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楚辞·九章·抽思》:“唯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东汉·王逸注:“精魂夜归,几满十也。” 【释义】 《抽思》有“魂一夕而九逝”语,描写梦魂眷恋郢都,说梦魂在一夜之间多次前往探视。后世用作咏思乡的典故。 【例句】 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
【出典】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 【释义】 春秋时,赵文子于九原曾作过“死者若可作也”(死者若可复生)的假设,九原可作遂成为设想死者复生的典故。 【例句】 ①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
【出典】 《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又,“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东汉·郑玄注:“晋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京盖字之误,当为原。” 【释义】 九原,山名,春秋时晋卿大夫多以九原为墓地。后世用“九原”泛指墓地。 【例句】 ①唯余旧台...
【出典】 《黄庭内景经》:“泥丸九真皆有房。”《注》:“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元为九宫,中有九真君。” 【释义】 九真君为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后因用作咏仙家的典故。 【例句】 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
【出典】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东汉·王逸注:“君门深邃,不可至也。” 【释义】 《九辩》有“君门九重”之语,形容天子居处,深不可及。后世用“九重门”代指皇宫。 【例句】 ①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钱起《观...
【出典】 《汉宫殿疏》:“长安中有九陌。”(据《初学记》卷二十四引)《三辅黄图》卷二《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释义】 九陌,原指汉代长安中之街道,唐诗中多用来泛指京城的大街。 【例句】 ①九陌槐叶尽,青春在豪家。(刘...
【出典】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八命作牧,九命作伯。”又,《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释义】 周代官秩分九个等级称九命,九命为最高等级。后世借...
【出典】 见“羿落九乌”条。 【释义】 见“羿落九乌”条。 【例句】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3796)这里用九个太阳一齐照耀的上古神话,形容万株红叶灿烂夺目。...
【出典】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八转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释义】 道家谓炼制九次之仙丹为九转丹,据说服之成仙最快...
【出典】 《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崃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释义】 九...
【出典】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东汉·王逸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释义】 神话中天帝所居天宫之门有九重,因称九关或九阍。 【例句】 ①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李商隐《哭刘蕡》6157)...
【出典】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赞》:“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晋·晋灼注:“九州之箴也。”《古文苑》卷十四汉·扬雄《百官箴》:“《冀州牧箴》:‘洋洋冀州……牧臣 司冀,敢告在阶。’《兖州牧箴》:‘悠悠济河……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出典】 汉·焦延寿《易林》卷三《履·节》:“汉车千秋一日九迁其官。” 【释义】 汉代车千秋一日之内被皇帝多次提升职位,人称“一日九迁”。后用以比喻官职晋升极快。 【例句】 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温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6734)这里以...
【出典】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掖庭有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释义】 汉掖庭(宫中旁舍)有九华殿,后因以九华门作为宫门的通称。 【例句】 外戚封侯自有恩,平明通籍九华门。(李商隐《公子》6170)这里借以...
【出典】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释义】 九回肠,指肠为之频繁转动。汉司马迁借以形容自己愁苦极甚。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①画桥春暖清歌夜...
【出典】 《河图》:“黄河出昆仑山,东北流千里,折西而行,至于蒲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 【释义】 黄河河道多曲折,古来有黄河九曲的说法。后因用作咏黄河的典故。 【例句】 对兹伤九曲,含浊出昆仑。(齐己《潇湘二十韵》9474)诗人从江流想到河...
【出典】 《尚书·虞书·大禹谟》:“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旧题汉·孔安国传:“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叙,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唐·孔颖达疏:“养民者使水、火、金、木、土、谷,此六事惟当修治之;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释义】...
【出典】 《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释义】 古代术数家根据《周易·乾卦》的说法认为“九五”是人君的象征,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例句】 九五当...
【出典】 《晋书》卷五十二《华谭传》:“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释义】 古谚语以“九牛毛”设喻,极言人与人之间差别悬殊。后世常用作相差...
【出典】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 何异?” 【释义】 九牛一毛意思是相比之下极其微不足道,诗文中常用作抒愤之词或自贬之词。 【例句】 ①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韩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