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二

2023-11-16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二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但是,在那诗情画意里,却是蕴涵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在全篇结构中,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意的风姿。在这一段落里,作者一句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拧摅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色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映衬下更显得风姿绰约了。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杨柳的丰姿就在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十分清楚,作者是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描绘了荷塘月色的无边风光。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重浓郁的诗意。

《荷塘月色》运用手法是多种的。其中有鲜明的比喻,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的感受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花香本是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姿态,忽被描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感觉借移”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的细,系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显明的特色。朱自清语言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度的语言质量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朱自清是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生动地起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走》)。所以作品开头第一句话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语虽平常,却是含蓄地道出了全篇的“文眼”。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这种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但是作者毕竟是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从六朝的风流季节,忆起梁朝的《采莲赋》。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很明显,为作者思绪所决定,这篇作品是以“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