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五言绝句,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所作。刘十九是他此时结识的一位隐士,作者在《刘十九同宿》诗中称其为“嵩阳刘处士”。由此可知,刘十九是河南登封县人。名字和生平不详。 本篇以邀人饮酒的平凡生活,表...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和十年三月,元稹左迁通州司马。这是他继元和五年因惩办贪官得罪权贵被贬江陵后,仕途上的又一次挫折。同年六月,白居易也因武元衡被刺,仗义直言,为当权者所忌,贬官江州司马。这首七绝即作...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① 。 明月好同三径夜 ② ,绿杨宜作两家春 ③ 。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 卜邻,即选择好邻居。古人对此是很重视的。所谓“非宅是 卜,惟邻是卜” ( 《左传·昭公三年》 ) 、“买邻...
眇眇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眇眇,远也。江陵距长安十分遥远,因此说眇眇。元稹被贬于江陵,离开自己远去。离得越远,相思得就越苦。当同居长安时,可以随时走访,从而也不知道相思是什么滋味。老友走了,孤独地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这才尝到了...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② 。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③ 。 这首诗写于元和四年。这年春天,元稹奉命出使东川。一天,白居易与李建、白行简同游长安曲江慈恩寺并设宴于花下,席间,写了这首怀念元稹的诗。 从“花” “醉” 二字重出叠见来看,诗...
离离原上草 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②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科场考试中依命题而作的作品。依照规矩,题前加以“赋得”二字。相传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据唐张固《幽闲鼓吹》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 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元和四年 (809)二月,元稹除监察御史。三月,使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违法加税,并本八十八家冤事,...
自我从宦游 ① ,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 ② ? 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 ③ ? 咫尺有波澜 ④ 。 之子异于是 ⑤ ,久要誓不谖 ⑥ 。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⑦ 。 花下鞍马迹,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 ⑧ ,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 。抒写离愁别恨,几乎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主题。刘禹锡这首《柳枝词》是其中一首独具魅力的歌唱。诗的前两句以眼前景物联系往事。还是这...
寻常相见意殷勤,别后相思梦更频。 每逢登临好风景,羡他天性少情人。 这首七绝,约为刘禹锡临终前几年所作。通过对白居易的追忆,表现了挚友间深厚的情谊。 开篇作者就以真挚的感情描绘了他和白居易平常相会时情意殷切的场面,嘉宾雅主,契阔谈宴,格外亲切热情。...
去国十年同赴召 ④ ,渡湘千里又分歧 ⑤ 。 重临事异黄丞相 ⑥ ,三黜名惭柳士师 ⑦ 。 归目并随回雁尽 ⑧ ,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 ⑨ ,相望长吟有所思。 一、二两句对偶叙起,交待往日友谊、今日情境:一同离开国都,一同赴召还京,而今又同行千里,渡过...
吟君叹逝双绝句 ② ,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③ ? 这篇七律作于大和七年,饱含着对亡友的沉痛哀悼,对挚友的深情劝慰,显示出这位文学家兼哲学家的“诗豪”对待生死...
巴山楚水凄凉地 ① ,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 。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④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 (826) ,刘禹锡、白居易分别从和州和苏州回洛阳,途中相会于扬州。在初逢席上,白写了一...
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 ② ,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 ③ ,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 ④ ,我在石渠署里 ⑤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庄子·外篇·山木》说: “君子之交淡若水。”唐文宗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到洛阳为太子宾客,刘禹...
今宵帝城月 ② ,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 ③ ,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④ 。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 夏秋之间。当时作者在长安,他的好友白居易在洛阳,元稹在越州。 题名即反映了诗的内容。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是一首送别的佳作。 首二句写景兼点时、地。“水国”交待送别地点,暗示这是南国水乡; 一个“霜”字,见出秋季的特征,而“夜有霜”,则给这秋季的夜晚增添了一股凛冽肃杀之气。“悲哉秋之为...
喜君眸子重清朗 ② ,携手城南历旧游 ③ 。 忽见孟生题竹处 ④ ,相看泪落不能收。 这首诗是韩愈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游长安城南时赠与张籍的。此前张籍患了很久的眼疾。孟郊曾有诗云: “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 韩愈诗中亦有“脑脂遮眼卧壮士” 之句,可见...
广州万里途,山重水逶迤。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 虽云有追送 ① ,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 ② ; 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初春,李翱自洛阳去广州刺史杨於陵幕中任属吏,韩愈...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常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东野是孟郊...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 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 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学既不诚, 朋友道日亏。 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苟能成我身,甘与僮仆随。 我言彼当信,彼道我无疑。 针药及病源,以石投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