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九陌无人行 ① ,寒月净如水, 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 ② 。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③ 。 霜花满黑鬣,安欲致千里?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巳 ④ , 夜深忽惊魇,呼若中流矢。 是时兴我怀,顾影行月底, 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 吾交有裴宋,心意月影比, 寻常同语默...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轲惟恐东下迟 ② 。 绕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令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③ 。 便步髯奴呼子履 ④ ,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 ⑤ ,共坐小室聊伸眉 ⑥ 。 烹鸡庖兔下箸美 ⑦ ,盘实饤饾栗与梨 ⑧ 。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①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 ② 酒会,几孤 ③ 风月,屡变星霜 ④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

与进士宋严话别

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 凌山跨陆不道远, 蹑佩剑来相寻。 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 几度微言以惬心,投杯着地推案叫。 此事置之无复言,且须举乐催金船。 人生通塞未可保,莫将闲事萦心田。 兴尽忽告去,桃灯夜如何? 弹琴起双舞,拍手聊长歌。...

寒食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日。前者属于社会生活,后者原来指自然现象,意思是天气逐渐明朗起来。古人诗词中,说到寒食,即意味清明的...

哭山友

十载同栖庐岳云 ② ,寒烧枯叶夜论文。 在生未识公卿面 ③ ,至死不离麋鹿群 ④ 。 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杜荀鹤屡试不第,长期过着与山林为伍的隐居生活。在他的诗集中有很多是同山人有关或唱和的诗篇。由于遭遇身...

别敬侍郎

交道有寒暑 ① ,在人无古今 ② 。 与君中夜话,尽我一生心。 所向未得志,岂惟空解吟? 何当重相见? 旧隐白云深。 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腐朽黑暗的晚唐,有才之士很难有出头之日。杜荀鹤虽然 “善为诗”并 “为时所许” ,却 “老而未第” ,直至四十六岁才举进...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生活在唐代末期,诗风轻巧清快,颇得时人推崇。本首七绝,情景交融,风韵甚佳,在繁富的唐人七绝之中,确属上乘佳作。 从诗题可知,这是诗人与朋友在淮水边上分别时所作。由结尾一句又可知,诗...

送范评事入关

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 正喜琴樽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 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 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人生天地之间,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感情需求。除爱情、亲情外,友情便可以说是最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了。尤其是当一个人陷入...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为了更好地理解此诗,先要弄清诗中的三个地名 (即绵谷、锦江、绵州)的地理位置。绵谷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县,绵州(今四川绵...

哭李商隐 (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据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一诗中 “年少因何有旅愁”的诗句推测,崔珏大约是李商隐一位年轻的诗友。当李商隐怀着报国无...

哭刘司户蕡

路有论冤谪 ① ,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② 。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③ 。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④ 。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哭吊刘蕡之作。刘蕡字去华,昌平 (今属北京)人,大和年间在对策中痛论 “黄门 (宦官) 太横,将危宗社”,“土崩之势,忧...

哭刘蕡

上帝深宫闭九阍 ① ,巫咸不下问衔冤 ② 。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 ③ ,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刘蕡,字去华,唐幽州昌平人。生性耿直,对晚唐宦官专权深恶痛绝,敢于切言直谏,指陈时弊。大和二年借应试对策...

宿骆氏事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② ,相思迢递隔重城 ③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李商隐青年时代创作的一首夜宿失眠怀念远方朋友的七绝,写景清丽,状物细腻,叙述简洁,感情深沉真挚,历来脍炙人口。 题目中标明的“骆氏亭”,清人冯浩引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阳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飞卿的诗,有的以清丽见长,有的以豪放称雄。《赠少年》这首送别诗,作者在与少年畅抒胸怀,倾吐情谊之中,透露出一种洒脱、豪爽的 “侠气”(徐增 《而庵说唐诗》 ) 。 诗题 《赠少年》,少年者...

题情尽桥

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雍陶任雅州 (今四川雅安县)刺史时,一天送客至城外情尽桥,问起桥名的由来。跟随的人回答说: 因送客人到此为止。雍陶大不以为然,改桥名为“折柳桥”,并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头两句是对把桥命名为“情...

寄远人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 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但诗意玲珑,感情真挚,是古代怀念远人,表现友情的一篇佳作。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是说作者自与友人分手之后,相思之情愈来愈强烈,所以整天求人占卜。占卜的内容可以很广泛,他可以问...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吴门烟月昔同游 ② ,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合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 ③ 。 此诗题目一作 《京口闲居寄两都亲友》,是许浑致仕家居时所作的一首七律。写身在润州的诗人对留居长安、洛阳亲...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②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③ 。 正像灞桥、板桥、劳劳亭一样,宣城的谢亭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处。李白《谢公亭》诗说: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频繁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819) ,韩愈因上表力谏迎佛骨事,触怒皇帝,“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仓促南下,境况十...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