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蔡琰别传》:“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年六岁。夜鼓琴,弦断。琰曰:‘第二弦。’邕故断一弦,而问之。琰曰:‘第四弦。’邕曰:‘偶得之矣。’琰曰:‘吴札观化,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识南风之不竞。由此观之,何足不知?’”(据《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 【释...
【出典】 《墨子》卷五《非攻上》:“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又,卷五《非攻下》:“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出典】 《墨子》卷十二《贵义》:“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 【释义】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曾因不听占卜者勿向北行的劝告,向北受阻而回。后用作问卜的典故。 【...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董祀妻……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以...
【出典】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扬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其辞曰:‘子墨客卿问于翰林主人曰;‘……’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释义】 汉扬雄的《长扬赋》以墨子为客卿,略称为墨客;...
【出典】 见“倒屣迎”条,参见“书籍相与”条。 【释义】 东汉末左中郎将蔡邕,对年少多才的王粲倍加推重。后世遂用“蔡邕许”指王粲,作为赞喻文士的典故。 【例句】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释义】 东汉学者蔡邕博学多识,富有藏书。后常用作称颂博学儒者的典故。 【例句】 农桑子云业,书籍蔡...
【出典】 见“不暖席,不黔突”条。 【释义】 春秋战国之际,墨翟奔忙于利民之事,无暇安居,故而古人说“墨突不黔”(墨子的灶突未被熏黑)。后用作志匡天下的典故,也用来比喻无暇安居。 【例句】 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钱起《穷秋对雨》2628)这里化用“墨突不...
【出典】 见“临池”条。 【释义】 见“临池”条。 【例句】 ①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余。(李峤《奉和幸三会寺应制》724)这里活用“临池”典,谓寺池为苍颉书写洗墨之遗迹,以切合寺中有苍颉造字台。②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钱起《和刘七读书》2623)这里化用王...
【出典】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事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唐·李贤注:“犹《前书》十志也。”),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其撰集汉事,未见录以继后史。”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
【出典】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人名考》:“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 【释义】 东汉人蔡邕之母是袁涣(字曜卿)的姑姑,蔡袁二人是姑表兄弟;后因称姑表亲为“蔡家亲”。 【例句】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3334)这里用蔡家...
【出典】 见“泣素丝”条。 【释义】 见“泣素丝”条。 【例句】 ①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饧丝结歌》3329)诗咏糖所制丝结,用“墨子悲丝”典表示糖丝酷似真丝。②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年合泣髭。(刘驾《白髭》6786)这里说墨翟不...
【出典】 《左传·僖公三年》:“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晋·杜预注:“蔡姬,齐侯夫人。荡,摇也。囿,苑也。盖鱼池在苑中。” 【释义】 春秋时,齐侯曾与夫人蔡姬在园林池水中乘舟游玩,蔡姬摆动游船惹恼了...
【出典】 《尚书·周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旧题汉·孔安国传:“暴绝天物,言逆天也,逆天害民,所以为无道。” 【释义】《尚书》有“暴殄天物”语,意为残害灭绝天生之物。唐诗中用为典实。 【例句】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出典】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释义】 春秋时鲁僖公为求雨救旱,曾欲焚巫尪,被劝阻。后世用作求雨...
【出典】 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蔡君仲孝养老母。时赤眉乱,君仲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之,答云:‘黑者与母,赤者自食。’贼嘉之,与盐二升。”(据《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三引) 【释义】 东汉时,蔡顺(字君仲)在家养母,将桑椹分类,优者供母,劣者己食。后世用作咏...
【出典】 《左传·定公三年》:“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 【释义】 蔡昭侯为春秋时蔡国国君,名申,朝楚时,有美裘未赠楚相子常。子常向楚王进谗言,将蔡昭侯扣留了三年。 【例...
【出典】 《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唐·颜师古注:“公子,胜之字也。” 【释义】 汉暴胜之,...
【出典】 晋·葛洪《神仙传》卷二《王远》:王远“入山修道,道成,汉孝桓帝闻之,连征不出。……初,远欲东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蔡经者小民耳,而骨相当仙。远知之,故住其家。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欲取汝以补官僚耳。然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