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思恋远离的丈夫,天天上山远望,许多年过去了,丈夫仍然没有回来,那女子日复一日地望,竟在山巅化为石头。这个传说在民间极为流行,望夫石也有好多个。诗里写的望夫石在安徽当...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① 。 这是一首摹拟民间情歌、抒发女性怨情的作品。诗中写的是一位女子与她的恋人经过一段短暂的热恋之后,很快发觉对方的情意冷淡下来,因而内心产生了郎意易衰、侬愁无限的哀怨。这哀怨一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睛。 竹枝词是巴渝 (今四川省东部重庆一带) 地区民歌中一种歌唱形式。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主要表现的是男女恋情和自然风物。《竹枝词》 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共十几首...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这两首诗与诗人的《秋夜曲》是呼应之作。根据题目中的“秋思”看,时间也当在秋天。诗句表现了诗人切切思念远方的娇妻,...
桂魄初生秋露微 ①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王涯善写闺情,这首 《秋夜曲》 最为著名。本诗以其妻的口吻,写出她独守空房的愁思。 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中主人公所见到的月桂、秋露和所弹奏的银筝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碧窗斜日霭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① 。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人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② 。 莎士比亚说过: “爱情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转引自 《人生珍言录》 )当一对如胶似漆的夫妻分离之后,那天天的...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玉筯千行落 ① ,银床一半空。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② 。 本诗属代言体,题为 “闺人赠远”,实际是 “代闺人赠远”,这类作品是男性作家对女性心理的体验和表现,抒发的是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在古典诗歌...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 妇人不知道径处 ① ,但问新移军近远。 半年著道经雨湿 ② ,开笼见风衣领急 ③ 。 旧来十月初点衣 ④ ,与郎著向营中集 ⑤ 。 絮时厚厚绵纂纂 ⑥ ,贵欲征人身上暖。 愿身莫著裹尸归 ⑦ ,愿妾不死长送衣。 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人作为纯客体的对立物,总希望自己的美好愿望能不受现实社会与自然条件的限制,但这又不可能。于是,这些限制就成为审美主体在文学创作这一审美活动中所要超越的现实根据,以便补偿感情的亏空。...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诗的一、二句总领全诗,交待寄衣的背景。先言征衣来历,次言寄衣方式。“织素缝衣”启三、四两句,“因回使”启五、六两句...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① 。 铅华不可弃 ② ,莫是藁砧归 ③ 。 玉台体,从 《玉台新咏》 得名。《玉台新咏》 ,梁徐陵编选,自汉至梁,凡写女性之诗,均收录其中。这部诗集,虽保存了一些乐府民歌,如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等,但总体看来,内容狭窄,风格纤艳,影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这首诗,《全唐诗》中有这样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记载:“《太平广记》云 :初,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叩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 ‘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子...
一 不喜秦淮水 ② ,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 ③ ,经岁又经年。 二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④ 。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三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⑤ 。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啰唝曲》这首望夫歌是被刘采春唱红的。据记载,“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人的心理具有一种“顺应”功能,即环境对人心理的制约影响,形成人内心图式的改变。此诗首句便运用“秋风生”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诗中这对情人此时此地如...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这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本来自民间,后来文人拟作,因此不少文人乐府常常带有民歌的特点。孟郊的这首 《古别离》 就与他的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韩愈 《荐士》 ) 的作品绝然不同,而是具有南朝乐府民歌...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这首小诗以奇特的构思深刻地表现了一位思妇的哀怨情怀。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劈面一个“试”字,引出分居两地、珠泪纷落的“妾”与“君”,焦点凝聚,语意沉重,造成一种紧逼的气势。细玩诗意可以发现,这...
偶向江边采白蘋, 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古今乐录》中《江南弄》七曲之一。《乐府诗集》编入《清商曲辞》。于鹄这首拟乐府诗,在形式上是七绝。它写得真挚含蓄,形象鲜明具体。是一首极富生活情趣和江南地方特色的爱...
其一 侬既剪云鬟 ② ,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③ 。 其二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 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其十 绣房拟会郎,四窗月离离 ④ 。 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 其十二 金盆盥素手 ⑤ ,焚香诵普门 ⑥ 。 来生何所愿? 与郎为一身 。 《...
春风送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随风去与郎同。 这是一首爱情诗,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熏陶下妇女的典型性格。 以丈夫为中心,以丈夫的欢乐与痛苦为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系于丈夫一身,就是这首诗创作的基点。 女诗人爱得...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首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所作,是著名的闺怨诗,文学史上经常提到。它以商人妇的口吻,写了一位女子翘首盼望夫婿,但未等到的怨恨。语句不事雕琢,脱口而出,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 本诗一开头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