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
谓古今所无。源自《宣和画谱》对我国历史上三位有名画家的评价:“顾冠于前,张绝于后,而道子乃兼有之。”
顾,指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他博闻强记,绘画生动传神,谈吐也诙谐幽默,时人称之为“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
张,指南北朝梁代的大画家张僧繇(yóu)。他善画山水人物及佛像。梁武帝建了许多寺院佛塔,都命他为之作画。传说,张僧繇在一个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有点眼睛。在别人的再三恳求下,他不得已为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结果它们都变成真龙破壁而去,而未点睛的两条仍在。
道子,即唐朝时的大画家吴道子。他画山水、佛像造诣很深,笔法绝妙。传说他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三百里山水竟在一天之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画了“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据说许多看过这幅画的人都改过自新了。
顾恺之的画超越前人,张僧繇的画后人莫及,而吴道子的成就不但以前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
“空前绝后”四字定型,始见于清·朱象贤《闻见偶录·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歌诗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也。”
现“空前绝后”多用来形容某种艺术成就或某件事物极其难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