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篇

【出典】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义】 《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孔子曾举其成数称“诗三百”;后世因以“三百篇”代指《诗经》。 【例句】 君看三百篇章首,何处分明著姓名。(齐己《偶题》9591)这里以“三百篇”代指...

三台

【出典】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 【释义】 三台为星名,计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古人认为它象征人世的三公。 【例句】 ①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

三让

【出典】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

三穴

【出典】 见“狡兔三窟”条。 【释义】 见“狡兔三窟”条。 【例句】 ①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2552)这里用“狡兔三窟”典...

三鸟

【出典】 见“青鸟”条。 【释义】 见“青鸟”条。 【例句】 ①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皇甫冉《祭张公洞二首》其二2793)这里写想象中有神仙往来,以切张道陵成仙的传说。②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李益《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3205)这里说常道士...

三冬足

【出典】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三国魏·如淳注:“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 【释义】 汉东方朔有“三冬文史足用”的话,后世用作咏读书的典故。 【例句】 ①...

三乐

【出典】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参见“荣启期”条。 【释义】 “三乐”指三件值得高兴的事,孟子...

三匝

【出典】 见“鹊绕”条。 【释义】 三国魏曹操诗有(乌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语,原意比喻人民流寓失所。后世常引此句喻指无所依托,也用以咏鹊。 【例句】 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蒋冽《夜飞鹊》2883)这里借曹操《短歌行》的句意隐咏乌鹊。...

三尺

【出典】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释义】 古代剑长约三尺,汉高祖刘邦有提“三尺剑”之语,后因以三尺作为剑的代称。 【例句】 ①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4395)这...

三户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范增游说项梁起事时,曾引楚南公的话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释义】 秦末范增引楚南公的话原意在于鼓动项梁起事,后世诗歌中常借“三户”来咏楚地或喻指人烟稀少。 【例句】 ①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刘长卿...

三分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释义】 蜀相诸葛亮佐刘备兴蜀,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使蜀三分天下有其一。 【例句】 ①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

三日烧玉

【出典】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士容论·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东汉·高诱注:“纯,美也。钟山之玉,燔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 【释义】 古有钟山之玉烧三日不变色的说法,并以钟山玉比喻君子之容;后因用作称颂人品...

三日大人嫌

【出典】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释义】 东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语,咏焦仲卿妻织布婆母嫌慢。唐诗中用为典实。 【例句】...

三车

【出典】 《妙法莲华经》卷三《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 【释义】 “三车”指牛车、羊车、鹿车,佛教用三车比喻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即大、中、小三乘。唐诗中常用作咏佛理的典故。 【例句】...

三王尹京

【出典】 《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吉坐昌邑王被刑后,戒子孙毋为王国吏,故骏道病,免官归。……成帝欲大用之,出骏为京兆尹,试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释义】 汉时,王尊、王章、...

三已

【出典】 《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释义】 三已,原指春秋时楚相令尹子文三次被罢免都没有怨恨的事,后世常用来称颂...

三千客

【出典】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封为信陵君,礼贤下士,致食客三千人。”又,《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时相齐……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

三千弟子

【出典】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释义】 孔子有三千弟子,后世以“三千弟子”专指孔门弟子或借指门生。 【例句】 ①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2383)这...

三千击浪

【出典】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释义】 《庄子》以“水击三千里”形容大鹏南徙的气势,后世用以借喻志向远大。 【例句】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40)这里借以自咏壮志。...

三山

【出典】 见“蓬莱”条。 【释义】 古代神话传说,东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后世用作咏仙境的典故。 【例句】 ①如今三山上,名字在真籍。(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3981)这里借以表现名列仙籍。②三山仙路寄遥情,刷羽扬翅欲上征。(刘禹锡《吐绶鸟词》...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