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奇险之景寓不平之意——说李白《送友人入蜀》

2023-11-02 可可诗词网-唐宋诗文名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状奇险之景 寓不平之意——说李白《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全篇紧扣诗题,写“送友人入蜀”。

入蜀总得经过蜀道,所以一上来就描写蜀道。然而如今正在“送友人”,友人并未踏上蜀道,自己当然也不在蜀道,蜀道如何,都未目睹,怎么写法呢?

宋玉《高唐赋》和孙绰《游天台山赋》,侈说高唐,畅游天台,其实都未亲历,全出遐想。至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题中已点明“梦游”;在构思谋篇上,则以“越人语天姥”而激发游兴,因想生幻,转入梦游的描写,创造了瑰奇怪丽的神仙境界。《送友人入蜀》虽然是一首抒情小诗,却具有类似的特点。写蜀道,先以“见说”领起,雄浑无迹,显示出卓越的艺术技巧。“见说”就是“听别人说”。别人可以说少,也可以说多;可以说好,也可以说坏;可以如实介绍,也可以夸张乃至虚构。以“见说”冒下,就获得了随意抒写的自由。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中的“蚕丛”,原是传说中古代蜀国的一个国王,这里用来指蜀地。“蚕丛路”,就是蜀道,点题目中“友人入蜀”的道路。友人将“入蜀”送别之时,当然应该祝愿他“一路平安”。为了他一路平安,认真地讲一下蜀道之难行,好让友人多加小心,还是必要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以“见说”领起,就还有深意。不光是我说、别人也都说那“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啊!弦外之音岂不是:“你可得小心啊!”接下去,就具体地描写如何“崎岖不易行”。我们知道,作者的《蜀道难》一诗以“噫吁戏,危乎高哉!”开头,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了惊心动魄的描绘,归结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首诗是“送友人入蜀”,而不是劝阻友人入蜀,因而不必要大谈“其险也如此”,以免友人“听此凋朱颜”,所以只借“见说”,写了这样两句:“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别人哪能“说”出这样好的诗句,这当然是李白的独创,只不过归之于“见说”罢了。

关于山陡难登的情状,早在东汉人马第伯的《封禅仪记》里就有十分逼真的摹写:“石壁窅窱,如无道径。……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后代效法乃至抄袭者颇不乏人。如唐时升《游泰山记》云:“若阶而升天,时临绝壁,俯视心动。……前行者当后人之顶上,后行者在前人之踵下,惴惴不暇四顾。”其中“前行者”两句,剽窃之迹宛然。至于袁中道《登泰岱》中的“前人踏皂帽,后侣戴青鞋”一联,则夺胎换骨,不乏兴象。但和李白的“人面”、“马头”一联相比,高下立见。有“人”有“马”,见得这是登山。那山如果壁立千仞,攀登之时就会出现马第伯、唐时升、袁中道等人摹写的情状。李白正是写山的壁立难登,却没有说“后人”、“前人”如何如何,只用“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十个字,就展示了一幅有情有景的登山图,还表现了山“起”、云“生”的动态。和前面所引的那些文字相较,既不那样着迹,又似乎毫不费力,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前四句,写“入蜀”之路难行;“友人”从何处“入蜀”,即作者在何处为“友人”送行,全未涉及。读到“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一联,才看出“友人”将从秦入蜀。这一联,以写为叙,而所写的又是想像中的情境。“友人”是要告别秦中到“蜀城”去的。由于对“友人”的出行十分关心,所以始而借“见说”蜀道之崎岖以引起“友人”的注意,继而身在秦中,心驰蜀道,先后出现了“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的特写镜头,而他所送的“友人”呢,也已经在想像中通过“芳树”笼罩的“秦栈”,到达“春流”环绕的“蜀城”。既然已经写到“蜀城”,以“问君平”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秦中自古帝王都”,唐王朝的京城长安也就在那里;而“入蜀”之路,却那么“崎岖不易行”。那么,那位“友人”不在长安求官或作官,偏偏要“入蜀”,究竟为什么?难道长安的“十二街”比“蜀道”还难行吗?看来那位“友人”的离秦“入蜀”,必有原因。这原因,作者是知道的,但在前面,却一点也没说,只在结尾作了些暗示:“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据《汉书》卷七十二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有问卜者,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但他是汉朝人,到了李白的时代,其人与骨皆已朽矣,怎能向他“问”什么“升沉”?作者用这个故实结尾,一方面当然意在“点题”。君平在成都卖卜,说“问君平”,就等于说“友人”到了“蜀城”。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既逗露“友人入蜀”的原因,又抒发“送友人入蜀”时的情感。“升”、“沉”未定,还有“升”的希望,才去问卜;“升”、“沉”已定,只能接受既定的现实,还问它做甚!作者告诉友人说:“关于政治上的‘升沉’嘛,看来就是这么个样子!你到了‘蜀城’,就不必寻找像严君平那样的人去占卜算卦了吧!”

那么,究竟是谁的“升沉应已定”呢?从“友人”不得不“入蜀”看,当然是“友人”的,但也未尝不可以兼包作者自己的。“不必问君平”,自然也可以兼包“不必替我问君平”这一层意思。

那么,究竟是“定”在“升”上呢?还是“定”在“沉”上?细味全诗,看来那是“定”在“沉”上的,“升沉”实际上是复词偏义。看样子,作者所“送”的是个失意的“友人”;作者自己呢,也未见得多么得意,因而在为“友人”送行的时候不无牢骚,在诗里面也发了些牢骚。然而分明是说友人自秦入蜀的道路多么崎岖难行,却迎人面而起山,傍马头而生云,笼秦栈以芳树,绕蜀城以春流,使人不觉得险恶,却陶醉于诗情画意,以至被某些读者误认为那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到了结尾,既不确指谁的升沉已定,又不点明是“升”是“沉”,使“牢骚语抑遏不露”。正因为“不露”,才更耐人寻味。

把写蜀道的部分和《蜀道难》合读,把发牢骚的部分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句对照,就不难看出李白诗歌风格的统一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