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023-02-02 可可诗词网-贺知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写的,当时,他已经85岁。他回故乡后写了两首诗,这是第一首。他离开家乡几十年,突然回到家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得形象、生动、幽默,富有情趣,真实地描绘出作者还乡时的无限感慨和欣喜之情。
全诗清新通俗,语言明白自然,琅琅上口,同所要表达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十分融洽。
 
 
【全诗】
 
.[唐].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偶然写成的诗句,与“漫书”“漫兴”意义相同。
(2)镜湖:又名鉴湖、庆湖、长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周遭三百里。东汉马臻 主治修筑。
 
 
【背景】
    唐代贺知章的七 言绝句。天宝三年 (744) ,作者辞 官回到故乡,当时他已经八十五 岁。回到故乡后,偶然写了两首 诗,名为《回乡偶书》。第一首 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从何处来。”这是说,自己小时外 出,老了才回到家乡,家乡的口音 虽然没有改变而鬓发已经稀疏。由 于离家很久,家乡的儿童才把他当 作外来的客人。这里既写了自己的 变化,也写了家乡的变化。第二首 是: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 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 改旧时波。”镜湖,又名鉴湖、长 湖、庆湖,在浙江绍兴县西南两公 里处。作者回乡后在镜湖隐居。这 一首诗感叹人事多变,以水波不改 作为对照。两首诗语言质朴、流 畅,通俗易懂,不少读者都能背 诵。
 
【译文】 年纪轻轻时离开故里老大后才重返家乡,鬓毛已经疏落而乡音却仍和往昔一样,儿童们见到我没有人能够认识,只是笑嘻嘻地问我来自何方。
 
 
【全诗鉴赏】
 
    这是贺知章晚年回家时的作品。题作“偶书”,偶者,偶然也。这里有“忽然想到写下来”、“漫不经心”的意思。从这四句诗的内容和文字看来,倒也并无刻意求工的意思,非常通俗、顺口,好象真是忽然想到写下来的。不过,读者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真是上了此老的当了。作者回乡的见闻是很多的,可以引起他吟咏的东西也很多。这里,他是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这样一种最能表达他此时此地心情的特征性的现象和喜剧性的场面,把它安排得十分妥贴、恰当。恰恰不是“偶”成,倒是可以说匠心独运了。
 
   诗的意思比较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这里就不多解释了。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首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至今还那么激动人心?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从贺知章写这首诗来看,他的感情倒是很自然的。他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之前就已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直在外面奔波,到八十多岁才回乡。几十年宦海生活,使他目睹了沧桑变化,丰富了生活经历。最后,他对这一切都感到厌倦、烦恼,倒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他感到十分的亲切。当他获准回乡时,十分的高兴和万分的感慨,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高兴的是毕竟叶落归根,了此心愿。感慨的是家乡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小孩子们都是他出走以后生的,当然他和他们是互不认识的,那可爱的孩子是那么懂事,还把他当作客人,笑着问他从何处来的呢!
 
    我们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从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边疆、农村,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眼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天天丰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过去了,乡思在牵动着他,回家去看看吧!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会惊喜不已,一方面也会产生自豪:这就是哺育我成长的土地啊,这里,本来是条小巷,我每天走在青石板上去上学,现在却成了宽阔的大道,那里,原来是个杂货铺子,现在却大厦高耸,成了百货商店了……啊,家里的人还认得我吗?虽然我乡音未改,可是两鬓已经苍白,儿童们真要把我当作客人啦!一种对家乡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想到自己这一辈子也并未虚度年华,又觉得是对得起哺育自己的母亲了。这一切的感慨,喜悦,对往事的回忆,都会交织在一起,涌上心头的。
 
    当然,贺知章出外是当封建朝廷的官吏,而我们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但是,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点儿共同的东西呢?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首诗之所以传颂千古,妇幼皆知,就在于它写出了这点东西,比如说对家乡的热爱,重返故乡时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对家乡变化的慨叹、惊讶、赞赏等等。这“共同的东西”,应该说是生活的本质,一首好诗,必然是要接触到这生活的本质的,尽管它和我们相隔那么久,凭这一点“共同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联想,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补充它,丰富它,这首诗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了。相反,如果一首诗只是接触到生活的皮毛,到今天,已无法使我们产生联想,无法用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丰富它,补充它,必然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如同嚼蜡一般的。
 
    除此之外,诗歌形式的整齐、精悍,语言的通俗、工整,绝句形式带来的音韵、节奏上的音乐美,都为这首诗的传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写诗的人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