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尚书·周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忝稷非馨,明德惟馨。”《文...
【出典】 《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稚珪少学涉,有美誉。太守王僧虔见而重之,引为主簿。州举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车骑法曹行参军,转尚书殿中郎。太祖为骠骑,以稚珪有文翰,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父忧去官,与...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七《赵典传》附《赵温传》:“温字子柔,初为京兆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 【释义】 东汉人以雌伏比喻屈居人下,后世沿用为典。 【例句】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6732)这里以“雌伏...
【出典】 《世说新语·德行》:“陈太丘诣荀朗俊,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仗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尚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陈仲...
【出典】 《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附《岑熙传》:“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
【出典】 《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东汉·应劭云:“驹马加著辕。” 【释义】 汉武帝刘彻对不敢大胆评议魏其、武安是非的朝臣不满,斥之...
【出典】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春秋时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伴,后因用“德邻”作为称颂朋友或邻居的典故。 【例句】 ①独步才超古,余波德照邻。(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2389)这里用“德照邻”喻指韦杜两家世交。②扫洒潭中月,...
【出典】 《文...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释义】 秦始皇时,改称黄河为德水。后世用作咏黄河的典故。 【例句】 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段成式《河出荣光》6767)这里以“清德水”称黄河,咏黄河呈瑞。参见“河清”条...
【出典】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释义】 《摽有梅》咏女子希望及时成婚,后因用作咏婚配的典故。 【例句】 ①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郑世翼《看新婚》489)这里用“摽梅”典谓所咏女子及时而嫁。②摽梅诗有赠,羔...
【出典】 见“萧宅僻”条。 【释义】 见“萧宅僻”条。 【例句】 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余。(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其二1283)“徐公”即徐国公萧嵩,官至宰相。这里用“僻宅”事,暗将萧嵩同萧何相比拟。...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已。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晋·杜预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 【释义】 春秋时鲁国...
【出典】 《诗经·邶风·式微·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东汉·郑玄笺:“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释义】 《式微·序》有“黎侯寓于...
【出典】 见“稷契”条。 【释义】 “稷皋”为稷与皋陶二人的合称,二人均为虞舜的有德之臣。后常借以喻指贤相或有德之人。 【例句】 事业窥稷皋,文章蔑曹谢。(韩愈《县斋有怀》3776)这里以窥“稷皋”表现自己早年的政治抱负。...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
【出典】 《尚书·虞书·舜典》:“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唯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抱朴子·外篇·诘鲍》:“唐虞在上,稷卨赞事。” 【释义】 “稷契”即稷、卨,二人为虞舜有德之臣,后常喻指贤相或有德之人。 【例句】 ①许身一何愚,窃比...
【出典】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闲情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释义】 晋陶潜在《闲情赋》中表达爱情,有“愿在丝而为履”(愿意成为所爱者足上之履)的比喻。后世用作表现对女子过分痴情的典故。 【例句】 知君欲...
【出典】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柳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人。”“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齐道记》:“琅邪城,始皇东游至此,立碑铭记秦功德,云是李斯所刻。...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祢衡“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