬杨贵妃。吴赡泰曰:“《哀江头》,为贵妃哀也,则宜专以贵妃为主。看其写贵妃,只 ‘昭阳殿里第一人’一句。而于未写妃之前,则写 ‘万物生颜色’; 既写妃之后,则写才人,写才人之弓箭,写才人之马,写才人之马之饰,写才人之射云,写才人之堕翼。精光四射,若全不及贵妃者。而接以 ‘明眸皓齿’二句,乃知其极写才人处,正是极写贵妃处也。用侧面衬正面,则正面益显。” ( 《杜诗题要》卷五)这种用侧面衬正面的写法,不仅对突出杨贵妃的荒淫奢侈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而且也使诗歌形成了委婉深含的风格特色,不流于直露。刘熙载在讲到“绝句取径贵深曲”时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绝句如此,古诗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