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

2018-09-14 可可诗词网-诗词与名胜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西安市东约10公里的灞水之上。是一座历史悠久,富有诗意的古桥。灞河是长安八水之一,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欲彰霸业,故名霸水。后以水为名而加偏旁,遂演化为“灞”。桥居交通要冲,古时长安东去的人多在这里惜别,至今也是西安以东必经之地。送友至灞桥,折柳相赠,万古长安之一大风雅。《史记》载:“王翦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汉元年十月,沛公自灞上西入咸阳。”隋文帝开皇三年(582年),又在秦、汉桥南修了“南桥”,以后历代重修,保存至今。原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下有12孔,各孔跨度4-7米不等,桥柱408根。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唐时在桥上设有驿站。此处作为送别亲友之处,留下“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年年伤别,灞柳风雪”的诗句。当年灞桥多垂柳,阳春时节,杨花吐絮,如冬日雪花飞舞,故“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后

           来人们常说的灞桥,一般指隋唐建造的“南桥”。秦汉时灞桥为木桥,隋南桥为石砌筑,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花9个月时间,建成一座长近400米,宽约7米,计67孔的新桥,桥墩由6根石柱合成一体。1958年将此桥改为公路桥。近年又在灞桥上新建一座公路桥、两座铁路桥、一座便桥,如今,上下20里的河面上已有5座桥梁。自古至今,灞桥上下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更留下历代文人的佳言绝句。汉元帝在此为王昭君饯别,送上和蕃征途。唐时,日本仕唐的阿倍仲麻吕被批准回国,长安的众诗友与他在灞桥依依惜别。李白送友至灞桥写下《灞陵行送别》一诗,诗云:“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云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宋代词人柳永在《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清初文人朱集义有诗道:“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