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削
指修改文章。该词与修改文章结缘,与古时在竹简木牍上写字有关。
在我国古代,竹简和木牍上的字是用毛笔写的。我国的毛笔最晚在商代就有了。那时,有些甲骨、玉片和陶器已有用毛笔写的字迹。从出土的战国竹木简的实物来看,其文字都是写的,并没有见过刀刻的。
在竹木简上写字,有时也不免写错,那就要用小刀削去,重新书写。当时“删削”是指在竹简木牍上写字的修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代替了竹木简,然而在竹木简上修改文章的“删削”一词的意义则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