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赏析

2023-09-18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原文

      朋友,你到过澜沧江么?你看到过蝴蝶的盛会么?如果没有的话,就请读一读《澜沧江边的蝴蝶会》这篇优美的散文吧。这篇散文以洋溢着诗情的精美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次作者亲眼目睹的难逢难遇的蝴蝶盛会,赞颂了祖国江山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感情。

文章一开头,作者开门见山写“我在西双版纳美妙如画的土地上,幸运地遇到了一次真正的蝴蝶会。”为什么说是“幸运”,又为什么说是“真正”的呢?作者把笔宕开,从远处着笔,介绍大理的蝴蝶会和昆明的蝴蝶会。先引述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大理蝴蝶会的盛况,向读者介绍蝴蝶会优美的景象,接着又追忆了“七八年前”见到蝴蝶会“尾声”的情景,说明大理蝴蝶会正在衰弱。又引述前人关于昆明蝴蝶会的记载,再次展示蝴蝶会的瑰丽景象,并感叹它的绝迹,给人一种惋惜之感。接着又提出“也许还可以遇到这种奇妙的景象吧”一句,又给人一种希望,使文章曲曲折折,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然后,作者巧妙地写道: “这个设想被我不久以前在西双版纳旅途中的一次意外的奇遇证实了。”这样,前面提到的“幸运”就有了着落。

按理应描绘绚丽多姿的蝴蝶盛会了。作者却又把笔宕开,写尽了西双版纳奇异的自然景色: 长春的四季、永不凋敝的植物,永不休止地鸣啭的百鸟,精巧的傣族竹楼,佛寺高大的金塔,秾丽的热带密林,等等。等作者把西双版纳的奇丽风光铺叙得淋漓尽致后,方才转过来描绘奇特的蝴蝶会。

澜沧江边的蝴蝶会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作者是按“我”的游览路线为序,通过“我”的目光,向读者展示蝴蝶会的奇观和祖国边疆的旖旎风光。

文章在重彩浓墨地描绘了澜沧江边的蝴蝶盛会,从而紧扣前面的“真正” 之后,才得出一个统领全文的、具有深刻哲理的结论:“祖国的江山是如此之娇,随处都可以发现迷人的美景,在一个地方失去的东西会在更多的地方找到。”既干净又利落,同时使人回味无穷,引人深思。

由此可见,这篇散文是以写蝴蝶会歌颂祖国为线索的。文章先写大理、昆明蝴蝶会全是铺垫、陪衬,着重是写澜沧江边的一次蝴蝶会,而写蝴蝶会又是以风景优美的西双版纳作为自然背景,烘托出这次见过的蝴蝶会之美。整篇文章把上下几百年,纵横几百里的事有机地串连起来,使其散而不乱,杂而有章,闪发出熠熠的光彩。

《澜沧江边的蝴蝶会》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重彩描绘的是澜沧江边的蝴蝶盛会的情况,既是盛会,必定奇妙异常。作者抓住一个“奇”字来写。“人间奇观”、“自然奇景”、“奇花异卉”、“奇妙景象”、“奇怪的植物”、“奇异的景色”、“奇丽的风光”、“奇特的景象”等。全文竟有十多处的“奇”,读后确也感到新奇无比,其言不欺。

写澜沧江边的蝴蝶盛会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作者调动了多种的表现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侧面来展示这“真正”的蝴蝶盛会的。

盛会,那么蝴蝶必然很多很多,文章从成群结队、堵住道路、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数不清、随便伸手就可捉到几只等方面显示蝶的多。蝴蝶的美,文章又是从色彩、动态和静态三方面来表现的。五色缤纷、嫩绿、金黄、带花纹、黑底红花是写蝶的色彩。聚集时仿佛是一座花坛,停在地面像一片绿草。这是用比喻的句式写蝶的静态美。扇动着彩色的翅膀,飞动时像朵朵金花,这是写蝶的动态美。又写蝶群跟随行人几里路、互相拥挤、攀附重迭、无法干扰,“在周围天空中,雪花似的飞散着密密的蝶粉”,“散发着一种扑鼻的浓香” 等方面勾画出蝶之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通过渲染、夸张、想象,使所描绘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显得那样的形象、具体、生动、 传神。作者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

(沈其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