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见“曲高和寡”条。 【释义】 《下里》是战国时楚国通俗的歌曲,后世用以比喻只能为一般人欣赏的俗曲或诗歌。 【例句】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617)这里把自己的和诗比作《下里》,是自谦之词。...
【出典】 东汉·应劭《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据《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 【释义】 古代传说,女娲抟黄土造人。后世用作咏人类起源的典故。 【例句...
【出典】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
【出典】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余人。”晋·晋灼注:“本起江夏云杜县,后分西上,入南郡,屯蓝田,故号下江兵也。” 【释义】 “下江兵”是新莽时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旧时因以“下江...
【出典】 见“不下机”条。 【释义】 见“不下机”条。 【例句】 ①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钱起《送张参及第还家》2688)这里反用苏秦事,说张参中第还家将受到亲属的欢迎。②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韩翃《送故人归鲁》2737)这里反用苏秦事,说故人...
【出典】 《汉书》卷八十九《黄霸传》:“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释义】 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时有善政,凤凰飞集郡中。后以“下凤凰”为称颂地方官政绩的典故。 【例句】 川路风烟接,俱宜...
【出典】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唐·孔颖达疏:“言速封诸侯,未遑暇及下车即封黄帝尧舜之后也。” 【释义】 周武王未遑下车就忙于处理政务,后世用“下车”喻指...
【出典】 见“蘼芜山下”条。 【释义】 《古诗·上山采蘼芜》咏被遗弃女子与故夫重逢,诗中有“下山逢故夫”之句。后世用作咏弃妇的典故。 【例句】 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838)这里反用古诗句意,以郭氏口吻自述不再与...
【出典】 《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释义】 坟墓是以土埋骨,所以叫土骨堆。 【例句】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38...
【出典】 《淮南子·说林训》:“旱则修土龙。” 【释义】 土龙,即泥塑的龙,古时用来求雨。唐诗中用作咏求雨的典故。 【例句】 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李群玉《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6597)这里说崔使君求雨灵验,无须借助于土龙。...
【出典】 《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
【出典】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机天才秀逸,词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释义】 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其文才受到时人的推服,张华甚至说他有文才过剩之患。 【例句】 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李瀚《蒙求》9960)这里举...
【出典】 见“陆机兄弟”条。 【释义】 见“陆机兄弟”条。 【例句】 士衡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洛城。(武元衡《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3575)这里以“士衡兄弟”喻指陆三陆四兄弟。...
【出典】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有《吊魏武帝文》,见《文...
【出典】 《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云字士龙,……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 【释义】 晋诗人陆云有笑疾,曾见到司空张华以帛缠须而大笑。 【例句】 谁惮...
【出典】 《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云字士龙,……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后为成都王颖所杀,“时年四十二。” 【释义】 陆云是晋代文学家。与其兄陆机齐名,并称为“二陆”。后常用以喻指上有长兄的文士。 【例句】 却忆士...
【出典】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释义】 周谚有“工度山木”之语,谓木工能够精心选材。后因以...
【出典】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于定国字曼倩,“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后为廷尉,朝廷称之曰:“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释义】 汉于公、于定国父子相继为...
【出典】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