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2018-06-18 可可诗词网-旅行游玩 https://www.kekeshici.com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意思】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
 
【全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解】
 
唐代贾岛的五言 绝句。写作者去寻找隐居在山里的 友人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全诗是: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 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 说,在松树下向隐者的徒弟打听隐 者,他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 这山中,但云雾弥漫而又浓密,不 知他在山中的什么地方。诗中主要 写童子的回答,通俗自然,清淡朴 素,表现含蓄。“去”,“处”二 字,古代同属御韵。
 
【注释】 ①言:说、讲。②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
 
【全诗鉴赏1】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
 
   “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
 
  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白云叆叇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
 
    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全诗鉴赏2】
   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客观事物,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也可以从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简洁明快,间接描写曲折深隐。只要诗人从生活和艺术需要出发,经过匠心独运的安排,无论采用哪一种表现方法,都可以写出精妙的作品来。
 
   这首诗写作者去寻访一位隐士没有见到,通过与童子的对话,反映出了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的生活。首句“松下问童子”,入题极为自然。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兴致勃勃去拜访朋友,经过山林跋涉,途中劳顿,却没有找到这位隐士,这时幸好在苍翠欲滴的青松之下看到了他的徒弟,便急切地询问起来。自第二句“言”字之下,全是童子的答话。他的回答巧妙而真实,既提供了师父的去踪“采药去”,给予作者可寻的希望;又指出师父只是在这大山之中,但山林茂密,白云缭绕,具体在什么地方,徒弟说不清楚,客人也无法寻觅。自“言”字以下的寥寥十余字,写得既有波折,又有情趣,把隐士的飘游生活和他所处的幽深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在抒情短诗中,可以描写具体的人物、场面,可以安排简单的情节。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善于写这种情节单纯的抒情短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须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人物、画面和场景的描绘,把自己浓郁的感情倾吐出来。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二十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语言朴素无华,合于口语,在唐诗中别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